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2009-11-09 18:29:32)
标签:

猫科动物知识

婆罗洲金猫

猫科动物资料

分类: 野猫资料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博主按:实际上现在能在网上找到的婆罗洲金猫的照片并不少(当然也并不多),有红外相机拍摄的,也有动物园里的。但文字资料跟不上图片资料的速度,所有的文字资料都在讲述一件事:对这种猫科动物一无所知。因此下面的仅仅是我把我找到的一些资料翻译了出来,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资料出现,我可以把这种猫科动物的资料补全。

 

按照字面的意思,这种猫科动物应该叫“河湾之猫”。这很可能是个误会,因为命名的时候大多数标本都是从河流地区采集到的。(此处补充一下,远楼网友提出一个看法:婆罗洲金猫的英文名是bay cat,除了河湾的意思外,“bay也有‘枣红色的’的意思,所以bay cat也有可能是‘枣红色的猫’的意思”。的确我在有的资料上看到有“婆罗洲红猫”的说法,我觉得这个说法可能更确切一些。究竟当初为什么叫Bay cat,还需要有更专业的人来指导一下。)但正规一点的名字应该叫婆罗洲金猫,这是世界上最不为人知的动物之一。这是一种仅仅在婆罗洲地区(婆罗洲(Borneo),也译作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 Island)是世界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属于三个国家的岛屿。这三个国家分别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其中,印尼的四个省占全岛总面积的2/3,为最大的一部分,马来西亚(有沙巴和沙捞越两州)次之,文莱只占一小部分。)出现的猫科动物,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了解仅来自于12个标本。第一个婆罗洲金猫的标本由英国人Alfred Russel Wallace于1855年采集,并被英国博物馆于1856年收藏。关于这个标本目前唯一能确定的信息是它被采集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其他再无。当Wallace先生在1854年11月来到沙捞越的时候,他以沙捞越城(现在叫古晋市或叫古晋港)为基地,连续四个月沿着沙捞越河从山都望(当时估计是个渔村,现在是个小城市了)直到北德岛(不知道什么鬼地方)采集标本,但据说“收效甚微”。

1855年开始Wallace把考察地区向东移动了50公里左右,这里是一片未开垦的原始丛林地带,只有在Simujan河和Sadong河交汇处有一个煤矿正被开采。他和矿区工程师Coulson先生一起在这里逗留了约9个月,在这里他采集到了他婆罗洲之行的主要收获。虽然Wallace先生并没说他的婆罗洲金猫标本到底采集于何处,但现在看来更像是后面的那个地方。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当Wallace在大英博物馆把这个标本拿出来的时候,他并没做太多的说明,甚至也没当成一个新物种来对待。事实上这个标本在登记的时候被当作一只扁头猫,随后又被更改为一只亚洲金猫的亚成体。但是当检查过这个标本的头骨后,上述结论都被推翻了。J.E.Gray断定这实际上应该是一种新的猫科动物,因此他将本来立刻要对这个标本做的描述推迟了20年,因为他希望能再获得一个完整的标本。但直到1874年这个希望也没能实现,因此Gray先生放弃等待,仅依靠一张损坏严重的皮和一个不完整的头骨对婆罗洲金猫这个新物种做了正式描述。

直到1888年,第二个标本终于出现了。这个标本来自于Alfred H.L.Everett,一个长期居住在婆罗洲的博物学家。Everett先生在婆罗洲可谓收获颇丰,大英博物馆里超过500件婆罗洲地区哺乳动物的标本都是他弄来的。这个标本一开始被标记为采集自沙捞越的Baram河地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改成Suai河地区。

第三只婆罗洲金猫标本是一个灰色个体,这个标本出自Charles Hose之手。这家伙是上面那个Everett的朋友,1894年11月他在现今马来西亚玛鲁迪市南部的巴拉姆河的支流Entoyut河附近弄到了这个标本(这些地名我实在搞不清是什么,就胡乱翻译了,大家凑合看吧……谁去过马来西亚的可以帮着修改一下)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这就是1992年那只被捉住然后死去的婆罗洲金猫,看上去非常不健康

上述这三个标本的皮和部分头骨如今都陈列在大英博物馆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另外五张婆罗洲金猫的皮通过各种渠道集中到了荷兰的莱顿博物馆(1张)、沙捞越博物馆(2张)、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1张)和芝加哥自然博物馆(1张)。到了1928年,世界上已经存在了8张婆罗洲金猫的皮,但科学家们仍未亲眼见过一个完整的标本。

直到1992年,第一只活的婆罗洲金猫才出现于世人面前。这是被几个猎人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边境地区(还是在沙捞越州)捕获的一只雌性婆罗洲金猫,十分瘦弱、濒临死亡。由于知道这玩意儿很少见并且很珍贵,因此这几个猎人把这只婆罗洲金猫饲养了几个月并一直伺机寻找动物贩子把它给卖了。(不过这只猫后来是怎么被发现的书上没说,估计是真的被卖到市场上了。)

这是1928年以来第一个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标本,这为研究这种猫科动物与其它东南亚的猫科动物、尤其是亚洲金猫之间的血缘关系提供了可能。婆罗洲金猫现在被认为是亚洲金猫的一个岛屿支系,早在四百九十万年到五百三十万年前,这两种金猫拥有共同的祖先。通过分子研究和对标本上皮毛的遗传性特征研究比对发现,1992年的这只婆罗洲金猫和大英博物馆里的标本拥有完全一样的特征。当地壳运动使得婆罗洲逐渐从亚洲大陆分离出去之后,这一地区的金猫逐渐进化成婆罗洲金猫这一特殊的猫科物种。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特征描述

婆罗洲金猫的个头大概和大个子家猫差不多,但是尾巴超长,看上去像一个小号的亚洲金猫。和亚洲金猫与细腰猫类似,婆罗洲金猫至少有两种体色:在九个已知标本中有两个是灰色的——大英博物馆中Everett提供的标本和华盛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那个标本。大多数婆罗洲金猫为红褐色体色,背部和体侧有一些暗灰色;腹部为白色,且在腹部和四肢部位有一些暗淡的斑点。婆罗洲金猫的双眼侧均有白斑,头部和脸颊部位有深色斑纹;耳朵短且圆,位置相对于头部而言比较靠下,耳后无白斑。婆罗洲金猫的尾部后半段底面为白色。

1992年得到的这个雌性婆罗洲金猫体重约1.95千克,但她太消瘦了,身上没什么肌肉,瘦骨嶙峋。正常的婆罗洲金猫体重大约为3-4千克。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上面这张照片是第一张在野外拍摄到的活体照片了,拍摄者
Mohammed Azlan,助手是Gibson Anderson,地点在沙捞越州

分布特点

婆罗洲金猫仅分布于加里曼丹岛,也就是婆罗洲地区。在这里还存在着独一无二的婆罗洲云豹。

生态行为特征

自然学家Charles Hose曾在沙捞越地区广为游历,他认为婆罗洲金猫十分稀少。他在Entoyut河畔得到了一个婆罗洲金猫的标本。的确,博物馆里面的三个标本都是从河流附近搜集到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婆罗洲金猫就喜欢在河边活动,与其这么认为倒还不如说人类在地形复杂的婆罗洲地区活动时总喜欢沿着河走而不是深入到密林中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信息表明婆罗洲金猫喜欢生活在密林中。1986年,Birute Galdikas报告说看到一只婆罗洲金猫在她位于南加里曼丹的猩猩驯养园地区出没。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野外分布

婆罗洲金猫是一种濒危物种,沙捞越和沙巴地区的村民们常能看到婆罗洲云豹、豹猫、扁头豹猫、云猫,但很少能看到婆罗洲金猫。在婆罗洲金猫出没的地区,该物种得到了充分的保护,捕猎和交易都被禁止,这种动物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级保护动物,这意味着这种动物如果被捕获,只有在获得出口许可证的前提下才能被运出本地,但从来没有这种许可证被申请过。

1998年,一只婆罗洲金猫在一个至今尚未透露的地方被人用陷阱生擒活捉,就在此地也获得了第一张婆罗洲金猫的照片。2000年的时候,在沙巴州的Nabawan村和Soak村附近猎人用套子套住了一对婆罗洲金猫,它们被出售给动物贩子,动物贩子则设法弄到了出口许可证,打算把这对婆罗洲金猫弄到北美的一个野生动物养殖场去,但在被弄出去之前这对婆罗洲金猫就死了。

讽刺的是,高度的保护级别反而在危及这种濒危的猫科动物,婆罗洲当地的一些猎人很清楚国外的动物园和私人养殖场愿意付出1万美元甚至更高的价格以获取一只活的婆罗洲金猫。尽管捕猎婆罗洲金猫是违法的,但这种地下的价码一直存在。除非这种需求下降,虽然看上去不大可能,否则西方动物园和私人养殖场将最终对婆罗洲金猫的灭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工饲养情况

没有人工饲养的婆罗洲金猫。

三北大猫译自《世界野猫》(《Wild Cats of the World 》)一书,作者:Mel sunquist和Fiona sunquist,2002年8月15日第一次出版。转载请尊重原始版权。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婆罗洲金猫,一个婆罗洲岛鲜为人知的特有物种,这种体重仅2 -3公斤的小猫栖息于茂密的森林和裸岩地带。关于这种猫科动物的大量目击和标本采集记录主要在高原地区(这一点和前文有很大差别)。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森林砍伐可能正在危及该稀有品种,对其野外分布和生态特征进行调查是必需的。

一直以来,婆罗洲金猫都被怀疑是一个独特的亚洲金猫的小型化岛屿分支。随着对1992年标本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基因检测已经证实,它们确实是一个独特的高度濒危物种。婆罗洲金猫没有亚种分化。

顾名思义,婆罗洲金猫的分布仅限于在婆罗洲岛。在茂密的热带森林中,其分布从海平面高度直到海拔900米左右(有一个未经证实的目击记录在海拔1800米处)。据观察,石灰石裸岩地带、樟木林中都是婆罗洲金猫爱出现的地方。最新的捕获记录位于沙捞越/印度尼西亚边境,但其他的记录广泛分布在该岛北部很多地方。至少有三个标本在河流附近被发现,但多半是由于采集过程的原因,而不是说河边是其主要生境。实际上关于婆罗洲金猫的生境特征至今仍罕为人知,C. badia. Meijaard在1997年发布的观察记录上说,该物种栖息的环境包括高至海拔500米的山地丛林、低地樟木林和沼泽树林地带。

饮食:婆罗洲金猫的食谱包括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和爬行动物,并观察到有食腐肉的现象。猴子也是婆罗洲金猫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婆罗洲金猫是猫科大家庭的神秘分子。生物学家从未见过活体,它们的习惯、行为、生态或生殖生物学均属于未知领域。大多数信息均来自于在欧洲自然史博物馆的两个头骨和五张皮毛。

1992年,一只成年雌性婆罗洲金猫被带入沙捞越博物馆,当时还活着,但不久后就死去了。显然这只婆罗洲金猫已被当地狩猎者拘禁了几个月。这一标本的出现第一次提供了机会给人们看到一个整体的动物。(这篇文章比起上一篇来没什么新意,仅在生境部分有一些更具体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另一篇文章可翻译得就更少了,只挑一两句和前面不一样的出来:

婆罗洲金猫的牙齿不同于任何其他的猫科动物,其上颚的第一颗上臼齿较小,只有一个牙根生在牙龈里,而其他的猫科动物这颗牙齿均有两个牙根。

基于其他小型热带雨林猫科动物的平均密度,据估计,现在仅有约少于2500个个体的婆罗洲金猫正游荡在丛林中,而这个数字随着森林被砍伐仍然呈下降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一些网上的文章有待翻译,但主要的就是这些,我慢慢来吧。

 

河湾之猫:婆罗洲金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