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圆战术”体系中“道法自然”表现在哪里?兼论中国篮球发展之路!

(2021-04-22 16:06:25)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画圆战术”体系中“道法自然”表现在哪里?兼论中国篮球发展之路!


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老子所说“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
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
正是从对草木由盛而衰的生长周期,对水流冲击、侵蚀岩石过程的观察中,老子意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进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天地万物有形,视之可见,听之可闻,博之可得,所以天地万物生于有。道之为物,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天地万物生于道,所以说有生于无。老子这段经文,我们不能理解为从虚无空洞中生成万有来。无中有生,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现实。老子所讲的无,并是指空洞无物,而是指道。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有,是以“无”为形式的有。
从对老子的道法自然的理解,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做任何事都要找寻事物内部的发展规律,找到了规律与本质,其实就找到了道,只有找到了事物内部之道,才能实现“道法自然”,遵循事物自身发展规律行事,就能够事半功倍。
那么,“画圆战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篮球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中国篮球进攻哲学,中国篮球打法,找到了其中之道没有,若找到了,其道表现在哪些方面。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弄清这些问题,是解决中国篮球发展的方向与路径选择问题,是正确认识“画圆战术”的前提,有助于坚定中国篮球选择打“画圆战术”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助推中国篮球实现振兴之路。
其一,“画圆战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了中国篮球进攻之道。篮球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下的国家与民族,打球的行为方式受其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人的文化是在整体中凸显个体,欧洲人的文化是个体服从整体,中国人的文化两者兼而有之。这就决定了对篮球的理解大相径庭,打球的方式必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美国篮球表现为个人英雄主义,欧洲篮球表现为团队至上,中国篮球介于两者之间,既要兼顾团队还要谋划个体。因此,照搬照抄美国与欧洲打法必然不符合中国文化与思维方式。“画圆战术”从中国文化中汲取智慧,找到了中国篮球的进攻之道。中国文化讲究内在融合机制与独立个性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文化哲学的和谐观。内在融合机制表现为圆,独立个性彰显方,只有圆方融合、辩证统一,事物发展就呈现出和谐状态。“画圆战术”以基本移动路线配合体现中国文化哲学和谐观的内在融合机制,将五位个体差异的球员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个体与整体的对立统一。同时,又以变化路线给个体球员展现自己独立个性的平台,保证球员的个体技术、体能、身高等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示,调动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与内生动力,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符合其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
其二,“画圆战术”从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中找到了中国篮球进攻之道。无论是篮球技术还是战术配合,都  受到了身体条件的制约。美国篮球因身体条件出色,决定了他们的球员在技术能力方面具有先天的禀赋,加上后天的科学训练,不仅中国球员望尘莫及,就连欧洲球员也只能望其项背。因此,他们的技战术融合具有美国特色。我们只能学习其适合中国人技术与战术,不能照搬照抄全部打法。欧洲篮球则因力量对抗闻名于世,力量大对抗强背景下的技术特点与力量不足、对抗不强条件下的技术特点也是不同的。中国球员身体条件的出色不及美国篮球,对抗与力量的强大不及欧洲篮球,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找到减少对抗与力量的技战术发展之路呢?回答是,可以。“画圆战术”为中国球员的技术特点发挥找到了这条路。“画圆战术”追求的是寻找更多空位投篮的战术体系,特别强调时间差突破与空间差投篮。这与美国和欧洲的战术配合理念有文化上的差异。欧美的战术配合主要寻找协防过少的1打1机会,因为他们需要展现个人英雄主义精神,都是空位机会展现不出身体出色技术精湛这样的能力与精神。因此,他们的战术理念是奔着这个理念去的,他们练的技术也是为这个理念服务的。中国人在身体条件上的相对劣势,成就了中国人在智力上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生活中的中国人都是哲学家,聪明智慧,就是证明。我们必须扬长避短,避实击虚,在需要智力发达的战术配合上先于、优于、特于、智于欧美篮球,中国篮球才能实现全面振兴。中国球员的身体和技术特点,只有在画圆战术中才能找到空间差空位投篮机会与一定的时间差突破机会,才有用武之地。这正应验了中国一句老话: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刀法。
其三,“画圆战术”从中国哲学智慧中找到了中国篮球进攻之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外圆内方,这是中国哲学儒释道思想的精髓。这些精髓无一不是来自《易经》的取象思维、整体思维、循环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拐弯思维。中国人做事特别强调“意在事先”,其审美标准与情趣讲究“以道取象”、”以象取意“、“以意领形”、“以意达形",集中表现在中国医学、武术、书画、建筑、文学之中,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里,成为中国人鲜明的文化特色、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欧美哲学是纯粹理性,欧美文化道与器是分开的,道就是道,器就是器;中国哲学是实用理性,中国文化道器不分,道中有器,器中有道,崇尚以道领器,器以载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种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篮球战术配合的各自不同。欧美战术以逻辑思维、直线思维、单一思维、固定思维而创立,表现形式就是固定战术,一分为二,具有不可逆性,在他们心中道是规范的严谨的,神圣不变的,只有心中的理念才是唯一真实的。中国文化哲学有句名言,叫道不自器,与之圆方。“画圆战术”以取象思维、整体思维、循环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拐弯思维而创立,实现了道与器、意与形的有机统一。不仅在战术组织上采用了取象思维创立了运用战术口诀之意打出战术配合之形的中国文化独创性成果,实现了以象取意,以意领形、以意达形的中国篮球特色进攻组织方式,还以循环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拐弯思维创立了具有圆方融合、方圆相生、外圆内方的有形的基本移动路线(圆、内在融合机制)和变化路线(方、独立个性)的辩证统一,一分为三,阴阳互变,无形统领有形,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无招胜有招,变化多端,为寻找空间差投篮、时间差突破提供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体系,保证了中国球员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能充分发挥出来,“画圆战术”也因此而成为中国篮球进攻哲学。
大道至简,智慧的都是简单的!“画圆战术”深刻认识与把握了老子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成为中国篮球文化创新的战术体系。崇尚技术,战术至上,团队篮球,智慧篮球,画圆战术,中国人打自己的战术体系,这是中国文化哲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打“画圆战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哲学智慧,打出中国篮球精彩。

“画圆战术”体系中“道法自然”表现在哪里?兼论中国篮球发展之路!
“画圆战术”体系中“道法自然”表现在哪里?兼论中国篮球发展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