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圆战术”整体移动进攻体系蕴含的“顶层设计”战略思想

(2019-03-31 11:08:47)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画圆战术”整体移动进攻体系蕴含的“顶层设计”战略思想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叫《比努力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顶层设计能力》,其主要观点是:一,顶层设计能力是先进的生产力;二,统揽全局才能拥有上帝视角;三,顶层设计是持久的竞争力;四,努力决定细节,结构决定大局。对其中的观点完全赞同,非常认可。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文章。
“顶层设计”,一个工程学术语,已经成为中国新的政治名词。其在工程学中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顶层设计”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这一新名词进入国家新五年规划,预示着中国改革事业进入了新的征程。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在中国,“顶层设计”现已成为一个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名词,对其概念的理解略有不同。
“顶层设计”的主要特征:一是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二是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三是实际可操作性,顶层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表述简洁明确,设计成果具备实践可行性,因此顶层设计成果应是可实施、可操作的。
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世界万事万物发展都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这是“顶层设计”的哲学基础。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会茫然失措。因为它们既然有一般性,那就有规律可循。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
自己因为一向看到的菱角都是两个角的,就以为天下的菱角都是两个角的,对人们早已调查出来的菱角的各种状态都不知道。或者,在书本上看到对蝴蝶、蝗虫的一般性的描绘,就以为蝴蝶、蝗虫的道理“止于此矣”,不再去注意它们的进一步的分别,在它们“家族”内的千百种的不同。这样的认识方法,怎能谈得上精确呢。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好就是坏,世界远没有这么简单,它不是只有二元对立。水的清澈, 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 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 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比如,有些好种子,对甲地是良种,但是在乙地的土壤、风力等等条件下,却变成劣种。有些地方山洞可以养猪,但另一些地方山洞养猪却总是失败,原因是泥质、湿度等等不同的缘故。不掌握具体条件,就一定要倒霉。这真是灵验极了的事情。
篮球运动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从战略战术的高度谋划设计技术,而不能简单以技术说技术。战术是服务战略的,技术只有依靠和融入战术和战略,实现技术战术化和战略化才有生命力。在我们的认知中,长期以来对于篮球比赛,就是就技术说技术的。认为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技术之后,我们就能在比赛中打遍天下无敌手,可以为球队带来一个个总冠军。其实,事物发展不是这样的,亮剑,也需要顶层设计!篮球运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技术、战术、战略;心理、认知、态度;身高、体能、对抗;学识、胸怀、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哲学取向、等等。无所不包。
这里,只从技术、战术和战略的角度,谈谈“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画圆战术”为例,体现了“画圆战术”体系“顶层设计”的主要特征,即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首先,“画圆战术”的“顶层设计”体现在其攻击是从明确战略方向开始的。其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赢在战略,成在战术,胜在技术。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画圆战术”的攻击是从战略开始的》,指出了以战略为统领的技战术才是高效的。这是篮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的。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是技术运用的组织形式。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缺失战略支撑的战术是盲目的,缺失战术支撑的技术是低效的,离开技术的战略战术都是疲软的。
“画圆战术”表意,固定战术达形。与固定战术相比,“画圆战术”不走寻常路,赋予了有形的战术以无形的思想灵魂。正是因为篮球运动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我们才必须在更高的层面进行谋划,使战术变得生动、技术变得高效。按照中国哲学的循环思维、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思想,“画圆战术”首先设计了“球不上圈,画圆不止”的行云流水战略理念;吸纳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挺近中原战略的的军事思想,设计了符合篮球进攻内外结合的“中心开花、两翼齐飞”的内、外、边战略攻击方向,以克服战术设计的盲目性和技术操作的无序性,使得战术更具针对性、技术运用更具指向性,全面实现以意带形、形意贯通的中国篮球战术风格。
其次,“画圆战术”的“顶层设计”表现在其攻击是从精准细化战术路线展开的。谋定而后动,格局决定大局,细节决定成败。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画圆战术”遵循了这一原则,在顶层设计出不拘一格、随机落位和至少30种以上发动方式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方圆之道哲学思想、以柔克刚理论以及阴阳学说理论,为“画圆战术”设计了两条移动路线,其中,基本移动路线,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循环往复,表达了内在融合机制的圆;变化路线各显神通,各施才能,各尽其职,彰显独立个性的方,充分发挥和展现球员的技术。这一过程中,重点培养球员的战术思维和战术素养,强化战术执行力和融会贯通能力,保证战术的多点进攻格局和战术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实现有形的战术路线和无形的战略战术思想的辩证统一,培养“球不上圈、画圆不止”及以意带形、形意贯通的无招胜有招的战术境界与谋略。
前者关注整体、规范、原则、阴义,后者关注局部、变通、灵活、阳义,并且设计出了圆方结合、阴阳相生、相互转化、自动生成的机制。即在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机会点基础上衍生出各种变化路线,“内”以居中策应交叉跑位为主要打法,衍生出外传必挡的挡拆配合;“外”以突分、挡拆、手递手为主要打法;“边”以传低位策应交叉、突分、挡拆和手递手为主要打法。同时,还设计出了变化路线返回基本移动路线的转化机制,即传球、反掩护、拆入、通过新的掩护拉出的循环,实现了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圆通圆融、有序相生相克和相互转化,设计制定了反映篮球运动本质和规律的“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相生相融的“战术原则或口诀”,通过球员熟练背诵、娴熟运用战术原则和战术口诀,在提高战术素养的前提下保证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高效实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因时而变、因人而异,精准施策、克敌制胜,体现了大道至简,既实现了将比赛置于无形,又完成了具体操作的“顶层设计”,从而实现了智圆行方、从圆而方、以圆促方、圆中求方和小圆大方的中国圆观念智慧,完全符合表述简洁明确、设计成果具备实践可行性的顶层设计基本要求。
第三,“画圆战术”的“定层设计”落脚在其攻击是从一系列专项技术的运用而终结的。顶层设计了大局,努力决定了细节在“画圆战术”的战略战术框架下的球员,要求篮球基本功必须扎实全面,融入战术体系强弱项、补短板、提素质。投、突、传至关重要,人人需要掌握投、突、传技术,以投为核心技术,传为关键技术。投篮可以勤奋训练出来,传球只能依靠思想与感悟,最难的是传球,篮球的最高境界是传球,因为作为团队运动的篮球,传球是联接所有技战术的纽带。“画圆战术”体系是由若干传球方式织成的网,对培养传球智慧要求最高,培养力度最大,一旦拥有传球智慧,篮球将变得简单。因此,不分位置角色,从1号位到5号位球员,必须练就能里能外、能突能传、在移动配合、高速运动中完成技术动作的技术目标任务,在要求技术精湛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球员技术战术化战略化能力。
“画圆战术”针对中国球员在身体素质难以达到的高难度技术动作进行了选择性放弃,化繁化难为简,简而专精,管用实用。因为“画圆战术”是以创造时间差突破、空间差投篮的战术体系,以空位得分为主,不与对手死磕,不去硬碰硬,对体能和对抗的要求没有单打独斗高,对于像具有较高身体素质支撑的后仰跳投、个人持球进攻的强突强打技术等来自NBA的有超高技术难度的技术做出了放弃,为技术训练的现实性、可操作性、匹配性以及针对性做出了符合实际的“顶层设计”。同时,“画圆战术”对球员的身体素质、对抗能力的要求和标准也有所降低(尽管如此,从严从难从实战术出发大运动量的三从一大还必须坚持,这是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更适合中国人的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以及行为习惯。
认知的高度决定行为的效果。凡事重在识,识道、识法、识人、识时、识物。以战略为圆心,用战术去画圆,要坚定地画,不能因为不好画就放弃。用中国智慧打篮球,打出中国智慧的篮球!“画圆战术”创建了“顶层设计、以意促形、形意贯通、球不上圈、画圆不止”的中国文化特色的整体移动进攻哲学,完成了“系统化、自组织、体思维”的中国篮球风格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未来必将使中国篮球由以守带攻进入攻防兼备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