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契合了“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

(2021-08-09 07:53:34)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契合了“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契合了“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90)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又叫五四三七教学法,1993年在云南昭通创立,其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源于一线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不仅提升了教学成绩,更提高了教学质量。其产生的过程与成效写入了《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诞生记》一文中。2002年,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朱永新先生明确提出了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简称“六度”: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练习度、延展度。对比这“六度”,我们看到了“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生动而具体的将“六度”理想课堂演绎并落地成为具体而生动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战术体系。
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科学知识体系。“五点四环节教学法”通过对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教学目标的呈现,以点、线、面、体进阶的方式,整体地把握科学知识体系,从中揭示出知识体系背后的思维体系与思维方法。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个环节的整体联动推进,实现了对知识运用的较高整合度。
参与度,即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满堂灌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没有学生的全员、全程和有效参与,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参与度较低,表达沟通的机会不多,思考的机会少,思辨的能力不高,课堂交流不多,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思想与智慧,只能被动听课接受零散的知识,知识的信息传递与入脑入心存在较大裂缝。“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讲练测评,旨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参与度较高,“提倡学生参与决定教学内容,力图使学生自己的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资源,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亲和度,即师生之间的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活力》一书中指出:“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前者无疑是亲和度高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促使了课堂教学中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与渴望,在师生面对面、心连心的课堂教学氛围下进行的练中讲、讲中练、活动训练、游戏学习、讲练赛考,比学赶超,在训练中抒发情感,在情感中沟通智慧,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与智慧交流,其亲和度自然较高。
自由度,即学习方式上更尊重与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选择。满堂灌课堂中,学生都是正襟危坐,如履薄冰,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不准交头接耳,不能交流发言,缺失自主的学习与选择,少了一些轻松、幽默与欢声笑语,课堂氛围大多死气沉沉。“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倡导的就是小组、合作、探究、就是分组、分队、分层讨论交流发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三分讲,既有教师讲,也有学生讲,练中讲、讲中练,只要有思想碰撞,一定有智慧生成,智慧的关键是角色,艺术的关键是角度,课堂教学不拘形式,不限定内容,思辨讨论,拓展学习的形式,只要与课堂教学目标相联系的人和事都是自由交流训练的主题,学、思、习融合,练、讲、赛统一、知、行、悟结合,自由度较高。
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满堂灌教学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练习过少,缺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就是要求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善于动脑、动手、动口,就是要在动脑、动手、动口中教会学生会学、学会、学好、学用,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活动而展开的,三分讲七分练,练中讲、讲中练,练成为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手段,教师成为课堂是的教练,既要教,又要带着学生练。通过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在活动中习,其学校效率与质量如何,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取决于活动的智慧思考,取决于学生能动的参与,取决于课堂教学以解决问题为归宿,问题得不到解决,所谓的欢乐、合作都是形式上的满足。练习的目的就是重复地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练习度高了,学生就能体验到学习的智慧与快乐,内生动力就会被无限激发出来。
延展度,即知识整合基础上的广度和深度,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设置了“拓展点”,在四环节中设计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其主旨就是要在知识整合基础上的广度和深度,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教育即生活,教学即生命,教学即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当生活、社会、生命现象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当干涩的知识点融入了思维与智慧的支点,当社会成为广阔的课堂,生命就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的舒展与绽放,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就能进一步拓展。在问题中找答案,在目标中找方法,在情感中找思想,在信仰中找出路,在时代中找坐标,在文化中找自信,在历史中找理性,在哲学中找反思,延展度就提高到了生命活力与价值追求的高度。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