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自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教育教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特别是近年来,在命题工作中更加渗透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考查,不断创新题型,丰富题型的考核功能,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命题,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把学科能力考查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道德渗透结合起来的命题方式方法,紧密联系中国现实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顺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要求,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为根本目的:
从课堂教学战略目标的顶层设计上看,“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战略目标的设计上,在教学重点、难点基础上,增加了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易错点和易忘点的设计,强化了课堂教学对于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尤其是拓展点的设计,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亮点,它提升了学科知识能力与立德树人、思想道德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国现实发展的遇到的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精神的有机衔接,强化了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扩大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代性、理论性、现实性空间。
从课堂教学战术组织来看,“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环节基础上,增加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这无疑是对传统课堂最大的革新与革命。传统课堂只有一个环节,即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环节,“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把握教学的本质与规律,将后三个环节纳入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符合课堂教学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的基本程序,提升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实效性,也符合国家考试命题对于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范畴。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仅仅限于学科专业知识,也内含道德观知识、人文素养知识、价值观知识。很多现实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学科专业知识能够解决的,更需要道德观、人文素养、价值观知识参与才能有效解决。学科知识解决智力因素,立德树人解决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引领和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发挥。学科知识是硬性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因人与事的因素也是千变万化的,缺乏道德观、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是很难有效解决的。这也正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所坚持的“立德树人,科学教法”的根本任务。在知识学习问题,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发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道德品质、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不能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两张皮,它必须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引领各学科教学,尤其体现在贯穿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之中,具体落实到四环节中。
从课堂教学策略目标来看,“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采用“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
中练、讲练赛考”来落实“五点四环节”。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只是对于学科知识性知识的掌握运用,还有思维性知识的提高运用,更有道德性知识和信念性知识深化拓展。实施过程中,对于这四类知识需要统筹兼顾,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的,既解决知识性和和思维性知识的讲练训练,提升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有凸显道德性知识与信念性知识的纵深拓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改革观、发展观、方法论,提升学生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彰显课堂教学的教书育人功能,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增强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