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市未果的尴尬谁来买单?

(2009-01-09 08:04:55)
标签:

泡沫

楼市

市场规律

土地运营

热钱

房产

          救市未果的尴尬谁来买单?

这个年关日将迫近,各级政府的救市也几乎出尽了手中尽可能出的最后一张好牌,但楼市的萧条依然,同时也预示着年后楼市价格理性回归走势已近必然,这或许是市场信心及万千消费者购买心理的真实体现;降价潮的来临,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供需双方寻找价格平衡点的具体表现;市场的观望情绪和楼市依旧的低迷态势,是楼市泡沫逐渐消融的必经过程;应该说都是市场规律的正常反应,而近来某些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在这个时候没有显现出预期的市场反应,相反却显得那么得多余、笨拙、献媚和人为。

 

问:楼市是否有泡沫?众口一词:有!问:有了泡沫怎么办?却有人在豪言:救!单单一个“救”字,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表面看起来很正义很铿锵很凛然,其实,倒像是继续维持甚至鼓大泡沫的做法,当中国步入了市场经济的时代,那将意味着市场的“游戏规则”也由“手动”换成“自动”的改变,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政府在宏观调控大局把握的前提下,自觉地移开曾经的那双乐于干预市场的手,让企业自主,把市场放开,执行游戏规则,让八仙靠本事比拼过海。

 

政府是否出手救市行政过程中合法的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对市场后市的预期出现茫然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采纳类似于听证等民众的声音来决策呢?而这种拍脑门式的救市,当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时候,会起到产生市场惰性的相反结果,难道政策底出尽的时候,市场依旧低迷,且还将继续深陷其中奋不顾身救下去的可能,这样的尴尬谁来买单?

 

从市场层面看,楼市的泡沫是需要消化的,“降价潮”的出现,正是市场应和了消化泡沫的自然要求过程,是跌宕起伏的宏观市场规律的合理表现,楼市“暴利时代”的终结,宣告着百姓“乐居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是市场(而非地方政府)给了百姓看到安居圆梦希望的一线曙光,多少年来,楼市的价格一路高攀从未回调,百姓安居的梦想一直悬着,并越悬越高,有谁真正地怀揣着百姓的欲求冲着楼市暴利去说声“不”?这是曾经失常市场的失常表现,当市场规律这双隐性的手,终于开始把市场调为正常的时候,却为什么有人要去继续维护这种“泡沫横飞”的失常状态呢?

 

我们可以深度思考救市这个话题,当下的地方政府纷纷救市,救的到底是谁?是自身?是房企?是银行?是炒房被套者?是热钱?如是种种或许更多,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救遍了所有的强势群体,惟独没救的就是嗷嗷待哺的老百姓,就是让这个弱势群体看到刚一露头的微弱曙光立即泡汤。

 

宁可违背市场规律,也要扼杀民生愿望,宁可热捧着这个泡沫的继续漂浮,也不愿意让行业回到正常市场环境下的理性浪潮里;宁可背离百姓疾苦,也要豢养那些叉着腰淌着油的强势一族,这或许就是“救市”两个字所带来的最直白的解释和震撼吧,建议那些救市建议者们,该去学习学习“三个代表”中究竟应该代表谁的利益了。

 

地方政府自救,是为了维护土地运营所带来巨大的财政来源,甚至是为了建立短期形象工程和日后政绩履历;拯救房企,是关联到土地运营的下家的联盟效应,继续维持高额利润;可为曾经被套的炒房者解套和帮助热钱出逃离场的做法,却令人费解,哦,这或许是为了维护泡沫的继续存在,而让他们先不伤元气然后再秣马厉兵磨刀霍霍伺机再度杀入进场制造楼市泡沫吧。

 

保持市场的正常运行,就像保护自然界生物链纯生态的自我平衡调节一样,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而救市做法的本身更像是打破常态靠人工孵化来人为制造这种生态平衡,生存环境里的自然状态,应交由林子里的动植物成员们靠自己的本事弱肉强食,或滥砍盗伐或滥猎物种的做法,我想动物的天敌们都不会答应。

 

这场救市,不像是在救火,因为百姓才是站在水深火热的火场上待救的人,而对强势群体的救赎,则更像是一场声势浩大“傍大款”“献媚”一样的作秀,是对热钱和炒房者的振臂一呼:“你撤,我掩护”!

 

不说了,在那些端着纳税人给的饭碗却不思量着民生要求的地方大官人,我们声嘶力竭的呐喊还不如抚着自然生态被破坏的残垣断壁叹息:“哎,毕竟林子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