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观山

标签:
猫盟官山保护区白鹇野外考察白颈长尾雉野生动物保护 |
分类: 大猫日记 |
http://s7/middle/532406c8gbc598f2e0716&690
当我从昏迷中恢复了一些意识以后,发现车子已经开始进入官山林场的范围了。山路七拐八弯,我心里一阵恶心,于是让菩提停车,我下车、呕吐……
3月21日中午,我一到江西就和菩提喝了一顿,可怜我那极度不能承受酒精的胃啊。但此间生境立刻让我清醒了起来。此时北方的山里还是一片枯黄,但江西的山里已是春色无边。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春市的宜丰、铜鼓两县,地处九岭山脉西段。主峰麻姑尖海拔1480米,总面积11500.5公顷,其中核心区3621.1公顷,缓冲区1466.4公顷,实验区6413.0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9′~114°45′,北纬28°30′~28°40′。此处于明朝万历年间曾发生农民起义,由于地势偏远,多年方被平息。此后朝廷下令封禁此山,不许百姓进入营生,自此此山称为“官山”,封禁400年。
这一因素导致官山的生境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在江西,官山保存有几乎最好的原始森林,而良好的原生森林环境则养育了相对完整的动物群落。江西省最后的云豹确凿记录就是在官山获得,保护区还有豹猫、金猫、豹的纪录,追寻这些猫科动物成为我们猫盟前往官山的最主要目的。
http://s11/middle/532406c8gbc591319668a&690
美丽的山樱花
http://s14/middle/532406c8g793c1b8dd15d&690
一晃而过的白鹇
我蹲在路边,视线开始变得清晰。山坡上紫红色的山樱花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则已开始凋谢,花瓣洒落一地。山坡下,山泉汇集而成的溪流正在欢快地奔流。此地的植物种类繁多、且大树成荫,看上去与北方略显贫瘠的山峦完全不同,如果说北方的山如同穿了件薄毛衣,那么此间的山则是穿了两件厚羽绒服。路边就有不少鸟在枝杈间跳跃鸣唱,首先识别出来的是灰眶雀鹛和大山雀,后来的观察表明这两种鸟几乎是这里最为优势的鸟种。
当天下午我先后在西河站和东河站停留。官山的这两个保护站基础建设非常好,且在菩提的领导下,整体建设都在朝着与自然融合的方向前进,坐落在群山环抱中和谐而非突兀。
在东河站我沿着山路往上走了走,走不多远便看到了一群白鹇匆匆躲进树丛中去了,看来当初老冯所说“白鹇满山飞”果非虚言。
晚上我带着相机出去沿西河站附近一条山道行山夜拍,希望能收获些夜行动物。但此行并无收获,由于连日阴雨,温度较低,两爬类尚未现身;而我一路行来,也未见到任何兽类,仅听到两只某鸮类“呜—
http://s15/middle/532406c8gbc591318c19e&690
原始森林
3.22日,清晨起来,按计划下午才上山,于是一人沿昨夜的小道信步进山,看看其中景色究竟如何。进得山中,只见林相极好。由于连日阴雨,山间云遮雾罩,山沟里的溪水极好,路遇几个小瀑布,水声震天。沿途看到红头长尾山雀、灰眶雀鹛、白冠燕尾、栗背短脚鹎、黄腹山雀、大山雀等鸟类,在某山涧处听到沟里传来低沉的嘎嘎声,等了一会儿却不见任何踪迹。回程时在一山路转弯处路遇3只白颈长尾雉,大喜,没想到如此轻易就被我看见。但由于距离过近,这几只鸟一下子飞走,我在旁边支起三角架等候了近一个小时,其间一只雄鸟曾飞下,但看到我还在,就掉头飞走,再也没有回来。出来后与保护站工作人员交流,判断我听到的嘎嘎声应也是白颈长尾雉的叫声,后来菩提也在此沟里听到了类似叫声,看来这个山沟里的白颈长尾雉是相对稳定存在的。
下午上山,从南昌特意赶来的张微微博士也加入了我们。由于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未能走到预定计划中较远的几个点,只在近处安置了两台相机。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安装一台相机的时候,西河站站长和另外一名队员在前面2、30米处看到了一只食蟹獴,可惜我没有看到。
晚上,在西河站我与保护站的同志们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的交流会,大家各自交流了野外考察时的一些经验,我也将如何判断兽迹、如何选择相机监测点等心得尽数讲解。当经验变成知识、知识被普遍掌握,才能武装更多的在野保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从而真正推动日常野保工作。
http://s11/middle/532406c8gbc59132a700a&690
3月23日,早上起来,外面大雨,只好放弃了今日的上山计划。不成想,到了9点左右,雨停,随后居然天气开始放晴。我们于是选择从西河走到东河,进行一次观鸟行。沿途看到更多鸟种,我也收到了灰树鹊、灰喉山椒鸟等新种。此外,阳光下我看到了不少菌类,有香菇、平菇、木耳……都是菜!由于当地水资源丰富、空气土壤潮湿、气候温润,因此很适合真菌类生长,据介绍当地已经鉴别出来的大型真菌有132种。我在路边看到了两株硬皮地星,长得非常有特点。
东河站比西河站海拔高度高出200米,更靠近山里。有一群猕猴经常光临此地,虽是野生,但也知道保护站的人是朋友,因此经常来要些吃的。保护站旁边就是从主峰山脊上流淌下来的山溪,在此地红尾水鸲和斑文鸟非常胆大,就在院子里和小溪中飞来飞去的觅食,很容易观察和拍摄。东河站后面是一片被保护站工作人员精心经营的生态教育园地,各种原生的树种均被安置了识别标签供人学习。在这片区域里我们看到了一些黄麂的粪便,以及一堆白鹇的羽毛。这些野生动物距离人们很近,而食肉动物也会在此伺机捕猎。
当晚去铜鼓县城与群友F-14会面,又喝多了。夜宿东河站。
http://s13/middle/532406c8gbc591319d92c&690
3月24日清晨起来,天气晴好。于是扛着相机进山,走了两条路,欣赏到漂亮的灰喉山椒鸟夫妻和勤劳的星头啄木鸟,以及喜欢早起的白冠燕尾。在某处守候红胁蓝尾鸲的时候,我听到旁边山坡上树鹊和松鸦刮刮大叫,以为有什么兽类在靠近,等了一会儿只见草丛中出现一只大个子雄性白鹇,距离我只有10米左右。这只大白鸡也发现了我,但见我并未有所动作,于是便一边发出紧张的咯咯声一边慢慢消失我上方的灌木丛中。此后我又在一片竹林中看到了3只白鹇,遗憾的是由于林子太密,我又无心等候,始终没有好的拍摄机会。
下午,江西省林业厅野保局的吴局长前来官山,于是我们一行人等开着越野车在保护区里的山上山下沟里巡视了一番,路上又看到了三群白鹇,真是白鹇-Day啊。吴局最早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在官山工作,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这天白天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北红尾鸲,并看到了鹰雕和蛇雕盘旋于上空,看来晴好的天气带来了大量迁徙的鸟。
夜间我再次外出,一直走到22日安置相机并看到食蟹獴的地方,希望能够再次遇到前日擦肩而过的小家伙们,但依旧没有收获。或许夏天夜间外出才会有更好的收获,据说走在路上常能看到棋盘蛇(尖吻蝮)。
http://s12/middle/532406c8gbc59138394fb&690
死去的领角鸮
3月25日,早上我和张微微博士一同外出观鸟,张博士作为一个女孩子显示出了对自然的强大融入性,这很少见。面对一树柳莺她能够很耐心地站在那里数数量和看种类……我承认我对柳莺真是不感冒。我们还看到了雀鹰和凤头鹰盘旋于山尖、白鹇漫步于林间,并看到一只白头的黑鹎在樱花丛中啄食,不知是在吃花蜜还是花蕊,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这条路上我们看到了白鹇被猎食的残迹以及一只鼬獾的残破骨架,在泥地上有很新鲜的小型猫科动物足迹,我们判断,此地数量充足的白鹇和小型兽类至少能够让1-2只豹猫衣食无忧。这一天还在保护站后面捡到了一个死去的领角鸮,死因不明,这个我的观鸟新种居然是这样一种见面方式,令人遗憾。
当天下午,我们搭乘吴局的车回到南昌,结束了我这次官山之旅。
http://s15/middle/532406c8g793c1b840d8e&690
总结:官山对我而言是全新的一次体验,此间生境既不同于华北,也不同于西南。面南背北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保存良好的原始森林使得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优秀。从植物的角度来看,虽然我对植物缺乏了解,但官山的植物多样性很显然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据说此地林相比庐山、武夷山更好。此处长有大量的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树种(吴局林学出身,跟我讲了不少相关知识,可惜我缺乏基础,听完就忘了,惭愧……),且水资源丰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非常适合树木的生长。森林的构成既有常绿树种,也有阔叶落叶树种,充分体现了该地南北交替的地理位置。但是到了保护区的外围,就会出现大量的竹林,植物多样性开始恶化,而官山保护区的面积,在我看来还是不够大的,如果有大型食肉类动物存在(历史上曾有豹、云豹、金猫、虎、豺等),则其种群的外延扩张将会面临较大问题。
http://s8/middle/532406c8gbc598f2ea067&690
看它的脚上
但对于一些小型动物而言,官山的生境则十分理想。根据此次了解,野猪、黄麂的数量非常多,雉类里面白鹇的数量最多,白颈长尾雉和黄腹角雉则较少,保护区外围则是环颈雉较多。食肉兽中,食蟹獴、豹猫可能是当地最为优势的小型种类,据当地民间调查,豺和云豹、金猫都还有存在的可能性,但数量在近20年内已急剧减少(上世纪80年代,云豹的踪迹还较为多见),在获得确凿证据之前,尚无法下准确结论。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偷猎的情况比较严重。虽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于盗猎的打击力度很大,但保护区之外就几乎无法顾及,下夹子、套子、使用电网的案件比比皆是。我在两个保护站都看到了被夹子夹坏腿的狗,据菩提说还有人偷摸到保护区里面来下夹子,这不但给该地区的兽类资源造成了极大威胁,也给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危险。
官山的两爬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爬行类,蛇类不但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很多。由于该地区山区多水,几乎每个山沟都有水,因此一些原生鱼类、蝾螈类和蛙类也都还有较好的种群。但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调查,方能得出科学翔实的种群结论。(资料连接:官山保护区官方简介)
附:本次官山观鸟记录(拍摄到30种,另观测记录12种,加上菩提和张博的应该更多,估计能接近50种):
鸟种 | 生境简述 | 鸟种 | 生境简述 |
灰眶雀鹛 | 山路边,大量,集10-20只的群,主要优势种 | 斑文鸟 | 东河站院落内有3只,不甚怕人 |
大山雀 | 山路边,量大,集3-5小群 | 冠纹柳莺 | 迁徙季常见于路边树上,不集群 |
翎雀嘴鹎 | 西河保护站,不怕人,偷食保护站的菜,并接受投食 | 红胁蓝尾鸲 | 一只见于山上巡护道的山路上,吃蜈蚣 |
红头长尾山雀 | 山沟里小路边,集10只以下群,常见 | 鹰雕 | 盘旋于天上 |
栗背短脚鹎 | 5-6成群,在河边、山坡上灌丛中觅食,啄食山樱花 | 蛇雕 | 盘旋于天上 |
黄腹山雀 | 集10-20只群,不罕见,叫声颇有特点 | 翎角鸮 | 夜间在西河站可听到鸮鸣,后于西河站捡到一只死去的个体 |
灰头鵐 | 西河保护站见到少量,估计为迁徙鸟 | 雀鹰 | 盘旋于天上 |
红头穗鹛 | 少见,仅在山路上见到一只 | 凤头鹰 | 盘旋于天上 |
北红尾鸲 | 3.23日天晴,大量迁徙鸟出现,雄鸟先于雌鸟到来 | 黑鹎 | 山路上见到一只,啄食山樱花。冬季常见 |
树鹨 | 西河保护站见到一只 | 黄眉柳莺 | 迁徙季常见于路边树上,集群 |
黄眉鵐 | 少量,偶见于山路上 | 鸳鸯 | 进山路上一水坝蓄水处可见十余只群体,但怕人 |
白鹡鸰 | 西河保护站水边和院落内 | 白颈长尾雉 | 仅在西河站旁山沟内见到三只,并听到鸣叫声。少见、怕人 |
白鹇 | 常见于山坡上、路边,集5-10只不等的群体,也有单个体。太阳升起后活动开始频繁,从山上下来到河边喝水 | 红嘴相思鸟 | 西河站旁水边苇草内,少见 |
小 | 常见于保护站旁边的河中 | 松鸦 | 山上较多,不罕见,根据叫声可找到 |
灰树鹊 | 不罕见,叫声很明显,西河—东河路线可见 | 画眉 | 西河站见到一只 |
白冠燕尾 | 早上早起的鸟儿,常见于山间溪流边 | 丝光椋鸟 | 山中基本不见,在山外稻田水网处常见于路边 |
灰喉山椒鸟 | 不罕见的当地鸟种,成对出现,雄鸟很显眼易发现 | 环颈雉 | 山中少见,保护区外农田内多见 |
紫啸鸫 | 亲水的漂亮鸫类,数次见于山中溪流旁,叫声与白冠燕尾类似,高昂悦耳 | 灰胸竹鸡 | 西河站河对面可听到其早上鸣叫,在西河站路边见到一只 |
星头啄木鸟 | 常见于东河站及山中高树上 | 大斑啄木鸟 | 少见,似乎比星头啄木鸟更少 |
红尾水鸲 | 东河站旁小溪内和院落内很多 | 强脚树莺 | 山路边可听到其鸣叫,该种不确认,数量不少,50-100米即可出现一只 |
普通翠鸟 | 西河站旁河里固定存在 | 麻雀 | 西河站能见到一群 |
http://s12/middle/532406c8g793c1b8e80eb&690
鼬獾的残骸
http://s12/middle/532406c8gbc591393851b&690
白鹇的残骸
http://s13/middle/532406c8gbc5913987fec&690
华溪蟹
http://s16/middle/532406c8gbc59138f5c7f&690
一只小猴子
http://s1/middle/532406c8gbc59138b2a20&690
正在啄食蜈蚣的红胁蓝尾鸲
http://s14/middle/532406c8gbc59138c77fd&690
左到右,上到下,分别为:鹰雕、蛇雕、雀鹰、凤头鹰
http://s13/middle/532406c8gbc59137be80c&690
进食的黑鹎
http://s14/middle/532406c8gbc591374f68d&690
迁徙而来的北红尾鸲
http://s13/middle/532406c8gbc591378849c&690
数量极多的领雀嘴鹎
http://s6/middle/532406c8gbc5913745b55&690
大山雀
http://s7/middle/532406c8gbc591370d8f6&690
灰喉山椒鸟雌鸟
http://s15/middle/532406c8gbc59135d759e&690
灰喉山椒鸟雄鸟
http://s14/middle/532406c8gbc59135d72fd&690
冠纹柳莺
http://s10/middle/532406c8gbc5913677519&690
星头啄木鸟
http://s14/middle/532406c8g793c1b88a2ed&690
白冠燕尾
http://s13/middle/532406c8gbc591359edec&690
斑文鸟
http://s9/middle/532406c8g793c1b87a128&690
溪边的红尾水鸲
http://s7/middle/532406c8gbc598f3587d6&690
灰头鹀
http://s11/middle/532406c8gbc598f32e50a&690
红头穗鹛
http://s6/middle/532406c8gbc59134ab385&690
http://s6/middle/532406c8g793c1b870f65&690
一些蘑菇
http://s10/middle/532406c8gbc591348f0b9&690
野生的平菇
http://s6/middle/532406c8gbc59134e3625&690
野生木耳
http://s10/middle/532406c8gbc591337e599&690
硬皮地星
http://s16/middle/532406c8gbc59132c35df&690
野生香菇
http://s4/middle/532406c8gbc59132fa4b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