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CBA球队都是围绕外援来制定的固定战术,牛角、钻石等等,各种欧美传来的固定战术,NBA更是如此。欧美固定战术本质就是一种球星战术,看上去很整体很团队,其本质都是为少数几个球星服务的,其他球员都是配角、像绿叶。谁会为球队中的没有一技之长的球员专门设计攻击的战术配合,换成是你,你也不会。这就是常规思维。
中国球员若组队参加国际比赛,一般的教练也会按照欧美固定战术思维为球队中的“球星”制定相应的固定战术配合。看上去没有问题,这是国际惯例。因为欧美球队都是如此,所有我们理应如此。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篮球。可在国际赛场上,中国球队的“球星”与欧美球队的“球星”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打出来的同样的战术配合,效果完全不一样。比如、牛角、钻石等固定配合。我们的球星的终结能力不能与欧美球星相提并论。
要改变中国篮球的现状,我们就不能将固定战术作为常规打法,只能作为隐蔽的手段在特定时段用用。一旦作为常规手段使用,面对欧美球员,我们难以用好。我们的身体、技术不及别人,却老跟着别人打牛角、钻石,就有点鹦鹉学舌了。与其鹦鹉学舌,照搬照抄,不如我们自己研发出适合中国球员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技术特点、身体条件的战术体系,走出一条主要不依赖球星打球的正确道路。这条路就是“画圆战术”开辟的中国篮球特殊色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1995年,在云南昭通就被创立了。中国篮协副主席、前中国男篮女篮主教练宫鲁鸣指导:“世界篮球有八大体系,中国为世界篮球贡献了第九大体系,这就是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打破了世界篮球的常规思维,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外圆内方哲学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篮球哲学以及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并以战术口诀的独创性贡献来组织战术的起承转合,将比赛置于无形,打破了欧美固定战术的垄断地位。它既可以给球星创造机会,也可以给草根创造机会,是一个能充分调动全队积极性、主动性的团队战术体系。展开过程中,球不上圈,画圆不止,手不粘球、马不停蹄,行云流水,延绵不绝,人人画圆,各个画方,角色互换,位置模糊,围绕团队与整体配合来创造机会,不像固定战术直接是围绕球星来配合去创造机会。同时,与固定战术主要创造单打机会相比,画圆战术创造的是空位机会,这就给中国球员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单打不是中国球员的强项,但完全可以在空位进攻中展示智慧。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也决定了中国篮球不适合打固定战术,或者说,不能将固定战术作为常规战术来运用,只能在特殊阶段、特殊时段用之。固定战术只有一条不可逆的配合路线,是直线思维、逻辑思维,只有规范,变通的机会不多,西方人自幼就生长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中,养成了直线固定的行为模式,适合西方人打。画圆战术是由圆方、阴阳、正奇组合而成的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是拐弯思维、辩证思维,既有规范又有变通,变化的机会很多,中国人自幼就生活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中,形成了拐弯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行为模式,适合中国人打。
从团队篮球与整体篮球来看,中国篮球球员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更适合打团队与整体,你不能与对手硬碰硬,就只能选择以柔克刚、灵活多变的画圆战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死磕不了对手,我就与你周旋,不断调动你,寻找破绽,通过圆方转化、阴阳互冲、正奇相随、纵横捭阖,在你最柔弱的地方展开攻击。反正我们也没有球星,不能去单打独斗,我们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吊死在一颗树上,我们实施全员参与、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上下联动、左右逢源、以柔克刚、多点进攻战略,我们不用固定战术擅长的战术板画图打球,也不打或少打固定配合,我们用战术口诀打球,组织战术展开,将比赛置于无形,以意达形,以意取形,我们打有形打不过你,我们就打无形,让你难以判断进攻从哪里打来、要打到哪里去、何时终结,什么人终结,使得防守顾此失彼,形成画圆方攻,以战术口诀之意造千变万化之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