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三十年,口诀永流传。画圆有传人,终有弘扬时。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1995年,“画圆战术”在云南昭通诞生,创立者李晓波。这项战术是一位业余篮球爱好者发明的,起源于昭通师专男篮从1988年到1995年的训练比赛实践。这项战术经过8年的执教和训练,昭通师专男篮在身高方面和技术方面都存在局限,采用传统的站位式打法显然无法取得好成绩。由于技不如人,球队只能接受别人的挑衅和挨打,渐渐地,篮球比赛中出现了很多单打独斗法不合理的现象。作为一名哲学教师出身的昭通师专男篮教练,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哲学武装球队,如何用哲学解决身高技术的劣势,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我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哲学思想智慧可以解决打法问题,将天人合一、整体性、循环思维、拐弯曲线思维、规范与灵活机动以及道法自然等理念应用到篮球比赛中,就可以找到规律性,从而用规律打球。辩证思维还可以帮助球员之间建立联系,促进他们共同成长,阴阳圆方则可以实现和谐观的内在融合和独立个性的发挥。
就这样,1995年,“画圆战术”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后正式创立,并被命名为“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随机落位,发动方式,基本路线,变化路线;
(2)七个核心口诀组织战术的启承转合;
(3)球不上圈,画圆不止,手不粘球,马不停蹄;
(4)通过让球员按照阴阳圆方的跑动方式,在运动中集中兵力多打少;
(5)将掩护、策应、突分、传切四种基础配合串联、并联在基本路线与变化路线上,形成有序、多变、转化、闭环的画圆体系。
1995年,画圆战术创立,创立者年仅30岁,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成长,经历了13年,于2008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在昭通师专学报上,正式开启了推广之路。再过8年,到2016年,画圆战术终于被山东男青女青球队发现,并应用于比赛中,帮助球队获得了全国冠军。此后,画圆战术逐渐被更多的人认可和接受,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撰写相关解读文章一千五百多篇,形成了中国篮球哲学与画圆战术体系。
在推广画圆战术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业余篮球人士并不相信,专业篮球人士也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这项战术出自草根之手,没有什么了不起。我知道这是认知的差异性所致。但正是这种态度,让画圆战术得以继续成长。尽管有句话说高手在民间,英雄不问出处,但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相信或者接受这种观点。
千年流传的中国道家哲学中蕴含着一脉相承的中国篮球智慧,道、法、术、器四者各为基石,彼此交融,相辅相成,缺一则不能成为体系,中国篮球教练只有坚持实践中国篮球哲学、中国画圆战术体系化与一体化不动摇,做到道明、法当、术巧、器精,四者并举,遵循篮球规律,切中中国球员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身体条件、技术特点的具体实际才能教有所成、学有所得、练有所获、打有所用。中国画圆战术打破了欧美篮球的垄断地位,拥有了中国篮球的话语权,摆脱了对西方篮球技战术体系长期性的依赖,为中国篮球的振兴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经过30年的发展,画圆战术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成功与否已经不重要,成功与否已难以界定画圆战术所取得的开创性价值与意义,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篮球打开了一扇窗,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篮球还可以这样打!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很多热爱篮球、热爱哲学的画圆战术传承人,他们为了传承和发扬画圆战术精神,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多次讲座和比赛,传授画圆战术的精髓,运用于训练比赛的实践,为篮球事业做出了贡献。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画圆战术依然顽强地生长在祖国大地上,为中国篮球事业继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