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蕴含的“天人合一”和“方圆之道”哲学思维》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41)
思想决定思维,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课堂教学本质和规律是师生共同协作,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构建的一种教学情境的教学形式,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方圆之道”哲学思想审视课堂教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战术体系,不难看出,“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蕴含着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循环思维、辩证思维和协同思维的哲学思想,也蕴含着外圆内方、智圆行方的方圆之道哲学思想。
整体思维。“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关注整体,设计了战略、战术和策略目标,以整体入手,从全局出发,将课堂教学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统筹谋划。天人合一,整体关联,“五点”为战略、四环节为战术,三分讲七分练为策略,三者构成了相互依存的整体布局。传统满满堂灌课堂,只有两点即教学重点与难点,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增加了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使课堂教学更加关注整体性。传统满堂灌课堂只有一个环节即传授知识,“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增加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整体联动。
系统思维。“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关注系统,五点为战略系统,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五个方面的子系统;四环节为战术系统,包括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个方面的子系统;三分讲七分练为策略系统,包括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诸要素构成的若干系统。三个系统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循环思维。“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关注循环,循环即重复,重复即学习。既有战略系统的循环重复,也有战术系统的循环重复,更有策略系统的循环重复。这三者的循环重复,不是简单地量的循环,更是质的进阶循环。唯有循环重复,教学过程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之甚少、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知识到思维的认知以及应用。
辩证思维。“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关注辩证,强调教与学、学与习、习与思、思与练、练与悟、悟与用的对立统一与道法自然,实现了教学相长、学习相随、习思相合、思练相间、练悟相配、悟用相倾的辩证统一,改变了传统课堂仅仅是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课外学生练的相分离的状态。
协同思维。“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关注协同。分类、分层、分组,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练。这是对整体性、系统性、循环性合辩证性的协同配合;采用各种科学、生动、有趣的教学训练活动载体,实施分层教学的讲、练、赛、考是一种协同作战;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展示,关注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育、价值观的养成荷花核心素养的塑造,是一种协同思维。
方圆思维。“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关注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圆之道,动态平衡。“五点四环节”为圆,三分讲七分练为方,圆方融合,相得益彰。“五点四环节”之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移动路线,是规,解决的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融合机制,一个不能少,个个需遵循;“三分讲七分练”之方是课堂教学的变化路线,是矩,解决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以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也可以一分讲、九分练,还可以两分讲、八分练,一切皆由学情与发展解读而定,实现从圆而方、以圆促方、圆中求方、小圆大方的课堂教学精髓。
知识改变命运,思维成就未来!“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中国教育教学哲学,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有形的结构、环节、过程、路径与方法,更改变的是课堂教学无形的思维方式。稻盛和夫曾提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公式:人生或工作结果等于思维方式乘以热情再乘以能力。思维方式不对,再有热情和能力也是徒劳的。每一种好的思维方式,都是生命历程上一盏明亮的灯!从这个意义上说,“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教会你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思维方式,而是影响我们人生和事业的思维能力。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