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桃源·郑家驿

(2011-09-10 12:28:52)
标签:

田桃源

杂谈

分类: 闲情散章

                    在桃源·郑家驿

    退伍后,想找一份工作,因为我发誓,18岁后一定要独立生活,也因此才去当兵。农活是干不了。1986年春,我就想要曾当过区委组织委员的父亲出面找找他的老关系,但父亲不愿求人,我就拿着从部队带回的一个熊猫造型的笔筒去找父亲的一个老部下、联校的金校长。还好,金校长很给面子,把我推荐到郑家驿中学去代课。

    郑家驿,原来是个古驿站,打开《现代汉语词典》“驿”字条,可见“郑家驿,在湖南省”的字样。莽莽雪峰,巍巍武陵,两条巨龙夹着沅水,形成湘西北独特的地形地貌图。两条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开去,山的坡度渐渐缓慢而最终归于平坦,于是,在桃源,既有木塘垸的平原,又有桃花源的丘陵,也有沙坪崔嵬的高山,至于沅江,便可在木塘垸领略它黄河般的雄浑,在桃花源欣赏它漓江般的秀丽,在凌津滩感受它三峡般的险峻。一条古驿道于是便从平原的坦途向大山深处的逼仄蜿蜿蜒蜒。郑家驿恰到好处地设在这瓶颈口,进山出山一个最佳歇脚处。
    传说朱元璋“战退江南百万兵”时路过郑家驿,见只有一个小孩把守驿站,便脱口出了一联“十岁儿童守马驿”,没想到那儿童对朱元璋打量了一下,答道“百年天子坐龙庭”。朱元璋听了一阵惊喜,便也不轻看郑家驿了。清代袁申儒在《楚望临睨仰止三亭》中,也记有郑家驿鸡公岩上一亭。这鸡公岩,兀立沅江边,像一只雄鸡,俯首欲啄,英姿勃勃。传说康熙十八年,吴三桂派遣的吴应奇部进攻岳州时吃了败仗,叛军溃逃到鸡公岩下,遇到一算命先生,吴应奇便请先生算算这次行军的吉凶。那先生看了看那军旗上的“吴”字,便说:“恕我直言,这个地名,与将军的尊姓相克,吴公(蜈蚣)遇鸡公,大为不利。”不久,蔡疏荣率领的官兵赶在叛兵前面,在郑家驿以北的太平铺设伏截击,叛军用土炮掩护,拼命夺路,逃奔辰龙关,后来官兵从三条路攻破了辰龙关,打破了吴三桂的大本营。吴三桂听到失败的消息,又气又急,病了两天就一命呜呼了。
    我到郑家驿时,已完全看不出郑家驿作为古驿站的迹象,但校舍多半还是木楼,学校后面有一条澄溪,打球运动后,我通常独自去那条溪里裸泳。从319国道到学校去要经过一条老街,青石板街面,两旁一色的木屋,听说这就是古驿道的必经之处,老街上有铁匠铺,主人姓庄,路人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仿佛得得的马蹄声。老街旁还有石桥,藤蔓杂生,估计很有些年纪,与古驿道有无关联尚未可知。

    教书于我简直就是混日子,60元一个月,住在一个诺大的木房子里,空荡荡的,吃饭得自己掏钱买餐票,还得自己掏粮票。每天几节体育课,间或上几节语文课。精力过剩,便组织老师成立了一个篮球队,找乡政府的人打球,每每大胜而归。闲下来便读书,读小说,读诗歌,读文学概论,读篮球战术理论,喜欢什么读什么,有一种饥不择食的感觉。

    在郑家驿中学,认识了一个叫金锋的文友,他家里穷得叮当响,却坚持写电影剧本,订阅的电影剧本杂志堆积如山,后来在我的劝道下开始写豆腐块,倒是发表了不少,郑家驿一带的风土人情几乎被他写尽,什么四台山、什么丰隆山,啥都写,由于识见所限,总难写得大气开阔。我和他去过丰隆山,这山亦说是舜山,据传舜帝曾在此逗留。那时丰隆山顶有一排擎天古枫,老远就能看见,有人说是导航的标志。站在山顶,可以看到蜿蜒流淌的沅江,古驿道则像一缕淡烟似的,向雪峰山深处飘去。

   郑家驿注定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小小驿站,1986年下半年,我便转战到了沙坪古镇,亦如一缕淡烟,从此在大山深处飘来飘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