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测动员大会上,球员们表情各异,想法不同。
2012年10月21日,17支球队齐聚秦皇岛折返跑决定新赛季出场资格。CBA体测10大考题:折返跑纵跳摸高负重深蹲卧推强度投篮三角移动全场攻防转换运球折返8字上篮3/4场冲刺快速传球。。在这10项中,折返跑被定为“必须达标的项目”,其余9项则为测试项目,其意义在于帮助中国篮协收集球员数据。
对于CBA推行体测的目的,篮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表示:“在奥运会上可以看出,中国男篮最缺的就是身体对抗,体测主要就是要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抓起。”中国人能练出什么肌肉,易建联都是肌肉男了,奥运会照样无用武之地。多练战术才是比体侧更重要的东西。
中国篮球最缺的是对战术的理解以及整体移动进攻战术,而不主要是体能问题,当然投篮测试这项还是必要的,中国篮球在投篮这一项在缺失,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谈及产生较大争议的定时投篮,任蕾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测试强度“可以接受”。“当时我们在女篮国家队训练时要求1分钟出手13次,进9个以上。”任蕾说,“后来了解到日韩女篮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快速奔跑中的投篮命中率,她们1分钟出手能达到14次,命中率要求是13中,有人能百分之百命中。”
中国篮球进行体侧也是可以的,但这只是基础性的东西,不能只搞这些基础性的工作而把最有含金量的战略战术丢掉了,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
//@TrueHolger:支持,当权者完全只看表象。
回复@Liverpoolwalker:中国人能练出什么肌肉,谁你练都超不过欧美肌肉。有肌肉保证就行,篮球的重点不是肌肉,而是富于智慧的战略战术。
//@Liverpoolwalker:没肌肉战术打不出来。
中国篮球能练出这样的肌肉吗?马布里都这把年纪了,中国篮球有几个能练成这样?

篮协说,体测只是手段,督促增强球员们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各队的训练水平,才是目的。
非洲球队的肌肉强于中国,但不也没成为世界一流球队//@李晓波画圆战术:
紧靠肌肉的强大是成不了世界一流球队的,问题是中国篮球能练成这样吗//@先礼后兵-HRD:
要是中国球员都练成这样,那就是世界一流球队了@李晓波画圆战术:
体测只是手段,督促增强球员们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各队的训练水平,才是目的。
中国篮球现在是老当益壮:在体测首日,王仕鹏、朱芳雨在内的投手都发挥不佳,而王治郅则宝刀不老,比规定时间提前了近10秒结束测试,速度和命中率都相当出色。
忘不了中国男篮伦敦奥运会上五连败,体能与欧美比差固然是一个因素,可最差的是战术配合和战术素养啊,//@白鹏飞:
该让举重队去参加比赛。
-
@中国篮球
:
【篮协为奥运惨败找原因:身体对抗差所以抓体测】http://t.cn/zlnGyt3
谈到体测的目的,篮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表示:“在奥运会上可以看出,中国男篮最缺的就是身体对抗,体测主要就是要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抓起。”
你认为呢?
-
-

昨天体测最重要的一项就是2分钟投篮测试,外线队员被要求投三分,内线队员投两分球,测试中队员需要自投自抢,而且需要平均下来5秒之内必须做出一次投篮动作,结果仅这一项就把好多球员难坏了。
-
首个测试项目是投篮。篮协测试项目——2分钟投篮。根据规则,队员2分钟内要在规定位置上完成内线20次投篮和外线15次投篮,每人两次机会。昨天的测试,各队定时投篮达标率都不高,据称通过率只有20%。
-
对于投篮测试,篮协规定:投篮测试分为内线球员和外线队员投篮。选择投两分球需投中20个,投三分球需投中15个,时间要求在两分钟内完成。测试当中,队员需在两分钟内自投自抢,当球出界时其他人不能碰球。
-
对于每次出手时间不超过5秒的要求,篮协解释说:“这个标准一点不高,投篮是最基本的技术,这些都是职业球员,如果连这点标准都达不到,还打什么职业联赛?”
-
对于体测,外界众说纷纭。对于篮协过于死板的要求,篮球名家也是直言不讳。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则表示:“列位,我不用解释这事儿有多二吧?”台湾著名篮球评论员朱彦硕就表示:“说实在的,给CBA球员进行体测,是一个挺白痴的事。体测好不好,能不能打CBA,那是俱乐部的事,现在篮协强制体测,是越俎代庖。我不明白这关篮协啥事,篮协付球员钱吗?”前国家队队员,现篮球评论员马健则表示,“测验准比赛不准也是扯淡。”杨毅、马健等篮球名家纷纷表示,篮协的测试很不靠谱。
但篮协表示,投篮的要求标准一点不高,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球员还谈何打CBA。
篮协认为很多球员未能达标是态度不端正,“很多球员态度就不端正,他们对体测一直有抵触情绪。中国篮球和世界强队相比就剩下投篮这点优势,如果连投篮都没了,我们怎么和其他球队对抗?”

对于CBA体测球员普遍表现成绩差的问题,蓝管中心表示:“标准我们定得不高,投篮按照标准的要求应该一次投篮在4秒就能完成。其实大部分队员都是心理问题,对体测有抵触情绪。”
篮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说,重启体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在身体方面的差距。这从第一项的测试结果中已经看到了差距,首轮通过者只有20%左右。体测的负责人表示:“这个标准我们定得一点都不高,按照最高标准的要求应该一次投篮在4秒多就能完成,是职业球员,这点标准都达不到,还打什么职业联赛?”
除了体测遭到各方质疑外,中国三大球盲目追求高大化也遭抨击:
经典:“大炮没有炮弹等于一堆废铁”中国篮球伦敦奥运会已是万里长城了,结果还是不敌欧美对手,就是在亚洲也是胜算过小。//@一只幻想中肥胖的鸟:
一舟滨泽:这个经典。 //@一舟滨泽:中国三大球的运动员站在一起,没有人看得出来哪个是篮球,哪个是足球,哪个是排球运动员,因为各个都像篮球运动员!
@新浪体育
:
【女排选材陷“高大化”误区】http://t.cn/zlnAq88亚洲少年女排赛决赛,中国队1∶3负于日本。中国队员身高普遍高日本十几厘米,女排选材“高大化”倾向从成人向后备队蔓延,增加网上高度却没提升综合实力。名帅称:“大炮没有炮弹等于一堆废铁”。模式上,常年苦练基本功,比赛少赛场经验非常欠缺。
@中国篮球
CBA体测标准高不高,咱们自己也试试。举几个测试方法简单的,大家有时间也测一测。15米X17趟X4组的折返跑,组间休息2分钟,平均每组时间少于1分03。自身体重1.2倍重量的卧推3次,体重1.5倍重量的深蹲3次;两分钟自投自抢,三分球24投15中,中距离30投20中。
宫鲁鸣:没人防 5秒投一次篮60%命中率要求高么?
昨天,新赛季CBA联赛体能测试在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展开,在下午进行的2分钟强度投篮测试中,各队能够达到篮协规定的球员超不过三成,其中包括了15投15中的张庆鹏。对于投篮强度测试的标准和目的,篮管中心训科部部长宫鲁鸣表示外界对此普遍存在误解,他表示这项测试主要是考察投篮的强度,而提高投篮强度是中国篮球能够在未来世界篮坛占有一席之地的突破口。
对于昨天投篮强度测试结束后的各种质疑和误读,宫鲁鸣解释道:“投篮该是我们的强项,而快速投篮和简单投篮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强度投篮测试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掌握在移动中快速投篮这项技术,我们强调的是外线自投自抢要坚持在5秒钟一次的强度下以最快速度投中15次。从测试结果来看,我们有15投15中的,但是从强度要求来看他做的不够,速度比较慢,在慢的情况下掌握投篮技术并不是我们这次的测试要求。”
对于强度投篮训练的必要性,宫鲁鸣介绍道:“投篮这个测试实际上叫做强度投篮测试,因为这个我们和各个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现在篮球比赛的对抗非常强,我们如果只要求命中率的话会和实际脱离很多,我们的要求是从比赛实际出发。再加上我们是亚洲运动员、体重、力量、对抗、篮板在国际篮球环境下看都是劣势,我们能在对抗中占优势的一项就是投篮了。我们现在大力抓好投篮技术,这是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强项的一个方面。现在投篮,强度放在第一位,在强度下要求提高投篮命中率。”
有些抱怨声称篮协的体测对运动员来说有些严苛,宫鲁鸣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从投篮强度测试来说,篮协制定的规则针对不同位置上的球员是有不同的要求的,只要全队50%的球员达标就算完成。“我们要求我们的队员能够真正掌握快速投篮的技术,要对中国篮球未来的整体发展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不是说要把谁挡在联赛之外。当然体测只是一个技术手段,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还是要看各个队在平时的训练中能不能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宫鲁鸣说,“我们现在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因为一个队不可能都是投手,还有专门为内线蓝领队员设计的一种很简单的投篮方式,全队内外线综合起来50%达标就算过了。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过,但每个队起码得有几个投手吧。2分钟之内投中15个,这是及格线,越快完成越好。在没有人防守下,5秒一个频率,你20次还投不中15个,连60%都达不到,那在对抗中命中率就更不行了。我们定下的标准并不高,但确确实实能反应出训练的水平。如果中国篮球未来的发展不能在投篮上有突出表现的话,那我们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宫鲁鸣认为,篮协指定的标准并不难达到,但关键是各个队能否对体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这还是一个态度问题”宫鲁鸣说,“通过测试我们发现训练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大家通过体测提高认识,第二我们要掌握能在国际大赛更好发挥特长的技术,再一个,投篮不是一天就练成的,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达不到你就要去训练,离开这些东西所有都是假的。希望大家能在投篮上多下功夫,我们不能光盯着钱,我们还需要为中国篮球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包括媒体也要正面宣传一些积极的东西。不能待遇走上坡,成绩在滑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