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兼论“画圆战术”体系的道德经智慧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语出《道德经》。什么意思?道是规律,反,循环,相反方向,是道运动的基础,弱,是道运用的基础。天下万物都是从有中产生的,而有是从无中产生的。换句话来理解:即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面对万事万物之走向自身反面的不可逆转性,老子提出居弱守雌的方法,从而使自身在万物轮转之必然中立于不败不衰之地。
人与动物有不同的地方,人是万物之灵,人有思想,有智慧的大脑。人生活在地球上,虽然身处三维的世界,只做顺应自然之事,就像是二维平面人,就像动物一样,无法站在更高维度去看,动物之间,弱肉强食,人和其他动物根本性的不同,就是人道用反,用弱。用反,用弱,人们才能团结起来,小道汇聚成大道,众志成城做事情。反者道之动是什么?相当于需要我们站在世界之外看世界,站在“道”之外去看“道”,事实上已经是站在高维去看世界了。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用反,去推动道运行,这就需要动用人的智慧了。
举例而言,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一个团队做项目,项目没做好,团队长发火,认为手下不得力,团队成员沮丧,认为领导没带好头。每个人都把责任推给别人,人心就散了,团队也无法壮大。当团队长说这是我的责任,没带领好大家把项目搞好,下面的人才有可能各自承担起责任来。每个人都反求诸己,承担起责任,反而让这个团队更有凝聚力,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这就是道德经告诉我们要用反的原因。
其一,“画圆战术”体系贯穿一个“反”字,体现了循环往复、欲取反予智慧。道德经智慧是反者道之动,凡事只有用反(循环、相反),道才能动起来,道动起来了,反(循环、相反)也就顺了。“画圆战术”体系是整体思维、循环思维、辩证思维的再现,从基本移动路线口诀心法的循环往复来看,传球,反掩护,这是“反”的运用。掩护之后拆入篮下就可获得机会,这是欲取反予。给同伴做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也是“反方向”配合,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之后,就形成了内、外、边战略攻击机会,反而就顺了,倘若大家站在原地不动,都不从反的角度去运行跑位,就不会有道的运行变化。
从变化路线口诀心法来看,变1的“传内必切、有切必包、有包必补、有补必援”、变2的“外传必挡,挡后拆入、有上有下,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变3的“外运必递,递后下顺,有上有下、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变4的“有突必包、连续突包、包中反切、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变5的“居中若无策应,纵向挡拆、横向掩护、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变6的“强侧内外边,弱侧八把刀”都是闭环的反向运动。
其二,“画圆战术”体系贯彻了一个“弱”字,道德经智慧是弱者道之用,道发生作用在柔弱的地方。道德经告诉我们:“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受得住委屈,才能保全;经得起弯曲,才能伸直;洼下去,反而能盈满;凋敝了,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得;多得,反而迷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画圆战术”不与对手争强斗狠、硬碰硬、死磕对方、强打对方,而是示弱,避实击虚、避刚打柔,以多打手,太极推拿中寻找防守薄弱的环节。
那么,篮球防守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呢?一是换防差,二是时间差,三是空间差、四是位置差,这“四差”就是防守最柔弱的地方,也是道作用的地方。“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正言若反”。因此,“画圆战术”紧紧抓住防守最薄弱的“四差”展开战术组织,通过基本移动路线一组口诀心法,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哲学思维方式组织单掩护、双掩护、连续掩护、三掩护或反掩护、后掩护、定位掩护创造内外边机会,找到方式最柔弱的“四差”,从而获得进攻机会。通过变化路线六组口诀心法继续撕开防守阵型,通过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频繁穿插、位置模糊、里应外合、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多点进攻的“阴阳互变、圆方融合、奇正相随、以柔克刚、行云流水、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再寻防守的“四差”柔弱处进行“组合拳式”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