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事,将在“呻吟”中找寻“快感”……

(2008-07-11 12:10:23)
标签:

房产

财经

楼市

刚性

阴霾

夜深了,可我知道再过一会天就亮了,当“天亮”的时候,楼市还依然在阴霾之中,这将是怎样的折磨和痛楚,今年的地产也如同这夜色一样,仿佛在经历着漫长黑夜中艰辛跋涉的苦旅,当曙光投来的时候,这般大自然的天气和地产的气候,对于开发商来说,新的一天真的会是夏日暖阳中的和煦明媚吗?年初我曾在我的博客里,写在今年的春季展会之前,预言那将是一届尴尬的“剩会”,一转眼夏天来了,这将是怎样的变化自然是我们大家所高度期待的。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楼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焦虑和挑战,几乎处于成交锐减甚至有价无市的“半真空状态”,甚至有的楼盘出现了“窒息”,这样的局面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有着“刚性需求”的准消费群体来说,都可谓在迷茫和焦急的等候中,反复不停地拷问着市场,同时也煎熬着自己,这如同一对曾经长相厮守却突然间产生沟壑的夫妻,“七年之痒”过后,在爱和痛之间不停地挣扎、纠缠、窥探对方。

 

这个“冷夏”来了,不妨我们也像今年春天那样,做一个预测和展望吧。

 

1、  夏季展会将是房价下滑的开始

楼市的低迷,其实就是以开发商与购房人双方期待心理的博弈,是在双方彼此的疲劳之间比拼着自身“信心指数”的强弱,毫无疑问开发商是无法也无力逆转市场信心的,当下各个开发商所面对的“现金流”的压力是空前严酷的,解决眼前巨大的资金压力似乎成了开发商生死抉择面前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对于随众就市的购房者需求而言,或许还不是凸现刚性的心理临界点,所以,目前开发上苦思冥想算计更多的,未必是曾经那种利润值大小的盘算,而是缓解回款压力的救场,这如同埋在废墟里且尚有着“生命迹象”等待救援的灾民,或许需要果断做出的选择是:是英勇断臂还是继续失血?

 

2、  成交有所复苏,但市场仍将阴霾笼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楼市的寒流也并非是一个“刚性需求”的理由所能救市的,楼市双方经历了半年多彼此的历练,曾经坚挺的房价似乎有了从未曾有过的松动,由于昔日一直坚挺的价格防线的失守,市场会有一定程度的接受也属必然,但这种接受度决不是楼市的回暖的真正指标,而是建立在价格杠杆上必然的“微调效应”,从今后楼市大的趋势看,低迷的楼市还将在阴霾中持续徘徊,而真正的复苏回暖是植根于市场信心恢复的基础上。

 

3、  变相打折将成为开发商自我救赎的主要手段

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死寂的市场形势,考验的并不是所谓的刚性需求所衍生出的市场接受能力,而是开发商在如此惨淡的楼市面前度过难关的生存毅力,房价所出现的“滑坡现象”往往从心理拉动房价的松动开始的,于是变相打折则率先成了开发商最容易做出的自救动作,是项目消化过程中自我救赎的本能反应,所以说,“变相”只是手段,“打折”才是结果。

 

4、  低迷的楼市催生着楼市双方的清醒

人往往在信心被摧毁最危难和脆弱的时候,最容易去去做发人深省的思考,也最容易使自己变得格外清醒,楼市曾是在一路高歌的喧嚣中慢慢地制造了泡沫,而泡沫的消失也将在经历了低迷和残酷“洗牌”过程后,由已经变得清醒了的自己来吸收消化,否则,当行业内部不去吸收自身泡沫的时候,泡沫的爆裂将意味着行业的崩盘,正所谓,谁制造了泡沫,谁将为之埋单。

 

5、  炒家离场殆尽,下家分流了市场

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以及目前市场状况江河日下的严酷,已经将“投资型客户”和“炒家”清理得纷纷离场了,在这“大逃亡”般离场过程中,接盘的下家无疑分流了市场正常的成交额,而这种“分羹”的结果,必然加剧了房价与市场的矛盾,楼市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将楼市逼到了势必会有人掉下去的边缘。

 

6、  如何救市将成为未来一两年的最迫切的话题

我相信任何一个行业出现危机的真正痼疾来自于自身,也就说是内因的“积累性体现”和集中爆发,于是,“活着”、“挺过来”则成了每一个开发商个体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最朴素真实的心理欲求,如果说这个夏天是楼市降价的开始,那么未来的一两年,开发商自我救赎行为则是最直接的行业自保的“条件反射”。

 

7、  明天的规范以牺牲今天的弱者作为代价

阿里巴巴的马云曾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市场是残酷的,昨天很严峻,今天很严峻,明天很美好,可竞争中的大多数会死于今夜,楼市降价的内核其实也将伴随着行业整理节奏中“洗牌”的结果,所以说,市场明天的规范,是以牺牲今天的弱者为代价,是“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律和弱肉强食的竞争生存法则。

 

8、  金融风险将改变“游戏规则”

楼市的下滑不仅在蚕食着开发商的生存领地,也在威胁着唇齿相依的银行业的生存空间,潜在的金融风险也在不容乐观的楼市狭缝中慢慢地加大,楼市价格的缩水,也时时地考验着银行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所以,随着楼市价格的下滑趋势,重新审视和设立风险规避体系的“游戏规则”,势必会成为银行未来最迫切的防范手段和潜意识规则,其实,从另外一个侧面看,银行每一次的“苛刻政策”的出台,都将预示着楼市危机的日益加剧。

 

9、  是坚定开发商自己的信心,还是等待市场信心的恢复?

无庸质疑,行业的良性和规范健全与否,是一个逆向的连锁反应,有如生物界“食物链”的倒置原理,地产行业如今的低迷态势,源自于市场信心的苍白甚至无力支撑,而寻求改变这一形势最根本的力量,则是来自行业内部的自律和开发商自我救赎信心的确立,所以说,是坚定开发商自己的信心,还是等待市场信心的自然恢复?是市场下一步是否会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

 

10、              呼唤媒体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反思

楼市的跌宕起伏,与媒体的推动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当曾经的楼市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媒体起到了“推手”的作用,相反,当下的楼市出现了信任危机,媒体同样也加剧了市场矛盾急剧恶化的速度,所以说,呼唤媒体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反思,也是市场成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对市场因素客观中肯的考量,也是媒体体现行业操守和良知的标杆。

 

这个夏天,对于楼市似乎有点冷,寒流来了,这回真的不是“狼来了”那么童话,也不是“末日来了”那么鬼话,开发商的自我救赎的能力,比的是在壮士断臂的节骨眼上谁更坚强,而不是沉湎于曾经“房事”高潮时谁更舒服?楼市的阵痛既会使人昏厥过去,也会有人挺了过来,谁都知道,楼市今后的路途,将注定不会像过往中的那么平坦,而验证一个行者在崎岖山路上苦苦跋涉的体力,既要看茹毛饮血的“披荆”耐力,更要看刀砍斧劈的“斩棘”功底,楼市降价既不是最后哀鸣的催命丧钟,更不是自掘坟墓的末路利铲,当我们面对呼唤自律的竞争环境和日益理智的消费群体时,往往真实和坦诚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更有猪坚强般活下去的理由,其实对于开发商来说,艰辛过程中所发出的呻吟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痛苦的内心却扮着牵强的咧嘴呲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