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学子有找工作不对口的问题,也就是从现象上说的毕业生工作方向和自己大学所学专业无关的问题。
这样就出现所谓的学而无用问题。这个问题,大家找原因,一种观点认为学校教的不实用,一种认为校外的企业没有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
无论第一种观点,还是第二种观点,要解决上面的问题,都很难有效做到。
学校要是想办法让自己的教学实用化,去找校外企业所需的问题教案,是一个很费力的事情,同时会产生一些学术气氛受影响、门类繁杂的问题。
企业要想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工作岗位,又涉及到生产没有达到某个阶段,工作没有分类,或特殊岗位的确是不需要多安排等问题。
所以专业对口问题,还是需要其他的一些方法解决,我们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讲,就是还需要学子自己解决。
一个比较让人满意的中国社会现象,就是对在职培训的发展。许多人就职后,可以继续通过职业认证考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学到更多和自己所从事职业相关的知识。这也就从一个方面加强了所学知识和所从事工作的对口性。
所以,现在的学子应该适应职业认证考试的方向,学会利用职业认证考试不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就是在职学习能力。一个很别致的提法就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就是到了校外也要多读书。
可是,有些学子可能还是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职业,甚至职业培训也跟自己的工作无关,这个时候你依然要记住学习。所谓教育有时候不是为了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让学生形成学习的习惯。
聪明来源于读书,一个不读书的人也就无所谓聪明了。
用工作的闲暇来读书,即使是读自己以前学习的教材,这也是对一个人有帮助的。要是你有能力去一些探讨专业知识的论坛、文刊、微信公众号,那更好。也许你在离开学校之后,并没有离开自己的专业成长路线。到那些论坛、文刊、微信公众号了解知识、学术、前沿进展、发表看法,依旧让你成长。
一些人从事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就认为知识无用论,是一种愚蠢的想法。社会上一些成功的人,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因为他运气多好,不是因为他多会经商,而是因为他运用了学校的知识去开展事业,也许就是他的专业知识,或在学校培养好的知识方向。
一些学子对知识的相信度没有达到自己以后要用知识发财致富、做一番事业的地步,他们只是按部就班的学习知识,这是很大的缺憾。这说的直白点就是,学校的知识就是致富的手段。有时候,相信有一份工作更好,也许那份工作专业不对口,不如相信发展自己的一份知识更好。应用知识成功的人如侯德榜、李彦宏。(没有顺手的资料,也许当今市场经济社会还有许多用知识创业的人士,正在走向成功,可是一般不怎么为人知晓。一些当初用知识创业的人,在现在的大企业背景下,已经开始学习商业运作并武装自己的头脑)。
所以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的解决,应该从以上方面教育、引导学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