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之“七分练”必须当堂解决问题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之“七分练”必须当堂解决问题》
传统满堂课堂教学的各种作业是放在课外进行的,这一过程是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时段是难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学生即使做错了,作业或卷子交上去,老师批改之后,错依然错,很少有学生真正去整改。因为作业做错了,老师与学生是不会见面的,也不会有二次作业的教学制度设计,学生难以获得进一步改正和提高的机会,问题依然存在。即使是作业作对的学生,仅满足于作业作对,运用知识的更高能力与提升成绩的空间也不大。只有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时,各种训练的作业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与解决。
这种课堂就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传统课堂满堂灌,没有时间与学生在练习时面对面,课堂全部用
于传授知识的讲解,作业安排在课外,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打破了这个天经地义
之事,在课堂上做到了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因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革命性地纳入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从体制机制上从根本上解决的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时的有效训练与指导,课堂上发现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讲练赛考”,这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教学策略,它以生成性和控制性性相融合的教学策略,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生态。生成性是一种拓展性、应用性、迁移性、思辨性、创新性思维教学,控制性是一种精准性、练习性、落实性、程序性、活动性、情境性、检查性教学。三分讲,既有教师讲,也有学生讲,七分练,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下进行的有的放矢的差异性教学训练,做到了分层、分组、分队、分人的活动性练习,有什么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解决什么问题。课堂上学习的主战场,那里有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体师生互帮,生生互学,团队性学习解可以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而就正处于青少年的学生所谓课外学习则是孤立的学习、单个的学习、没有监督检查指导的学习,是一种缺失教练指导训练的低效的学习状态。惟有当堂解决问题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能力”,这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教学战术环节,它们的关系是启承转合的运转,传授知识之后,需要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若放在课后,学科作业繁多,课外时间有限,哪里可以做到课堂上“启”之后的“承、转、合”。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与课时内,四位一体的教学环节,一个都不能少,考学生自己去做到启承转合,这是教师的失职。只有极少数学生可以做到。更多的学生想做,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也就不了了之。教师的指导帮助在最重要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没有有效的发挥最大的作用。惟有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这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教学战略目标,它们的关系也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传授这五点并不能代替学生一定就可以掌握运用这五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拓展点,学生在课外是难以消化巩固提高的,更难以进入深度学习。即使是易错点与易忘点,这些看起来用记忆就能解决的问题,不自律的学生根本不会去学。这就需要通过四环节与三分七分练、课堂训练的从根本上提高。因为有老师在身旁,因为有优秀的学生可以请教,因为有教师设计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训练方案与各种生动有趣的训练活动。惟有课堂,才能真正进入深度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选择大于努力,方向大于速度。当我们依然抱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培养初级劳动者的满堂灌教学法,我们的任何努力都是事倍功半的,我们必须重新选择。当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歧路上走得太远太快时,我们也是事倍功半,速度过快也是南辕北辙,我们必须重新校正我们课堂教学的方向。国家教育部早就说了“要变满堂灌教学为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法。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