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起点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关于哲学 |
---人社局第十一期青年论坛有感
正值花开时节,伴随着花开的脚步,第十一期青年论坛姗姗来迟,却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听觉感受和思想震撼。来自社保支部的朱晓乐等九位选手准备充分,“九仙过海,各显神通”,有“被统计”了的杨韬,讲述了他慢慢变成“主动统计”的经历,给我们展示了专业的统计知识;有自嘲“少壮不努力,长大当会计”的彭孟君,时有加班,但苦却快乐着;有天天和报表一起打交道的“表哥”张天智,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述说了青年公务员虽然卑微却永不泯灭的理想;有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刘志琴,结合考试工作娓娓道来,使原则性和灵活性深入人心。选手们风格各异,讲述了自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和大家分享了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春末夏初,阳光明媚,青年论坛上频频闪现的智慧之光就像一泓泓清泉,滋润着年轻干部们的心灵。本期论坛邀请了昭通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罗家刚老师作为嘉宾。与青年论坛多数文科出身的嘉宾相比,罗老师是另一个领域的智者,他用理科生特有的严谨思维和缜密逻辑给予了我们工作的启示、做人的思考。他提出的“人岗匹配”原则让我们更加明白将来的工作方向,为了达到某个岗位的要求,就需要在相应的知识、能力、素养甚至智商、情商方面去努力、去准备。他还说:“你希望你的领导和同事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就好比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我们需要时时反省自身,而不该总是苛求别人。从罗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理科生博学多思的风采。
本期论坛,选手准备充分,稿子紧扣人社工作,因此也最精彩。但是,也暴露出了缺乏领导能力、领导思维等问题。例如,考试中心李志琴的《浅谈工作中的原则性》,通过讲述公务员考试中的事例阐明了工作中需要坚持原则性,注意灵活性,但是却没有深入思考“如何确定科学合理的原则”等这样全局性、整体性、根本性的问题。“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不要等到当上将军才去思考怎样当将军。对于问题的思考,没有职务的界限,我们不能停留自身岗位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即使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局部的,也要从整体的角度去学习、去了解、去思考。
青年论坛是一个世界观的论坛,世界观每个人都有,但是,一般人的世界观是朴素的、自发的、不自觉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科学的引导,才能转化为自觉的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的方法论。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树立“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的世界观,要有“没有更好、只有最好”的决心、毅力和激情,要有宁愿用200%的努力去收获1%的果实的吃苦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创新,做出实绩。
因为有每期嘉宾的高明指点,到场领导的谆谆教诲,青年论坛不仅是交流的平台,学习的圣地,更是人社青年梦想的起点。不管是工作思维的指引还是做人心得的传授,不管是领导能力的培养还是世界观的塑造,都为我们梦想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圣地、良师益友,心底的梦想有了出发的勇气,有了放飞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