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执行战术与把握机会的高低往往决定比赛的进程,影响一支球队的比赛成绩。执行战术,即战术执行力,战术执行好,就能形成空位或者错位的优势,从而为把握机会提供条件。若战术组织差、战术完成度低、完成效果不好,就难以形成空位或者错位的优势,技术难以充分发挥,只能硬打,费事费力不讨好。一支球队,想提高成绩,必须能够稳定地执行战术,机智地把握机会。不管效果如何,首先战术要能执行下去,要能完成基本的战术动作,这是把握机会的前提,把握机会是执行战术的升华。执行战术接着就是坚持战术动作要连贯交替执行,球场上不能出现停滞,一个战术配合没有出现机会,要及时衔接下一个战术环节,寻找下一个机会。
在战术执行与把握机会的关系上,中国男篮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这与战术素养的培养缺失有关。中国男篮与世界男篮的差距有身体的原因,也有技术上的短板,还有一个就是执行战术与把握机会的关系总处理不好,要么战术执行度定律不够,耐心寻找机会意识不强,机会尚未呈现,就急于求成,简单处理,战术不能执行到底;要么就是机械执行战术,
为了跑战术而跑战术,僵化呆板,把握机会能力欠缺。我们需要认知的是,战术是由多个战术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战术环节不执行到位,另一个战术配合就很难开始。中国球员总是会走极端,或试图在一个战术环节变化就打死对方,战术的耐心度不高,对战术的持续性运用
意识不强,实际上除非对方很菜,很业余,否则对方并不容易倒下;或机械执行战术要求,按照固定战术固定跑位,往往忽视了对机会的把握,导致战术组织机械僵化,一旦固定战术受阻,后续的战术配合难以为继。战术的成功在于持续不断,一个战术造成一个结果,接着一个战术造成另一个结果,接着再一个,形成连绵不绝、行云流水之势,同时,又能善于观势观时观形观人,捕捉到转瞬即逝的进攻机会。这里面有一个战术素养的问题,起着决定作用。
篮球战术千变万化,基本原则不变。无论是什么样的战术配合,三角进攻、折曲进攻、普林斯顿、“画圆战术”以及各种固定战术等等,终究需要球员去执行,这就设计到球员的执行力问题与把握机会的关系问题。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对篮球的理解不同,执行力也不一样。欧洲球员执行力堪称楷模,他们会像“憨包一样”无条件不打折扣地执行战术配合路线。这与欧洲数百年的工业文明养成的团队合作、团队纪律和自幼形成的严谨的战术素养有关。留学欧洲的尚平第一次训练就深切地感受到,一颗篮球和五名队员能够有如此之多的纷繁变化,个人能力超强的队友们竟然都将团队协作、执行战术的理念奉为圭臬,欧洲篮球的魅力让他如痴如醉,“人们经常说的文化底蕴和篮球底蕴,我现在才体会明白。
实施“画圆战术”也是如此。“画圆战术”提出了若干执行战术与把握机会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战术执行力高于一切”、“战术路线就是生命线”、“球不上圈、画圆不止”、“手不粘球、马不停蹄”、“耐心出机会,急躁功亏于溃”、“先整体后局部、先战术后技术、先团队后个人”、“时间差突破、空间差投篮,位置差外线小打大内线大打小”、“连绵不绝、行云流水”、“心中装着战术口诀,眼里看着移动路线”、“别急,传球3、4、5、6、7次,好机会在后面”、“心中有大局,机会自然来”等等。这一个个原则,无一不是在强化对“画圆战术”的战术执行度与把握机会的辩证关系。
战术一般创造三种机会,一是时间差机会,在这个机会中,同伴要快速传球到位,球员主要运用突破技术进行攻击,所以球员持球时必须观察防守队员的位置缺失与否,还要观察对方协防的位置,如果防守队员位置缺失,协防不够,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突破上篮和形成突分配合;二是空间差机会,在这个机会中,同伴要快速传球到位,球员主要运用上篮和跳投技术,如果篮下出现空位可上篮,外线出现空位可跳投;三是位置差机会,在这个机会中会形成外线矮打高内线高打矮,位置差有叫打错位。同伴要快速传球到位,球员要利用外线的矮打高实施突破变向投篮等技术,内线接球直接高打矮。篮球战术的特点是突然性和多变性,任何一个战术都不是必须要从头执行到尾,根据场上情况在战术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进攻基本原则中的一点或几点就可中断战术,因此队员思想上的统一程度决定了战术的威力。每个队员对于实现进攻基本原则都是有帮助的,否则这个球员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球队中,将这些帮助成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化学反应。
执行战术是一个人的信念,把握机会是一个人的智慧。执行战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以上“三个差”进攻的最佳机会,实现得分的目的。然后,正如前面说的的问题一样,战术素养不高的球员,往往在执行战术中出现机械的、僵化的跑位,不善于捕捉机会,不善于发现机会,当已经通过战术创造出三个差的机会后,却浑然不知,导致机会擦肩而过。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球员战术素养不高,把握机会能力不强,阅读比赛的视野不宽,驾驭比赛的办法不多。归根到底是没有处理好执行战术和把握机会的辩证关系。
执行战术不能打折扣,丝毫不能动摇,这是平时训练和打比赛以及创造机会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因为把握机会的能力不足,就放弃执行战术这一篮球比赛团队篮球的根本打法,如果有这样的人,说明还不懂真正的篮球,这样的做法叫因噎废食。把握机会的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平时的战术训练来逐渐提升,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天道酬勤的过程,有的球员甚至认为,我已经学会了你所教授的战术,还需要浪费这么多时间去跑吗,我要去练技术!他根本不懂战术定型的道理,更不懂篮球!不在战术训练上花更多时间,更大力气,不可能把握好执行战术和把握机会能力的提升。
从战术素养的角度看,执行战术属于战术素养的重要内容,执行战术的自觉、耐心、到位、纪律等都是战术执行度的内涵。执行战术与灵活机动把握机会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执行战术是把握机会的前提和基础,把握机会是执行战术的归宿和升华。坚持战术执行度,并不反对出现机会不能进攻,相反,在坚持战术执行度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机会并把握机会。不能把坚持战术执行度变成僵化呆板的执行战术,为了执行战术而执行战术,为跑战术而跑战术,放弃了出现的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机会。同时,也需要反对以灵活机动为由,单打独斗,急于求成,不讲机会优劣,不讲战术执行度,随意进攻、任意变化而影响了战术执行度,导致战术执行不到位和战术的连贯性与流畅性。这是一个需要通过训练和比赛来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
“画圆战术”由随机落位、多元发动、基本移动路线、变化路线组成,这是“画圆战术”的展开过程和发展阶段,也是战术执行度与把握机会相统一的全局,即使打到了变化路线,若没有机会,还可以再回到基本移动路线上去,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战术执行度与把握机会的辩证关系。要实施好“画圆战术”,做到执行战术和把握机会相统一,最重要的是对战术运行机制与精髓高度认知,对战术攻击点机会的出现有预见性,对后续机会点的出现有应变性,对战术的连贯性与流畅性有坚定性。从机会获得来说,从多元发动时就可能出现机会,并非只有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上才有机会,因此,阅读比赛,审时度势,也可在发动阶段出现机会予以攻击。但这样的机会并不会更多,尤其是遇到强队,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进入基本移动后,随着创造出内、外、边基本进攻点后,机会也就开始增多了,真出现机会也是可以进攻的,但并不是说每一次一打开一侧限制区内、外、边机会后一定都要实施攻击,
我们要学会再打开另一个限制区的内、外、边机会,再实施变化路线。这是一种谋略和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基本移动路线可以看做是一个诱饵,以调动对方大面积进行时空转化为宜,多调动对方被动跟进,对方的防守漏洞更易暴露出来,再实施变化路线不迟。我一直在说,“画圆战术”犹如“猫捉老鼠的游戏”,球不上圈,画圆不止,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把攻城与攻心结合起来。有的机会是可以放弃的,有时需要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眼光看远一点,“画圆战术”的连贯性流畅性较强,战术环节环环相扣,机会犹如旋转木马层出不穷,千万别有一丝机会就解决战斗,与高手高手高手过招,刀光剑影中看谁有耐性,等防守方懈怠放松警惕、防线大面积出现混乱再行攻击,乃为攻心为上之战法。
战术执行力与把握机会的辩证统一是打好任何战术配合的关键。战术成功的关键是,战略上找准进攻基本原则,战术执行时,把握好跑位传球的时机。打战术跑战术需要提升把握机会的能力,不能忘记了“机会”。这也是目前中国球员包括专业队和业余队总打不出战术、打不好战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明明出现了机会,却不会捕捉,机械的跑位,机械的执行战术,到头来,战术打不成,机会也没了,最后仓促投篮,他们忘记了所有战术都是寻找机会的宗旨。篮球比赛是一项团队活动,非个人行为所能完成。因此,队员执行力的强弱与把握机会的高低是比赛胜负的关键。每一位参赛的球员,都必须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和战术至上的意识,在执行战术中把握机会,在把握机会中执行战术,克服单打独斗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在比赛中不折不扣地完成教练布置的战术要求与把握机会有机结合起来,坚决贯彻教练的技战术意图,善于阅读比赛把握好机会才能确保最后的胜利。
2019年5月,中国篮球功勋人物中国篮球50杰黄频捷指导受王志国指导的邀请和说服,到昭通认真仔细观摩考察了画圆战术男青两个多小时的示范演练,当得知画圆战术2017年助山东男青女青多次夺得全国冠军,助山东女青男青夺得第十三届全运会冠亚军时,他坚定地说,这是对中国篮球的巨大贡献,中国哲学文化特色画圆战术特别适合中国人的身体和技术特点,其先进性和高效性已经不容置疑,推广全国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