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的变化看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2023-06-30 09:57:07)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从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的变化看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从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的变化看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307)

早在2023年初,《中国高考报告》就已出炉,不知有多少学校教师组织学习过。《中国高考报告》从七个部分分别讨论了2022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特征、教学改革、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师生准确把握高考改革方向、深入理解高考核心功能、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有效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针对2023年高考,《中国高考报告》作出了以下几点判断:一是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二是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三是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四是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由此透露了高考改革重大方向:
1、时代特征
这几年的高考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面热点。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历史事件、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都是必考内容。所以,“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行的,死读书、读死书是不行的。
2、从“考知识”到“考能力”
知识点只是基础,现在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察思维能力培养,考核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死记硬背和盲目刷题、机械刷题越来越没有用,必须提高学习的底层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3、真实情境
“核心价值金线”:核心价值是什么?是立德树人的内涵,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等。“无价值,不入题。”
“能力素养银线”:高考必须考查核心素养,中国高考报告表达为四个关键词: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情境载体串联线”:“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简单来说,就是注重实际,注重应用,注重真实场景。
注重场景就会变得越来越难,难在哪里?
第一,题干内容越来越多。真实场景和案例,必然有大量的文字材料。不只是语文阅读材料的文体更多,对于数学等理科来说,也是先给你大量的文字材料。阅读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如果你的阅读能力不行,你可能都读不完、读不懂题目。
第二,隐含信息越来越多。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直接告诉你A、B、C,让你求D。而是给你一堆材料,让你从中找到ABC。隐含条件很多,需要你自己具备搜索、识别、归纳、总结的能力,这一步就刷掉很多人。
第三,几乎都是新题。依靠“死记硬背”和“盲目刷题”的方式,效果将越来越差。解决全新的复杂问题,你必须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能力比考知识更难更复杂,对于综合分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其实,不只是2023年,过去几年的高考题目变化,就已经越来越明确这些要求。而且可以预见的未来,还会在这个考核方向上继续强化。所以,“双减”减少了盲目补课刷题,反而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高考是教学革新的“催化剂”,基于上述《中国高考报告》之内容显示了2023年乃至未来高考在命题方向与特点的重大变化,对于学校教师的教学而言,需要认真研读,从战略上把握,战术上调整,策略上落实。
从战略上把握,就是要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特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中小学时期做起。要认真学习《中国高考报告》的全部内容,明确考试命题方向,把握教学形态的变化,凸显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要义,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学懂弄通,融汇贯通,用以指导高中教学培养学生的方向与目标。
从战术上调整,就是要设计课堂教学思维培养计划,纳入课堂教学重要内容,教授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就是要改变满堂灌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中心走向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情景式等为一体的教学评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载体)。
从策略上落实,做到思维的主战场在课堂,锤炼思维能力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问题在课堂提出,思维在课堂出现,问题在课堂解决,思维在课堂闪耀,课堂教学要贯彻学思习用贯通,贯穿到每一堂课,三分教七分练,三分讲七分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独创性。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战术体系诞生于1993年,出自云南昭通,时至今日依然前沿,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究其原因,是它把握了课堂教学的发展规律与本质,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课堂教学应有的角度、环节、措施办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汲取了中国几千年教育理念与智慧,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与课堂教学方法论。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在传统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认知阶段以及目标的认识,提出了易错点、易忘点以及拓展点,五点联动,五点发力,从而强化了对于知识以及运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认知偏差的纠错,更将思维能力培养、拓展能力教化、时代特征把握、真实情景再现系统纳入课堂教学战略目标设计谋划之中,确保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重点性、育人性与育能性的辩证统一。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在传统教学环节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课堂教学环节以及认知特点的认识,提出了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纳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四环一体,四环进阶,从而强化了获得知识以及知识掌握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体化,解决了课堂教学知行合一、学思习贯通的重大实践问题,实现了课堂教学时段从“教知识”到“教能力”、“讲教材”到“用教材教”、“讲课”到“练课”、“教师”到“教练”、“知识”到“思维”、“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使用替代性教学策略即满堂讲,走向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学策略,实现了三分教七分练、三分讲七分用、当堂练习,讲中练、练中讲、讲练赛考、讲练测评、教学评一体化、讲练赛同步行,以各种生动教学训练活动为载体,在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环节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打破思维障碍,掌握思维方法,突出情景教学、知识运用、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解决实际问题,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练中求用、转识成智、立德树人”,全面落实“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培养目标与任务。
近年来的高考改革举措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中小学的育人模式。以教学内容与方法为例,2014年开始,国家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了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的考试制度,考试指挥棒的改变对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法升级换代起到极大的撬动作用。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课堂革命”,2019年,教育部行文要求变满堂灌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中小学要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多以知识记忆与满堂讲为主,但在新高考改革的引导下,教学内容将更加聚焦核心素养。这对我们加强教研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也提出了新要求。
改变过去单纯对知识或者能力的考察,到聚焦核心素养考察,是新高考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的具体体现。“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对知识驱动背景下满堂灌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是一种中国教育教学进入创新驱动新时代背景下的升级换代教学法,更是一种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法,展现并强化了思维过程、思维品质、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的变化看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为耕种者育土,为远行者铺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走出云南昭通,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有眼光与见识的校长与教师已经开始选择使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习本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教学法,1993年创立。出自云南昭通的教学法!双减教育时代高效课堂教学法,“教学评一体化、讲练测同步行”,“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为一体,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源于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智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果,已走向全国各地。中国特色课堂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解读170多万字,307篇文章,出版专著一部(26万字)开展专题讲座数百场,其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