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146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的“三个转变”,倒逼教学方式的改变,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2021-06-25 09:36:25)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高考的“三个转变”,倒逼教学方式的改变,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高考的“三个转变”,倒逼教学方式的改变,兼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79)

《光明日报》(2020年01月08日 08版)发表题为《未来的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一文指出:高考,既是国计,也是民生。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考关系万千家庭和学子的梦想,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未来的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牵动着考生、家长和教师的心。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已经给出关于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权威解答。
一、高考的“三个转变”
转变一:从单纯考试到立德树人
在教育功能上,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转变。
“为什么考”是高考改革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也直接决定了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甚至教学的方法和难度。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意味着,高考内容改革将据此做好战略定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高考为国选才的水平和质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介绍,高考内容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浸润到考查内容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宪法和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增强“四个自信”。
高考是上接高等教育、下连基础教育的关键节点,高考“怎么考”对高中“怎么教”具有反拨作用。高考更加强调招、考、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动考试和教学良性互动与发展。
转变二:从知识能力到综合考查
在评价理念上,高考由传统的对知识、能力的考查向对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的综合考查转变。
“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高考评价体系用这四层内容来概括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是否能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时,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运用学科相关知识和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高考内容改革应促进培养学生应对生活工作实践和未来学习所需要的素养。
这里的素养,既是基础教育培养所要达成的目标,也是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高考评价体系吸收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凝练成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的基础支撑是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其中,关键能力是在测评层面的细化,必备知识则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比如,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将更好地发挥基础学科和通用学科的作用,体现国家选拔人才的共同需求。
转变三:从解答问题到多维命题
在评价模式上,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转变。
素质与应试往往被看作一对互相矛盾的概念。事实上,通过改革评价模式,高考也可从应答过程中综合考查学生在知识应用、思维方式、学科素养方面的素质。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介绍,高考评价体系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维度与考查内容和要求对接,创设多维命题模型,将考查情境分为与学生联系密切、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
具体到“怎么考”的问题上,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比如,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进教学回归课堂教材。又如,高考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设计,促进高中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积极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助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高考的“三个转变”倒逼教学方式的改变,“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正当其时
从单纯考试到立德树人、从知识能力到综合考查、从解答问题到多维命题的转变,倒逼教学方式的改变。若不改变,就不能适应高考的命题方向命题内容的改变,考试成绩自然不高,教学质量必然难有质的跨越。高考三个转变的战略改变,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法改革,必须落后的满堂灌教学法为积极探索基于情境、思维、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训练式、思辨式等课堂教学。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引进来的前苏联教学法即凯洛夫满堂灌教学法,一直沿用之今尽管国家教育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着手改变,从提出教改到提出学改、课改,目的就是一个,就是变满堂灌教学法为互动式、启发式等顺应时代发展的先进教学法。从实际效果来看,先进发动地区顺应了时代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教改课改,而落后地区基本按兵不动,抱残守缺,墨守成规,满堂灌不改,教学质量差距与先进发达地区越发明显。
满堂灌教学法从创立之处就是为了培养初级劳动者的教学法,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初级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即可。随着时代发展到思维、创新的时代,迫切需要培养具有思能力、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中高级人才。国家教育部可谓煞费脑筋,采用行政命令要求教改,可形式主义的教改依然。只好用改变高考的方式来倒逼教改,变考知识为主为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主,但对于落后地区的学校依然收效甚微,你改你的,我这里就是不变。反正学不好考不好,都是学生的问题。这是缺失教育情怀的具体体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法这一根本问题改起。如若不改,落后地区的教学质量与发达地区的教学质量将越拉越大。必须引起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直逼课堂教学改革,变满堂灌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否则,年年高考,年年质量低下,人民群众不满意,一些地区的优质生源年年流失。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就是顺应思维时代、智慧时代、创新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先进教学法,汲取了中国优秀教育教学思想,最大的创新就是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革命性地纳入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对满堂灌教学法的革命,是对中国教育教学课堂战术体系的创新性贡献,它集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训练式、思辨式教学法为一身,基于情境、思维、问题为导向,着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凸显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是符合新时代高考命题方向与命题内容变革的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战术体系。采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就与高考高什么、怎么考直接挂钩与匹配,教学质量必然提升,它符合高考评价体系确立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符合高考评价体系确立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察内容,符合高考评价体系明确的高考的核心功能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紧扣立德树人、综合考查与多维命题的转变,从知识教学拓展到能力与思维教学,落脚点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时,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运用学科相关知识和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知识应用、思维方式、学科素养方面的素质。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