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祺元
这些年,我们有缘在一起,一起承担起《中国税务报》公认的最难办的《筹划·专刊》的重任。
这些年,我们一起策划选题,一起采写稿件,一起筹划活动,一起收获成绩,一起分享喜悦。
还记得《十大振兴规划出炉,产业税收政策搜索》的过程吗?那一期我们用了3个版面,第一次那么大气磅礴,不吝惜版面,体现我们的特质:专业、权威。那一期的报纸让我们自豪了好久。
还记得《增值税转型新纪元》,我们动员全国记者站为我们统计固定资产进项抵扣数据,费了大劲儿,满怀欣喜走上编前会,但在最后时刻我却提出了放弃,毕竟,有时的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还记得我们一起携手北京税协,几度与税务中介大佬们畅所欲言,为注税行业鼓与呼。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与税务总局国际司合作,一下子连续4周解读国际税收政策;第一次搞征文活动,起点就放在了税务总局大企业司;第一次开办了中国税务报的评论版;第一次以部门角色牵手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邀请省局纳服部门负责人召开12366宣传工作座谈会……
我们创造了太多的自己的第一次,也创造了报社的许多第一次。
我们虽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我们知道彼此各有长短,懂得只有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帮衬,相互包容,听众意,集众智,才能达到最佳。我们追求团队的合作、默契,在共同克服困难、共同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我们成为最聪明的团队,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自己。
我们这个团队,绝大多数人都已不再年轻,但是这些年,我们却着实走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让我们做得更专业”是我们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们放下小我的面子,勇敢地走出去,虚心请教税收领域专家学者,以开放心态吸纳各方意见为我所用,以认真态度对待每一个选题、每一篇文章……
这些年,我们撑起了《筹划·专刊》一片新天地,我们也在心底留下了人生最难忘、最愉快,也最温暖的记忆。
今天,我们虽然告别了《筹划·专刊》,但我们并没有告别自己的办刊精神,没有放弃“让我们做得更专业”的办刊理想。在未来的《纳税服务专刊》里,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理想。
作者:中国税务报社高级记者,原《筹划专刊》负责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