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二节课

(2022-10-29 09:52:16)
分类: 培训感悟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二节课

20221028日,应江北区体育教研员和宁大附属学校魏校长的邀请,来校倾听了七位年轻体育教师的上课,收货颇多、感悟颇深,现总结如下:

第二节课

上课内容:侧向投掷轻物的动作方法

一、准备部分:

1.四列横队【课前让学生将外套脱掉非常好,也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流汗了,需要脱掉外套。但遗憾地发现学生把脱下的衣服凌乱地放到地上,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关注指导学生把衣服放整齐。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简单的叠起来。当然这些并不影响上课与评委评分,只是教学需要关注细节,这需要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不断操练,才会形成习惯。】    

2.原地踏步走有气势,边踏步边转弯走,再踏步成四列横队对着每一个器材【形式很好,这就是课中有队列,更能体现出上课教师的用心和精心准备。】

3.每人拿到一块毛巾抓尾巴【这个环节单独呈现很好,接下来的抓尾巴又打乱了这个阵型,导致前面的操作没有继续进行】,抓尾巴游戏的引入可以不需要这么麻烦。【需要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4.抓一会尾巴就开始甩毛巾,抓尾巴游戏没有玩几次,失去这个游戏的价值。【建议抓尾巴游戏至少要玩5分钟左右,因为一个环节的设计从讲解到实施需要时间,而简单的练习几次是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的】。

5.然后接的徒手操感觉有些多余了【由于抓尾巴游戏有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接下来的投掷运用的是小毛巾,从力量、重量、强度都不是很大,可以将徒手操环节减掉,直接进入单一身体练习环节,将有效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可以直接进入主教材的学习了。因为做音乐徒手操时已经上课超过8分钟了,准备的已经比较充分了。

6.此环节优化:删除徒手操,多玩一玩抓尾巴,分颜色的毛巾很好,分组更加清晰【在练习中要是能更加凸显一下分组的作用就更好了,如比赛环节看看什么颜色的毛巾投的远或者投的准等,这样不同毛巾的作用就呈现出来了,否则都一种颜色红色岂不是更漂亮。】

二、基本部分

1.单一身体练习:向上扔毛巾20次【侧向投轻物】

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练习若干次后教师师继续示范侧向投掷【练习到这个环节感觉到毛巾可以加工一下,与稍微有点重量的圆形物捆绑在一起,露出一段毛巾,既可以抓尾巴又可以有效提高投掷物的重量,因为投掷的好与坏和投掷物的轻重有直接关系,这是投掷项目的特征之一,这是我自己看课时的第一感受。】。

2.和学生一起将自己手中的毛巾中间打个结,然后进行砸地板练习【这个环节的设计十分巧妙和第一节课的砸垫子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样的设计十分有趣有效,结合教师练习数量上的要求20次,这是练习数量上的学练标准,很好没有问题,但可以继续在数量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练习的动作规格进行要求砸地面发出声音,看是声音上的要求,实际上是快速挥臂的要求。】

3.注意:我发现一个小朋友把毛巾一端打结,抓住另一端砸地,很好的快速挥臂动作,也是我们常说的鞭打动作。可惜的是教师并没有抓住这个课堂上由学生创造的教学资源。【现在是老师没有发现,如果在我的课堂上发现后我会让所有学生按照这名同学的方式方法一起练习,直接将鞭打动作的练习练到极致,这也将会成为这节课的亮点。】

4.二人合作投掷效果很好【设计的一人距离投掷的同伴一定距离并举起双手做拦截姿势,增加投掷练习的兴趣性,增加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很棒的设计,学习了。】二人合作练习的形式很好,让我感到遗憾或者可以优化的地方是教师本人,不要总打断孩子们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很好,教师练习打断孩子们的练习,把自己设计好的流程一步步引出来,这恰恰是合作练习所忌讳的东西,合作需要交流与沟通,这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事情,要有时间和空间作为保障,而我们教师不断的打断引出新的程序,就犯了合作的大忌。

5.关注教学术语的运用:教师示范时说:扔出去【投掷的练习方法中有扔的表述和相关动作,但你今天我们很明确的是投,而投也有投的主要技术动作,因此要关注自己的语言,在日常教学设计与准备中要注意术语的合理运用。】

6.组合练习:原地小碎步+投掷【这个组合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合理?与后期继续学习投掷的联系?】【如投掷后等球落地后再快速跑捡球也是一种组合,组合一定是为了更好地练习单一技术动作,当然你这样设计也是可以的,但可以有更好的组合】。

7.交叉步+投掷+快速捡球【这个组合很好,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跑几步投掷、再后来的助跑投掷都有帮助,但目前的学生学习情况交叉步有一点难,可以有更好的组合】。

8游戏或比赛:击打移动目标

教师拿垫子作为移动目标很好的设计。【砸到的较少,移动靶距离学生较远,好在第二次练习教师调整了投掷线。第二次的调整充分体现你的课堂关注是有效的,也体现出你的经验和把控课堂的能力。赞】。

打移动靶后教师的评价有,但没有将打中的次数进行统计和点评。【打移动靶的标准是什么?打几次,击中几次,需要呈现和反馈。因为有一名学生举着毛巾说老师我打中了。孩子们很是看重是否击中和击中多少次。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最佳时机。】

9.优化:打移动靶可以让两个学生当移动靶,学生积极性会更高【因为按照教师的移动靶和学生投掷器材的轻重和柔软程度打中也是安全的。需要规定学生移动靶的行进路线。】

三、结束部分

放松:音乐静态拉伸,时间130秒【本节课运动量不小,放松时间可以适当增加1分钟,这就需要在放松环节中需要有新的放松形式和放松方法,需要教师在日常体育课中多多积累运用。】

四、整体感悟:

1.听完这节课后和其他两位评委交流中谈到这节课的设计十分新颖,一些细节上稍加优化就是一节很好的优质课,可以展示且效果一定很好。

2.可以直接优化的环节:针对主教材优化:A器材设计上可以适当增加重量【可以与其他物体结合,可以用再大一点的毛巾打两个结或者三个结,形成结中结。】B练习形式上的优化:将鞭打动作引入到砸地练习的环节中,反复练习强化,明确学练标准在数量和动作规格上提出严格要求,对学习投掷动作有直接促进。C比赛环节的优化:打移动靶增加学生移动靶。D放松环节内容化,设计一个自己熟练的放松动作在3分钟左右。E关注各个环节之间的点评与承上启下,做到评价精准化。

3.关于省纲要中的课中有队列:今天的7节课课中都有队列呈现,有的是在准备阶段直截了当进行的转法练习、有的是在跑步前的队列调动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游戏与比赛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教师示范时呈现的,这都很好。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队列队形的变化,今天的7节课都是简单的转法为主,可以有较多的队列变化,如四列横队讲解时,变成一路或者两路纵队开始慢跑时都可以进行练习,既把队列练习了也完成了队伍调动直接慢跑。

4.关于教材三个一:今天呈现的7节课对教材三个一的呈现都有,但都不明显,尤其是每位老师交上来的简案。据区教研员裘老师说明,我们是提前2天时间就拿到单元教学内容了,当拿到教材的时候,需要在两天时间内完成18课时的单元内容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这节课的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就是一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组合,设计组合练习时最忌讳为了组合而组合。】、游戏或比赛【以单一身体练习内容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老师们在课中都有所呈现,也都很关注教材三个一,这一点非常好,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当上课前一个小时拿到课时教学内容时,一定在你的18课时内,内容已经准备好了、三个一也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场地器材布置、教法学法安排与选用,设定教学目标。有的老师可能18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已经准备好了。【当拿到单元教学内容时需要利用身边的资源,请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因为这样的展示机会不是很多。】

5.关于学练标准的设定:学练标准设定的是否有效】可行直接影响到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衔接、目标达成如何。设定学练标准关注三点:第一点:动作规格【就是主要技术动作要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第二点:练习次数、时间,明确练习几次或者练习多长时间【这一点十分重要,本次展示中这一点老师们做的都比较好,几乎都有练习多少次的数量要求。】;第三点:关键点【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环节中的学练标准中的关键点汇集到一起就是这节课的关键点了。】如投掷练习中用沙包砸垫子后的反弹,这个练习的关键点是反弹的高度】因为由反弹高度可以看出挥臂的力量和速度,这就是学练标准的关键点。

6.关于组合练习:不要为了组合而组合,我们目前运用最多的组合形式是:A同一个技术间的组合【如连续做两次跪跳起】B不同技术间的组合【如前滚翻+跪跳起】C技术+体能组合【如原地小碎步+侧向投掷轻物】。这三种运用比较普遍,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多多运用就会有更多的感悟。

7.对不同教材的特征的理解:如:篮球和足球的项目特征之一是:回合和进球,那么教学就要仅仅抓住这两点进行设计。回合就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应用些方法传、接、过人)最后形成进球得分获得胜利。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具有权威性,请酌情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