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从哲学视角把握课堂“教与学”!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从哲学视角把握课堂“教与学”》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347)
学习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更在于如何将这些知识进行运用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智慧的源泉。这是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是学习的基石,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我们都应该首先致力于获取并掌握其基础知识,确保自己具备扎实的根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足见教师的教是多么重要。教学质量的提升取决于教师的教,没有教师的教,就不可能有学生真正的学的发生。
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入运用知识与融合贯通,这是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仅仅获取并掌握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运用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与融会贯通,看上去是学生的事,殊不知离开教师的教,多数学生遇到问题难以自行解决。满堂灌教学模式正是如此,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里教师专注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融合贯通,与教师无关,因为都被放在了课堂之外,远离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自然质量不高,所谓运用知识与融会贯通能力只能是浅尝辄止而已。
哲学上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外因可以对内因起到促进与推动作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将运用知识与融会贯通置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置于教师有效的"教"的引导组织帮助之下,问题当堂解决,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生生互动解决。知识可以灌输,能力却需要训练,思维更需要教师启发的"教"。教师的"教"成为学生"学″的智慧驱动,成为学生思维发散拓展的"催化剂″。"教″围绕尊重差异、适时而有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以及温暖的社会情感氛围的营造,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举措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不仅允许学生犯错,甚至鼓励学生敢于犯错,让学生有生命情感体验,这种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和成长。
尽管"学″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不能说"教″就可以大而化之,相反,课堂教学中的"教"是引导学生"学"与"练″的重要保证。因为,有效的教学需要通过"教″的点拔、解惑、答疑、启发对"学"进行有意识的干预措施,以确保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发生变化,在思维层面上得以拓展,在训练活动上丰富多彩,在分层施教上因材施练,在解决问题上指点迷津,为学生提供有意义且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实践。
这需要教师的"教",不是满堂灌的讲,而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三分讲七分练,练中讲,讲中练,在讲练赛考中"教",于"讲练测评"中"教″,并展现出"教″应具备的抽象性思维、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思维等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确保学生的"学与练、思与习″提高质量,并能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灵活应对和创新解决问题。

为耕种者育土,为远行者铺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走出云南昭通,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有眼光与见识的校长与教师已经开始选择使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习本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教学法,1993年创立。出自云南昭通的教学法!双减教育时代高效课堂教学法,“教学评一体化、讲练测同步行”,“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为一体,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源于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智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果,已走向全国各地。中国特色课堂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解读160多万,347篇文章,出版专著一部(26万字)开展专题讲座数百场,其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