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镇戏台唱人生

(2016-06-20 08:01:27)
标签:

桃花源古镇

田桃源

旅游

古戏台

分类: 行走天下

  古镇戏台唱人生

    前天到桃花源古镇去,看到了古戏台,蓦然间,我的心思回到老家宝灵庵,那里也曾有一个戏台,是个土台子,在这个土台子上,放过电影,斗过地主,表彰过劳模。村里每逢大事,就会在那里唱一台汉戏。

    小的时候,非常期待戏班子的到来,不是对咿咿哇哇的唱调钟爱,而是痴迷听京胡手拉出的悠长过门。当天色黄昏,叮叮咚咚的锣鼓声敲开了戏的序幕,于是,台上的人演绎着别人的悲欢离合,看客则品尝着别人的喜怒哀乐。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舒缓过小村的几多疲惫,慰籍过父辈们多少苦累。可是,如今,土台子早已平毁,被大哥做了宅基,盖了二层小楼。每次我向叔叔伯伯们提起那个戏台,总能让老人们眉飞色舞,学过唱戏的叔叔还能吼唱几句。

    定睛看桃花源古镇的戏台,面积有两百多平方米,高有十多米,是一栋3层建筑,戏台长约二十来米,宽约七八米。戏台屋面为歇山顶,翼角飞扬,有人物雕刻的斜撑。挑檐为精美的悬篮柱,戏台内用覆斗状的藻井,柱头科及平身科各出三跳,拱身做成精美的曲线状,使用不同样式覆莲栓。戏台内顶穹窿藻井,雕梁画栋,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屋面歇山顶,上盖筒瓦,脊上砖雕人物塑像,造型精美,形态逼真。

古镇戏台唱人生

    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遥想不久的将来,这里定然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忠孝节义的故事在这里粉墨登场,剧情曲折委婉,演员水袖轻舞,观众如痴似醉。

    届时,我一定把叔叔伯伯,婶娘伯母接到古镇来,再看看他们熟悉的汉戏,聆听那九曲回肠的长板。想象他们看戏流眼泪,不是为古人担忧,而是感到这块土地上的沧桑巨变。

     对了,还是在七十年代吧,叔叔伯伯,当然还有父亲,是他们,在这里兴修水利,挑挖秦溪,他们不知道,在秦溪的大堤下,埋下了多少珍贵的断碑残碣!我清晰地记得有一块石碑上刻的诗句:“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诗中的洞,大概是中国式的早期“时光隧道”吧。我相信当叔叔伯伯来看戏时,一定会回想起他们曾在这里战天斗地的日子。遗憾的是,我父母已驾鹤西游,不能在这里看戏、回想他们的过往了。

古镇戏台唱人生

在我看来,古镇四合院也未尝不是一个戏台,每个新生从降生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便开始演绎人生。我要扶着老人去看看他们熟悉的四合院,感受当年我们一大家子19人、一条黄狗、两头牛、一群鸡鸭合住一个院子的日子。我希望某个院子里有他们熟悉鸡鸭牛狗,蓑衣斗笠,风车纺车,犁耙家什。或许他们并不晓得“桃花源里可耕田”的诗句,但他们才是桃花源里真正的耕夫,无论是戏台还是四合院,抑或是某一个物件,都是伴随他们走过风雨人生的好伙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