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考什么?教改方向与教法就要顺应什么——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2024年高考考什么?教改方向与教法就要顺应什么!——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341)
早在2024年3月20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考招生和命题的2号文件,提出2024年高考命题将加强4个方面(也不知各级高中学校研究过这个文件没有)。一、注重考察学生必备的知识。二、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三、优化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四、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
近几年高考命题呈现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第一,以《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命题依据。
第二,紧扣“三线”逻辑,坚持命题四项原则,重点考查五大关键能力。“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是高考命题的逻辑主线。这在过去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将是未来高考命题遵循的基本方向。以“三线”为基础,高考命题坚持“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命题原则。
其中,“无价值,不入题”是指高考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奋斗精神、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引导和考查,将立德树人融入高考试题中。“无思维,不命题”是指高考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无情境,不成题”是指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任务,不立题”坚持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学科任务为考查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调动关键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关键能力方面,高考命题将注重对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方面的考查。
第三、强化思维品质考查,引导思维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
第四,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
第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部明确: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2024年高考到底考了什么?
第一,考能力,直面“解决问题”。第二,考思维,创新拒绝“套路”。第三,考素养,培养文化自信。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今年扎实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第一,考能力,直面“解决问题”——
“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
这是今年语文全国甲卷考查特定语境下交流能力的一则题目。考题明确的应用导向,充满新意。
海面上货船和灯塔的位置关系,背后蕴藏着解三角形的数学方法;生物试题以合理使用消毒液减少传染病为主题,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困惑……
将对知识的考查“种”入思维、情感活动中,要求年轻一代更善于将所习得的知识、经验、方法等融会贯通,迁移转化运用,为将来的全面发展“筑基培土”。
第二,考思维,创新拒绝“套路”——
人工智能、“嫦娥”奔月、大国重器……面对科技大潮奔涌,更需要“不走寻常路”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数学上海卷选择题以沿海地区气温与海水表层温度的统计关系为切入点,将重视科学素养纳入考生视野。物理新课标卷则以三位科学家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贡献为素材,展现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今年高考的一大宗旨,就是通过展现国家科技发展成果、加强科学实验考查等方式,鼓励学生了解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一位一线教师认为,试题的开放性,给了“05后”展现自己辩证思维与探究能力的空间。
第三,考素养,培养文化自信——
今年高考考期,恰逢端午佳节。在考卷中,我们也看到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
增文化自信。语文新课标卷阅读材料节选自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代作家孙甘露以党的历史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千里江山图》,语文全国甲卷介绍古建筑科学修缮的方法,数学天津卷几何题涉及古籍所载的“割补法”……考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加深文化底蕴。
品交流互鉴。英语新课标卷选取的语篇介绍了英国“丝路花园”,体现了古丝绸之路对英国园林艺术的影响。
知生态保护。生物全国甲卷以濒危物种的保护为例,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自觉。
总之,2024年高考归纳起来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是坚持考教衔接,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发展素养。三是坚持面向未来,服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高考考什么?教改与教法就应顺应什么。满堂灌教学法难以适应这样的考能力、考思维、考素养的选拔性考试。知识靠讲,能力靠练,思维靠习,素养靠带,能力、思维、素养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带出来的、练出来的、习出来的。课堂教学需要还学于生、还习于生,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师引导、组织、帮助下围绕“能力、思维、素养”进行组织化学习、主题化研讨、深度学习、强化训练、注重思辨,解决问题。“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战术体系就是适应新时代考试命题方向从考知识转向考能力、考思维、考素养的新型课堂教学法。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从教学战略目标上,围绕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锁定教学目标任务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训练提升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从教学战术目标上以四环即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的教学过程笃定教学专注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从教学策略上以三分讲七分练、当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讲练测评、教学评一体化、讲练测同步行的生成性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完成对学生“能力提升、思维培养、素养养成”的教学训练实践活动。

为耕种者育土,为远行者铺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走出云南昭通,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有眼光与见识的校长与教师已经开始选择使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习本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教学法,1993年创立。出自云南昭通的教学法!双减教育时代高效课堂教学法,“教学评一体化、讲练测同步行”,“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为一体,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源于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智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果,已走向全国各地。中国特色课堂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解读200万字,341篇文章,开展讲座数百场,出版专著一部(26万字)开展专题讲座数百场,其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