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11,786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圆战术”以创造空位投篮为己任,符合中国人打球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

(2021-11-21 21:55:16)
标签:

杂谈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画圆战术”以创造空位投篮为己任,符合中国人打球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

上个世纪50年代,世界篮球发展进入向着高度、速度、力量、对抗的发展转型时期,老一代中国篮球人从中国球员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不及欧美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投篮为纲”、发挥“快、准、灵”的技战术风格、“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指导思想,既把握住了篮球运动的核心本质,也顺应了世界篮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还符合中国球员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培养出一大批投射能力强、传球艺术高的球员,并因此出现了中国篮球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
可是好景不长,中国篮球因急于求成,没有坚持好适合中国人的技战术特点与风格,转而跟风欧美篮球的高度、速度、力量与对抗,向欧美篮球学习,丢掉了“以投篮为纲”为主要内容的技战术风格与指导思想,忽视了抓机会投篮的核心技术与核心机会,把精力放在了与对手做力量与对抗的缠斗上去了,忽略了强化战术配合之后把握机会进攻的投篮能力的重点提升。从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比赛来看,我们丢分更多是没有机会投篮以及投不进篮被对手反击致胜。投篮,也包括传球,这个过去让中国篮球引以为豪的两项技术特点逐渐消失殆尽,快、灵、准被高、大、壮取代,到今天却排名至世界第29位的历史最低谷。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国篮球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都说走自己的路,那么,什么才算走自己的路呢?上个世纪中国篮球前辈们早已找到了中国篮球发展道路,即“以投篮为纲”、发挥“快、准、灵”的技战术风格、“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指导思想。这个技战术风格与指导思想,现在来看,依然没有过时,依然反映了篮球运动的本质的核心本质,符合中国人打篮球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的客观实际。
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无论世界篮球发展如何变化,但核心的投篮技术始终没有变,NBA的库里汤普森依然通过投篮成就了勇士队。欧洲的大个子球员依然可以在外线用三分打得美国篮球束手无策。中国篮球几次进入前八,都得益于队中拥有多名外线优秀的投手,以创造空位的机会百步穿杨。而今,中国篮球的身体条件、力量对抗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依然难以迫近欧美篮球。我们没有必要用自己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相比,换个思维,以柔克刚,画圆方攻,不与对手死磕,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拐过弯再打,寻找空位机会再打。因此,“以投篮为纲”、发挥“快、准、灵”的技战术风格、“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指导思想,依然是指导当今中国篮球从低谷走出来的指导思想与技战术风格,依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团队篮球“画圆战术”以空位投篮为己任,从实战出发,决定了以投篮为纲、以篮球技术为核心技术,以传球技术为关键技术,其他高难度技术则可以放在相对次要位置,这符合中国球员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力量与对抗必须让位与投篮技术与传球艺术,把复杂事件简单化。“画圆战术”通过连续不断、循环往复、延绵不绝的移动跑位,旨在创造空位投篮机会,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符合其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欧美篮球的战术配合主要依靠他们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以及超强能力来创造1打1机会,中国画圆战术主要凭借团队篮球以及以柔克刚、圆方转化、善变多变来创造空位机会,两种战术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中国篮球的技术发展方向与选择,战略方向与指导思想上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些欧美球员超强身体素质才能练就的技术,比如后仰跳投、1对1强力单打技术、杂耍般的控球过人、高难度干拔跳投、犀利的持球突破技术等,中国篮球完全可以不练,集中精力练好投篮技术与传球艺术即可,尤其练好急停跳投与外线三分投篮技术。
一句话,需要通过力量与对抗进行的高难度投篮技术、突破技术中国篮球就免了。这些需要具备强力身体能力才能练好的技术可以战略性、选择性放弃,中国球员无论怎么练都不及欧美球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国人身体不敌欧美,但中国人的智慧丝毫不逊于欧美,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文化哲学智慧底蕴的画圆战术来创造空位机会去投篮得分即可。这里不是说不练投篮技术与突破技术,而是不练需要力量与对抗的投篮与突破技术,比如后仰跳投、杂耍般突破。近20年以来学习美国篮球,青少年都沉迷美国球员杂耍般控球、高难度投篮技术、强力突破或单打能力的时间与精力远远高于投篮技术的训练,忽视了投篮技术与传球艺术的修磨,结果投篮这项核心技术以及传球艺术在国际赛场一败涂地,中国篮球过去引以为豪的投篮无影无踪,而平时练就的所谓中国式美国版超强单打能力、力量对抗在欧美强力防守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并没有使得中国篮球向前一步,却步步退步,连奥运会入场券都丢了,倒不如腾出这些时间去练好各种投篮技术、修炼传球艺术。所以,中国篮球必须回到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以投篮为纲”的核心技术作为训练的重中之重,同时把“画圆战术”作为创造投篮机会的战术配合,给投篮创造更好的机会。
指导思想决定出路,战略发展方向决定技战术风格。中国篮球只要从中国球员的技术特点、身体条件、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把投篮技术与传球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于关键来训练,以中国画圆战术善变多变的打法创造空位机会来支撑与保证,才符合中国篮球的实际。希望通过照搬照抄欧美尤其是美国篮球以练就1打1单打能力涉及到的各项高指标体能与技术来提升中国篮球,20年来照搬的实践证明,中国篮球做不到,也没有做到。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篮球前辈们贡献的‘’’以投篮为纲’,发挥‘快、准、灵’的技战术风格、‘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以投篮为核心竞争力、以传球为把握机会的关键能力’,发挥’快、灵、准、变、智’技战术风格,’崇尚技术、战术至上、团队篮球、智慧篮球、以柔克刚、画圆方攻,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主动防守’”指导思想。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新一代篮球人必须将其发扬光大,才能走出并走好中国篮球特色之路,中国篮球才能走出低谷,重新回到世界强队的行列。

“画圆战术”以创造空位投篮为己任,符合中国人打球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


“画圆战术”以创造空位投篮为己任,符合中国人打球的技术特点与身体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