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奇俊美的乌云界】
在后溪教书,低头看是溪水,抬头看是山,乌云界就在学校的左侧,海拔一千多米,是我平生见过的最高山峰。乌云界就在那里,山顶上有一个哨棚,还有一个不知何用的铁塔,这足以让我产生登上乌云界的冲动。
算起来,我一共上过乌云界近十次。
第一次登乌云界是和邮递员老孔。老孔隔三差五来一趟后溪,有时我们都在周支书家吃饭喝酒,有时他就在学校和我一起随便解决。咱俩登山目的不同,我纯粹出于新奇,他则是去找金矿。山那边,大药坪、牯牛山挖金成风,自以为聪明的老孔满以为乌云界和大药坪、牯牛在同一条山脉上,一定会有重大发现。他一路走走停停,象一个地质勘探者,认真探看每一块石头,一路上老孔一无所获,还没到山顶,就提议返回,我们离乌云界顶峰近在咫尺,竟然没有登顶。
第二次是我离开后溪之后,大约在1990年初春,满山的樱桃花开了,那时正好乌云界在闹华南虎,我和立明以探险家的精神向乌云界出发了。在周支书家吃过晚饭,穿上大衣,带着干粮,提上煤油,怀揣一台袖珍录音机,向山顶进发。到午夜12点,我们才摸索着到达山顶。到山顶后,给周支书家发信号:点燃一堆火。天气还很寒冷,山顶特别冷,寒风凛冽,我们在哨棚的避风面点燃一堆柴火取暖,相依相偎,几颗寒星挂在天上,放佛就挂在眼前。偶尔传来几声不明动物的叫声,更让人心惊胆战,我们只好不停地轮播袖珍录音机里的《红太阳照边疆》。好不容易捱到天亮,返回时却迷了路,钻进人迹罕至的竹树林里,折腾了老半天。到晚上,我们才跋涉到郑家驿。由于严重脱水,嘴唇干裂,全身发烧,修养了几天才缓过劲来。
第三次是在1992年,在我的鼓惑下,桃花源的几个同事,老虞、解大侠、武陵渔父、小邓一行,浩浩荡荡开往乌云界。我们吸取连夜上山的教训,停停当当在周支书家过夜,第二天慢悠悠登山,一边观光赏景,一边吟诗作词,倒也轻松自在。
这以后的几年间,我几乎每年上一次乌云界,总觉得被那方山水牵扯着,有什么东西被遗忘在那里。我95年离开桃花源后,再也没有去乌云界了,但仍然关注着有关乌云界的动态。现在的乌云界,因为当年有华南虎的踪迹,着实让专家们折腾了好一阵子,华南虎虽然没有被发现,但并不影响乌云界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桃源县城里修建了偌大的保护局,沙坪,燕家坪设立了管理所,常年都有一干专职人员在办公室里,辛勤保护着那些子虚乌有的动物们。
附1:《走在乌云界深处》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75448
附2:乌云界简介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南部山区,地处雪峰山余脉的北坡、云贵高原向湘赣丘陵、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典型地带,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域。由于保护区位居安化暴雨区的中心地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最高可达2500mm,因此保护区内植被茂密,保存着中亚热带较完整的大面积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总面积33818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2.5%,是湘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