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有传人,星火必燎原*—记中国画圆战术第三期教练员培训!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画圆有传人,星火必燎原!
——记中国画圆战术第三期教练员培训
磅礴乌蒙,画圆昭通!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中国画圆战术第三期教练员培训在其故里云南昭通成功举办,恰逢中国画圆战术创立三十周年,来自河南郑州、贵州贵阳、威宁、赫章、云南镇雄、永善、盐津、仁德中学、五四中学的教练员参加培训。
当篮球战术与传统谋略以及中国文化哲学智慧碰撞出的“画圆”火种,在一群热爱篮球的教练员手中传递时,一场关于战术传承与创新的盛会正式启幕。中国画圆战术教练员培训,不仅是技术与理念的教学课堂,更是将中国文化哲学智慧沉淀的中国篮球哲学及中国象棋“布局、造势、摆平”的东方智慧,注入现代篮球土壤的薪火传递现场。
画圆战术的三要素即布局、造势、摆平,这与中国象棋的逻辑思维何等一致,其思想智慧原本就是同根同源。画圆战术“布局、造势、摆平”的三阶逻辑,与中国象棋的攻防智慧堪称同源,核心都是先立框架、再寻战机、终求制胜,是传统谋略中“全局为先、动态博弈”思想在竞技领域的镜像体现。
培训开篇,画圆战术创立者李晓波以中国象棋“开局定式”作引,将画圆战术的"五外随机落位″与几十种发动方式衔接二十种基本路线变化以及后续的无限变化路线比作象棋中“中炮局”“屏风马”的经典布阵。通过专门的理论课记笔记及动态战术板演示,教练员们系统祥尽记录下画圆战术体系的启承转合,直观看到了:弧顶后卫如同“车”,掌控全局节奏、组织战术展开;两翼锋线恰似“马”,兼具穿插掩护、突分、传切与投射;内线球员仿若“炮”,承接着掩护、策应与终结的双重职责。“中心开花、两翼齐飞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逻辑以及拓展的"里应外合、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多点进攻"战略格局,在与中国文化哲学阴阳之道与传统棋理的对照中,从抽象概念变为清晰可感的战术框架。
进入实操环节,“造势”的精髓在球场训练中被层层拆解。教练员们分组模拟实战,以问题为导向,全员参与实战实操,按照“圆",基本路线"传球-掩护-拆入-拉出的循环”与“方",策应-挡拆-突分-传切连贯变化”的组合逻辑,反复演练战术联动。当一组球员通过连续双掩护,成功为队友创造三分空位、妙传篮下得分时,现场响起阵阵掌声——这正是象棋中“马后炮”式的牵制思维,在篮球场上的生动落地。李晓波老师实时点拨:“造势不是盲目跑位,就像象棋中‘弃子争先’,每一次传球、每一次掩护,都是为了调动防守,制造那转瞬即逝的时间差与空间差及位置差。”
而“摆平”环节的教学,更聚焦于“优势兑现”的精准度。针对培训中教练员们暴露的“机会创造却未能得分”问题,李晓波老师结合几十年执教的多个案例,分享了执教哲学与谋略,介绍了临场执教中以弱胜强的丰富经验,李晓波老师强调:“如同象棋残局的‘铁门栓’杀招,当画圆战术造势创造出时间差、空位差、错位差时,投篮要果断、传球要精准、突破要坚决,这是将战术优势转化为胜势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随后的分组对抗中,教练员们将“精准执行”牢记于心,空位投射、妙传不断、篮下终结的成功率显著提升,真正体会到“摆平”不仅是技术动作,更是战术思维与谋略的终极落地。
培训尾声,李晓波老师给教练员们讲授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导致打法各异"的哲学分野,把自己创立的"中国壳式防守七组口诀、包夹重点人轮转补防画圆战术"为教练员进行理论讲座及现场实操。结业仪式上,来自各地的教练员们围坐交流,分享将画圆战术融入本地青训、校园篮球的规划。有人计划从青少年球队的基础落位教起,让“布局”思维扎根;有人打算结合校园联赛,在实战中打磨“造势”技巧;更有人提出,要将画圆战术变成教学内容,作为特色课程引入课堂。
“画圆有传人,星火必燎原”,本次教练员培训仅两天,手中的战术笔记手册虽薄,承载的却是将东方谋略与现代篮球融合的中国篮球哲学、中国画圆战术传承的厚重使命,这一刻,他们不仅仅是参训教练,他们还是中国画圆战术传承人。当这些掌握“画圆”火种的教练员回到各自的赛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蕴含“布局、造势、摆平”智慧的战术配合,在各地的篮球场上绽放光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