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抬轿者将成为楼市“倒闭浪潮”的陪葬

标签:
楼市浪潮金融晰葛朗台家什房产 |
最近,各地政府出台了很多可谓是“隔靴搔痒”楼市救赎政策,有减免税收的,有扩限公积金的,有政策导向的,有金融配合的,但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所有这些政策出台的初衷,其宗旨并非实质性地为这个行业而大动干戈,更多的目的却是在回避金融风险和拉动整体消费市场内需的手段,而把这些地方法规理解成对楼市有针对性拯救的想法,似乎有点幻想中一相情愿的荒诞了。
一个行业是否是规范平稳健康发展,对任何直管者和监管者都是比较直接的话题,管理者的作为与否,与这个行业的内核运行和外部形象有着最迫切的关系,而这些年来房企运行的健康状况和楼市的走势表现,证明了这将是一个急待整顿和规范的行业,这一点无庸质疑。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对于一个病入膏肓的行业来说,整顿和拯救,哪个更加靠谱?
别把这场金融危机当小事,也别不屑于目前市场的抗拒态势,楼市眼下的状况,大多的房企都心知肚明楼市是否有泡沫存在,大多的百姓也都对楼市的表现有个评价,如今市场极度低迷的症状,应该与金融危机的临床表现同属一个病灶,那就是市场信心的丧失,当一个行业的形象让消费者怨声载道,产品的价格让消费者望尘莫及,泡沫的悬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有谁告诉我此时还谈何信心?
当买卖双方供需关系发生两极化扭曲的时候,当市场浓重的观望情绪面对抱有最后一丝幻想的楼市的时候,当奢望汪洋稻草般的救市便押注于即将回暖的时候,自诩“猪坚强”的房企注定由切肤之痛因这种“乌托邦式”的坚强而挺来灭顶之灾,顺便也将那些救市抬轿者拉了进来成了陪葬。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手到之处必定的市场的客观规律使然,有悖于市场规律或过于自信的盲目,只能说是计划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任何一个市场都是靠作好自身本分而得到自我生存的出路,没听说过靠幻想和盲目等待使自己走出沼泽,更何况有谁能遥遥无期地在财务成本日渐销蚀地挺下去,会有柳暗花明的艳阳?
明天的明天一定会很美好,但楼市欲到达明天前的漫漫今夜却很难熬,当劫难来临的时候,减负逃生比葛朗台式抱着家什慢慢沉入海底的做法更加实际,我们可以断言这个冬天,降价潮未必就是楼市的主基调,或许“倒闭浪潮”才是年终大戏,在一个一个“猪坚强”倒下的同时,那些为之付出了幻想成本的救市者,却相继成为了他们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