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要打出思维篮球需要在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上求突破!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告诉我们,个体和团队,是篮球运动中不断相互影响的一对矛盾,在世界篮球竞技的展现中,前者越来越小,后者越来越重要。因此,战术配合、纪律性、备战和整体运营,被认为是成功之匙。自从阿根廷、西班牙、立陶宛、希腊、法国、德国、塞尔维亚、加拿大等“草根球队”先后击败过美国梦之队以后,战术至上和团队篮球成为引领世界风潮的主要体现。而战术至上和团队篮球的集中表现就是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优劣与好坏。
中国篮球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身高、基本功、对抗、力量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最大的瓶颈还在于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差距较大。所谓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就是球员如何使用技术和身高、怎样发挥技术和身高的问题。是依靠身高强吃篮下还是利用身高给同伴创造机会,是依靠单打独斗强行得分还是利用团队战术给同伴创造机会,是传球组织进攻还是运球组织进攻,是一味求快把握机会还是通过节奏变化赢得机会等等,都是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范畴。
早在2016年,执教中国男篮参加里约奥运会五连败的宫鲁鸣指导事后曾反思总结中国男篮一直解决不好的根本问题,就是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差距:“对方一次进攻要传球七八次,我们才传了二三次就开始单打。我们自己的进攻比较盲目,有时候就只打一点,有时候就停顿了,配合缺少变化,错位进攻后的处理不合理,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差距是青少年开始就存在了,且一直持续到成年队,我们太过强调了个人进攻能力,忽视了篮球运动的核心芯片。”、“一支球队要想成熟一般需要八至十年的时间,跨度从青少到成年。这批队员起点低,青少队时就缺失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培养,虽然他们在国内联赛表现不错,但要和世界强队交手还是差了一大截"。
知名篮球记者孙保生数次撰文都提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男篮欠缺的不仅仅是经验,欠缺的还有技术不过硬,基本功不扎实,尤其欠缺的是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比赛中由于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差,导致运用技术不合理,让原本技术基本功就差的中国男篮雪上加霜,常常打的不知所措。中国篮球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团队性认识尚有明显差距,打球不动脑,视野不开阔,单打独斗观念根深蒂固"。
立陶宛世界名帅尤纳斯执教中国男篮和广东男篮时曾说过一段话,从外教的侧面验证了中国男篮在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上的欠缺:“我无法改变中国篮球队员的一点是,他们心理上首先会考虑个人,然后才会想到团队。你的思维模式不应该是上场就想着这球我能不能打进,或者我上场能不能打高质量的时间,这种模式是错误的。你上去应该首先想着,我可以在哪个点上能够有效帮助球队,在那哪个位置可以给同伴掩护。”
努力需要毅力和汗水,但选择真的需要智慧。中国篮球已经到了必须树立“崇尚技术、战术至上、团队配合、智慧篮球“理念的时候了,从国少、国青、国奥、国家队都必须强化这样的理念。不管球员身高如何,对抗力量如何,技术如何?都必须将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这两项团队篮球的重要指标提升和优化作为重中之重的训练内容,必须从小灌输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理念,不能急功近利只练技术与身体,中国篮球唯有摒弃轻战术重技术和身高、身体的训练体系,把篮球意识、战术素养、战术配合放在统领技术、体能、身高发挥的战略高度,中国篮球才有机会与世界强队一搏。
欣慰的是,培养青少年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最有效、最快捷、最实用的办法已经找到,那就是中国篮球哲学、中国画圆战术体系。中国画圆战术既有快速培养青少年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功效,更是中国篮球特色打法,填补了中国篮球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的空白,适合包括国家队在内的各级别各年龄段球队实践运用。其七组战术口诀心法浓缩了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内涵。七组口诀心法,朗朗上口,易记易用,是打好中国画圆战术活的灵魂。前中国女篮主教练马跃南指导专门评估了画圆战术口诀心法:"掌握口诀,受益一生,运用口诀,智慧一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