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论坛】辩论是思辨之辩——锤炼认识真理的方法

分类: 关于哲学 |

辩论既不是口才之辩,也不是真理之辩。这是很多没有参加过正式辩论赛的人的误区,高估了辩论赛以为它的目的是获得真理,或者低估了辩论赛以为它只是一群无聊的人卖弄口才。
辩论,总是把一些中间立场拉向极端。汽车的发展取决于道路的发展?道路的发展取决于汽车的发展?很显然两者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辩论赛不是用来获得一个真理的,而是通过辩手结合所学的知识,将真实的论据通过逻辑的组合,来检验辩手对真理的理解的一种方式,辩论赛就是一种教学活动。有些政府机关或企业管理者通过辩论赛来解决问题是不合理的,不如开研讨会。
辩论需要必备两样东西:一是真实的论据;二是合逻辑、理论、事实、价值的论证。
其实,辩论赛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参与者的思辨能力,是思辨之辩,越是大型、正规的辩论赛,越是思辨之辩,而非真理或口才之辩:不仅仅是口才,更多的是怎么去质疑、怎么去思考、怎么去批判、怎么去深入地挖掘事物的本质。我看到过好几个有些貌似木讷的辩手,他们口才并不出挑,但思路清晰得吓人,任何逻辑的漏洞都能被他们轻易识破,任何价值的瑕疵都能被他们一眼看穿,任何理论的短板都能被他们手到擒来,任何事实的偏颇都能被他们昭然若揭,这才是真正的辩手。
在今天这个以应试教育、知识教育而缺乏思辨教育、能力教育、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的时代,辩论赛是少有的可以训练思辨能力、训练学以致用、训练思维能力的地方,是一个在“众目睽睽”下主动独立思考的地方,而这样的反思、批判、创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个处于改革发展攻坚期矛盾叠加期、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机遇并存期且需要快速进步的社会太过重要了。那些有水平的评委和听众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赛场上,他们的评判依据更多的是双方展示出来的思辨能力,比如对问题挖掘的深度、对对方的质疑、临场的反应等等。略逊一筹的评委才会仅仅对于口舌之争感兴趣,因为以他们的水平也看不出思辨的价值。最差的评委会因为“我觉得这就是真理”于是将支持这一方的辩手判胜,这种就不谈了。
辩论确实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好方法,我大学老师讲过一句话至今依然记得“偏激才能深刻”,乔布斯曾说:“向那些疯狂、特立独行、想法与众不同的家伙们致敬。或许他们在—些人看来是疯子,但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想必大家有过跟人辩论的经历都能理解,你提出个观点结论,被人有理有据的质疑了,于是自己也要去查资料、找数据进行回击,翻来覆去,虽然未必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但最后往往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的认识更深刻了。这就是辩论的意义,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独立思考能力一旦得到提升,就会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举个例子,诸如一道经典的辩题,顺境/逆境更有利于个人成长,诸君觉得哪个选项是对的?
其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看情况。其实很多辩论赛的题目都是这样,诸如大学生兼职对大学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确的答案,还是看情况。这里看情况就是要讲条件。条件是思辨的关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
但是这样的答案有什么意义呢?必须得先想什么时候对我有利、什么时候对于我是弊、这利是否是我需要的、这弊我能否承受,而这利弊分析,对于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句看情况,正是不会错的话,都是废话但却是思辨的真理;辩论赛,恰好就是强迫你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不对(不代表真理)也不是靠口才好就能赢(评委还是要看你具体论证的),但却是最能让你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的方法。
其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看情况。其实很多辩论赛的题目都是这样,诸如大学生兼职对大学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确的答案,还是看情况。这里看情况就是要讲条件。条件是思辨的关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
一个好的辩论题目本来就应该不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的正伪,所以辩论场上本来就不是在争夺绝对的正确和错误,而是对论述能力的考量。低水平的裁判可以被华丽的语言和所谓的气势效果忽悠,高水平的裁判则能透过语言看论述质量和通盘逻辑等。
辩论赛分为两个环节:思考和表达,前者是对真理的探寻,但不是真理之辩,后者则是“语言的玩味”。辩论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掌握真理,所以辩论不是真理和谬误的对抗。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辩论赛的双方都拥有真理的一部分,而拼在一起就是完整的真理。我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全面。因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正反双方的观点加在一起就是废话。比如,中国是否应该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生育政策,很显然,正反相加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所以,辩论双方相加,同样不能得到真理。那么真理的探寻是怎么体现的呢?无论什么观点的成立,都会有一定的背景,继续看上文的例子,当一个国家人口过剩的时候,实行计划生育就是有必要的,而当一个国家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的时候,就不应该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也就是说,思考一个辩题的过程,就是找到它的成立条件,这也就是所谓的“对真理的探寻”。
所以,一场高水准的比赛,是在各自的论证都成立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价值的碰撞。即,双方需要向观众说明,为什么我方选取的视角是更好,而对方这样看问题,为什么是没有我方高明的。这时候就关系到语言的包装和渲染,关系到怎样获得观众的共鸣等等,其中有很多技巧和方法,总之,辩论让我们有机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同时,为不同处境的人辩护
辩论的双方的观点就是我们各自坚持的真理。而真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代以及个人的不同而不同。辩论不仅仅是口才的辩论。但没有很好的口才绝不能是一个很好的辨手。辩论考验的是口才、逻辑、以及抓住问题,反驳观点等各项综合能力的考验。。一个辩手没有良好的分析问题,抓住漏洞,并组织语言。那就很难在现有的时间内,鲜明得提出自己的论点。所以个人觉得。辩论并不是真理之辩,但也不仅仅只是口才之辩。
辩论赛所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方法论的锻造。具体到个人而言,最要紧的,是明白我们所要获取的是方法论,我们所需要锻炼的也是方法论。我们最应当和最首要得到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也不是某个成型的价值观,而是获取他们、消化他们、运用他们、整合他们、重构他们、反思他们的方法论。辩论训练给我们的,不是某种答案,而是一种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以后将借由这种方式去探索我们自己的问题和答案。换言之,我们在这个游戏中所追求的、所提供的,不是真理(或真相)本身,而是认识真理(或真相)的方法。
点击下面链接有乌蒙论坛之歌歌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