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培训感悟 |
流程式评课之一:直线运球的练习方法1
9月22日应江北区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汤老师邀请,来到学校学习交流,连续聆听了四位年轻教师的体育课,最年轻的一位上课教师任职还没有满月,还有两位是刚刚满一年的老师,教龄最长的也只有8年,4位教师的课堂各有特色,让我不枉此行。
由于都是年轻教师,就不用主题式评课了,直接用流程式评课,直接把课的各个阶段的好提出来让老师继续发扬光大,不好的指出并给出建设性修改完善的意见,让老师能有所感悟与提升。
第二节课是有8年教龄的张老师,由于张老师是从外省转到浙江的,对浙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理念不了解,张老师按照他们省份的教学设计进行设计上课,给我的感觉是好像20年前的我们在上课,一板一眼的按部就班式上课,一步一个脚印,没有花哨的形式,目的就是把学生教会。课的基本流程如下:
1.正式上课开始,四路纵队便一路纵队慢跑,整个过程非常规范规范的背后,再看教师的站位,张老师一直站在原地,用口令指挥学生慢跑。【优化:建议教师不要站在原地不动,要走进学生跑步的圈内和学生一起慢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慢跑结束后,张老师要求每人找到1块垫子,这时,学生有些手忙脚乱,因为这个口令和要求很突然,老师看到事情不妙,马上走进学生的圈内用手势引导学生每人找到1块垫子。教师的及时应变很好。【优化:建议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每人怎么找到1块垫子,需要在慢跑前提出要求,慢跑即将结束前给学生提示,用手势引导学生每人找到1块垫子,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每人找到垫子后,教师示范标准动作,由于教师做动作的能力很强,将手臂摆动作省略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手臂预摆动作。【优化:教师在示范时要明确告诉学生,要看教师示范的什么地方,如看教师的手臂摆动、看教师脚背压垫等。跪跳起动作手臂摆动很重要,因此在示范时,要着重让学生关注手臂的摆动】。
4.张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有序地开展学习、练习活动,这时听课老师发现学生对跪跳起动作比较熟悉,很多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动作,而且动作比较标准。【优化:借班上课如何了解学情呢?建议在准备活动结束后教师有两种选择,1.和学生说,跪跳起动作名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跪跳起动作的理解,尝试做练习,2.教师做一个完整的标准的跪跳起动作,让学生模仿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看有多少学生已经能独立完成动作,还有多少学生需要继续学习、指导与帮助,了解学情后,便于接下来的教学开展如果发现学生的动作能力很强,基本上会了贵跳起的动作,就可以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把重心放在不会的同学上,这时要注意要给已经会了的同学布置更高一层的任务,让他们自主完成、合作完成、小组完成,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
5.在教学中,张老师用了辅助动作,也选用的辅助方法,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拉另一个人的手,帮助他完成动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会做了,他是借助于摆臂的力量,当有帮助他的同学抓住他双手的时候他反而不会做了。做完整的跪跳起动作前,学生准备练习时,教师要看一看,脚背是否压垫,在压垫子的教学环节,有些同学脚背是压垫了,但他的脚尖却在垫子的下面一点点导致起不来。
6.关于组合练习:张老师以前不是浙江的老师,从外省转到浙江,对浙江省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尤其是课堂教学三个一没有太多的了解,我们所说的组合练习是以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组合练习,也就是说这一节课的单一身体练习是跪跳起,组合动作就要围绕着跪跳起这个动作加以组合,在课堂中张老师用了前滚翻加跪跳起,前滚翻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个组合没有为学习跪跳起动作服务。【建议:可以连续两个跪跳起、可以跪跳起后纵跳等等】。
建议:心中要有学生,不能只有教材和教法。1.熟读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一书;
2.熟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标准解读两本书。
3.将本节课重新进行设计,并写出来,再进行课堂实践;
4.把本次课的前期准备情况、上课感受、课后感受,写出来,留作纪念!也许以后写文章会用到。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具有代表性,请酌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