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又到了昭通市委党校校长直通名师工程课堂的训练,9点30分,乌蒙论坛辩论厅来了几十个老师。每周五一次的集中训练,已经坚持了14周,教师们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常说,从哲学开始,以艺术结束,有点味道了。这几周我一直在抓教师们声音的美、态势的雅为主的强化训练。这项训练内容极为重要,是一项基础性的练习,是通向名师的敲门砖,一般的老师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包括很多教了几十年的老师也从未深刻地认识到这项内容的重要性。情感的完美表达、理性的深刻思考、优雅的风度气质,这是成为名师的三要素,一个都不能少。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
从训练的情况来看,教师们的授课演讲水平进步较大,尤其是几位40岁、50岁以上老教师进步较为明显。我知道“鹰”重生的不易,只有改变才能重生,孤鹰不褪羽,哪能得高飞,蛟龙不脱皮,何以上青天。这是一个艰难的战胜自我、克服困难和挑战的创新塑造,需要否定过去的自我,包括观念、习惯、思维、行为方式的彻底改变,老教师们一步一步的改变着自己,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感染和激励着年轻的老师们,我为有这样充满善良、温暖和激情的团队而骄傲与自豪,老教师都能做到,年轻老师更要迎头赶上,比学赶帮超,党校的老师们这样的学习氛围,令人感动,值得每个党校人好好珍惜,这样的学习氛围来之不易,是几十年阵痛之后的重生。因此,面对党校的春天以及发展的新任务,再难也需要教师们用激情去改变。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改变,过去的你没了,不改变,未来的你没了”。
自然界的春天可以等来,可人生的春天只有自己去追求。只有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和高度。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在努力。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决定,开始一个自我更新的历程。我们必须把旧的思想,旧的习惯抛弃,才能使我们获得重生再次起飞。只要我们愿意改变旧的思维和习惯,学习新的技能,接受新的思想,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崭新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变的勇气和再生的决心......改变是痛苦的,但改变是必须。当我们通过改变而获得重生后,我们就能去领略生命新的长度和高度。
《玄借七鉴》中说:学道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难出,不坚其心,正其行,岂能见泉源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我一直很欣赏斯帕卡尔的一句名言: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恩格斯也说过: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既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做有灵魂的教师,就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有灵魂的教师,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就是有道德并能够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的教师。
信仰是灵魂深处的自我认同。法国作家雨果说:“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其实,人们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信仰可以是一种主义,也可以是一种宗教,或者是一种学说,或者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抑或是对英雄和偶像的崇拜,甚至也可以是对自己的事业以及未来的坚定信念。不管人们信仰什么,凡是有信仰的人,在他的内心深处必定有一种敬畏感,恰恰是这种敬畏感是人生最宝贵的。敬畏使人产生自律,这种自律无形中对自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成为人生的保护神。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缺乏一种敬畏感,说明您缺乏信仰,这将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失去了“保护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