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刺外线三分为主灰熊内线两分为主 笑到最后的是以内为主的灰熊

(2013-01-12 23:31:52)
标签:

杂谈

分类: 剑指NBA

马刺外线三分为主灰熊内线两分为主 <wbr>笑到最后的是以内为主的灰熊

    (1)常规战——两分三分

马刺总出手35-76,46.1%,其中三分10-25,40%=30分,两分50分,合计80分。

灰熊总出手40-85,47.1%,其中三分3-12,25%=9分,两分74分,合计83分。

常规战马刺输3分。其中两分输24分,三分赢21分。

灰熊三分出手限制在12次,少马刺13次。灰熊将这13次用于打两分,增加了更多的两分出手。毕竟两分出手的命中率要高于三分,马刺三分25中10,命中率也才有40%。而两分肯定超过了50%以上。所以马刺两分才输给了灰熊24分。

马刺必须在超常规战中造犯规罚球超过灰熊4分方能赢球。可马刺向来造犯规不多,往里打战略不够坚决,所以尽管是4分,估计也很难。波波维奇似乎看不到这点。

(2)超常规战——造犯规罚球

马刺18-22,81.8%,灰熊18-21,85.7%。

超常规战马刺与灰熊罚分持平。这就意味着马刺输给了灰熊3分,98:101。

前面说过,马刺一般缺乏往里打造犯规罚球的打法。尽管常规战输3分,他也无法在超常规战中造犯规罚球将比分追回来。马刺今天两分三分即总出手命中率少了灰熊1个百分点,原本就该多造犯规罚球得分才能反败为胜,可由于波波维奇不谙造犯规罚球的战略,所以中有22次罚球18分,与灰熊持平。这怎不输球。尽管马刺投出10个三分得到了30分,尽管灰熊只投出了三个三分9分,灰熊照样赢下马刺。说明离篮圈越近命中率越高啊。

 

 

 
首发球员 时间 投篮 三分 罚球 前场篮板 总篮板 助攻 犯规 抢断 失误 封盖 得分
麦克·康利 40:50 5-15 1-4 10-10 0 2 5 2 2 4 0 21
托尼·阿伦 39:16 5-7 0-0 0-0 2 5 3 3 3 1 0 10
马克·加索尔 37:13 4-11 0-0 2-2 1 6 2 4 1 2 3 10
扎克·兰多夫 42:47 8-15 0-1 2-2 5 10 2 4 1 2 0 18
鲁迪·盖伊 42:35 10-20 1-4 2-5 1 6 1 3 0 0 1 23
替补球员 时间 投篮
三分 罚球 前场篮板 总篮板 助攻 犯规 抢断 失误 封盖 得分
杰里德·贝勒斯 24:05 1-5 1-2 0-0 0 1 3 2 1 4 0 3
达雷尔·亚瑟 22:41 6-9 0-0 2-2 0 5 3 2 2 0 0 14
韦恩·艾灵顿 12:28 1-2 0-1 0-0 0 0 0 0 0 0 0 2
马利斯·斯贝茨 3:06 0-1 0-0 0-0 0 0 0 1 0 1 0 0
总计 - 40-85 3-12 18-21 9 35 19 21 10 14 4 101
命中率 - 47.1% 25% 85.7% - - - - - - - -

 

首发球员 时间 投篮 三分 罚球 前场篮板 总篮板 助攻 犯规 抢断 失误 封盖 得分
麦克·康利 40:50 5-15 1-4 10-10 0 2 5 2 2 4 0 21
托尼·阿伦 39:16 5-7 0-0 0-0 2 5 3 3 3 1 0 10
马克·加索尔 37:13 4-11 0-0 2-2 1 6 2 4 1 2 3 10
扎克·兰多夫 42:47 8-15 0-1 2-2 5 10 2 4 1 2 0 18
鲁迪·盖伊 42:35 10-20 1-4 2-5 1 6 1 3 0 0 1 23
替补球员 时间 投篮
三分 罚球 前场篮板 总篮板 助攻 犯规 抢断 失误 封盖 得分
杰里德·贝勒斯 24:05 1-5 1-2 0-0 0 1 3 2 1 4 0 3
达雷尔·亚瑟 22:41 6-9 0-0 2-2 0 5 3 2 2 0 0 14
韦恩·艾灵顿 12:28 1-2 0-1 0-0 0 0 0 0 0 0 0 2
马利斯·斯贝茨 3:06 0-1 0-0 0-0 0 0 0 1 0 1 0 0
总计 - 40-85 3-12 18-21 9 35 19 21 10 14 4 101
命中率 - 47.1% 25% 85.7% - - - - -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