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让优生更优、好生变优、差生变好》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51)
差生的“差”,一般都是平时学习负积累所造成。课堂教学要及时完成反馈矫正任务,及时克服学生学习负积累是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途径及基本方法。差生除少数弱智者,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是科学实验的结论。
差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形成过程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负积累,又叫知识差负积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差”,防止形成“负积累”使差生不“差”,这是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学习分为学懂、学会、会学、学精四个层次。只有学精了学生才能考好。差生的知识差负积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学懂或者没有学会,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补上了短板。首先表现在一部分差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公式、基本方法等基础性知识没有掌握,易错点、易忘点多,其次表现在一部分差生尽管掌握了基础知识,但不会运用来解决问题,更难以解决一些拓展性问题。优生好生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差生身上出现的这些涉及“没有学懂学会”的知识差负积累问题,其努力方向是提升“学会学精”的能力和水平。
针对差生在上述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简单地归结为学生不努力。诚然,差生形成的原因有不刻苦的原因。但问题已经呈现出来,就必须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改变教法,少教多学,少讲多练,用系统的力量与体系的作用促使差生变好、好生变优、优生更优。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
其实,差生的知识差负积累与我们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满堂灌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被放在了课外,学生以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或家庭作业来解决,知识差负积累不断产生。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学习习惯有自觉的不自觉的,学习基础分优好差,通过课外由学生做作业练习自行去实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对于优生可以做到,对于好生基本可以做到,对于差生完全做不到。这就是事实与现实。优生能做到基础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的掌握运用,但拓展性知识能做多少呢?好生能做到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运用,应用性知识能做到多少呢?差生连基础性知识都做不到,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这就是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在体制机制上造成的对于优生、好生、差生的各种程度不同的知识差负积累。
也就是说,作为优生、好生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知识差负积累,重点要解决学精、学会、会学的问题。毕竟青少年的心智、自律意识、学习习惯、学习基础、态度情感都有一定的差距,放在一个失控的课外或家庭环境去由学生自行完成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阶教学目标,真的是难为学生了,甚至难为不专业的家长了。遇到问题,遇到困惑,身边没有教师指导、帮助,只能靠自己,必然出现优的优、好的好,差的差,成绩分层较大是必然的。满堂灌只解决课堂的传授知识的任务,课堂教学只解决以知识为中心,课外的复习、掌握、巩固、拓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从根本上缩小优好差之间的“差距”,减少优好差学生的不同程度地“知识负积累”问题,只有转变课堂教学法,摒弃满堂灌教学模式,换个思维与角度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就是夸美纽斯说到的课堂教学的“有效的方法”,让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实现了让“优生更优、好生变优、差生变好”的课堂教育教学目标。首先,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变满堂灌为三分讲、七分练。课堂教学以组织化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参与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中来,教师作为导演或教练通过练中讲、讲中练,有针对性的解决优、好、差生的知识差负积累问题;其次,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环节,由传授知识环节进入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环节,四环节循环进阶,教师可以针对四个环节精准施策,一类一策,强弱项,补短板,可以对优、好、差学生的知识差负积累问题做到协调发展、提升长板,降低短板、分类指导、各个击破;第三,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载体,由知识教学进入到思维教学,关注学生学习方法、训练方法、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优生可以提优,对于好生可有提好,对于差生更多解决的是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提高。
从顶层设计上看,“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整合系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通过构建起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纳入的课堂教学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只有传授知识环节没有这后三个环节的教学任务而导致学生课外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现状。通过构建起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的教学策略以及“凡考必练、不练不考、练好再考、考后再练”的指导方针,使得优生、好生、差生全面进入课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各得其所,各有所获。把教学组织起来,让学生参与进来,面对面,心连心,以训练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知识运用为主导、以思维培养为主攻,以方法提升为关键、以查漏补缺为主干,分类、分层、分组实操演练,师带兵,师练兵,兵教兵、兵练兵,以问题为导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最大解决什么问题,即使是优好生都存在学科之间的差异性问题,要最大限度地突破学生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各种短板,不仅减少各类优好差学生的知识差负积累问题,缩小了各类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还提升了这三个环节的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必然促进课堂教学让“优生更优、好生变优、差生变好”的实际效果。上述这些课堂教学的措施与方法,满堂灌课堂不可能做到。
因为职业,所以必须创新;因为专业,所以必须做得更好。职业的人干创新的事,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约翰坦普顿说过:“人的思想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的时候才有用。”五点四环,讲练赛考,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教育教学战术体系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顺应由知识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而产生的,
是经历了对课堂教学本质和规律的深层哲学思考的结晶,是经历了对热爱的事物不断揣摩、测试、构造的境界,也是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勇敢而智慧尝试得到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宝贵财富。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