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的精髓——再谈“让对手在重心的变化中‘左右为难、前后两难’”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论文 |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突破是篮球比赛中的一把利剑,犀利的突破是对防守队形的一个致命打击。不仅能轻松上篮或半截篮得分,还能吸引对手协防和补防造成分球的机会,也能增强杀伤力造成对方犯规增加罚球次数。所以突破技术是喜欢篮球的专业及非专业球员最喜爱的重要技术。本文讲述的是如何调动和把握防守人重心的变化以及失去重心后实施突破的原则和方法。
突破一般是从运球虚晃开始的,但关键不在于虚晃,而在于进攻一方在运球虚晃对手时对对手重心移动情况的判断。运球方式很多,有体前变向、胯下变向、身后变向以及组合拳变向,说了这么多运球变向,其目的都是为了虚晃开对方,形成时间差和空间差获得轻松突破的机会。
虚晃的原则是我经常说到的“让对手左右为难、前后(进退)两难”,这是突破的最高谋略。每个球员都要根据自己的运球技术特点加以运用,不能盲目进行突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常发现,很多人的虚晃并没有严格按照此原则进行,而是玩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运球眼花缭乱,但就是突破不了防守队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让对手左右为难、前后两难”的原则,从而按照该原则行事。
当然,虚晃中“让对手左右为难、前后两难”只是一个总体原则,操作起来并不是每一个球员都能真正掌握其精髓。我于1987年到1988年在练习突破中不仅悟出“让对手左右为难、前后两难”是突破的最高境界和原则,还悟出了具体的操作技巧。一般而言,防守过程中,防守队员是需要滑步的,不论是什么滑步都是一步接着一步横向或纵向移动,重心也随之起伏移动。虚晃突破就是要进攻队员在突破是时刻用余光观察防守队员滑步时的重心变化,一旦发现其重心变化,就是突破的最佳时机。
这里尤其要强调余光的使用,突破中运球进攻方必须用余光,注意是余光而不是抬头不看路,通过余光观察防守人的脚步移动才能判断出对方重心的变化,从而选择正确的突破方向。很多人包括很多专业球员都不知道这样的技巧。他们突破都是“我行我素”,没有用余光阅读防守人的脚步和重心的变化。这是他们突破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尽管他们的突破技术学得很好,也十分娴熟。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欠缺最为重要的是观察防守人的脚步和重心变化。
滑步时防守人的重心在在左右脚之间交替变化的。比如防守队员向左滑步,第一步便是在重心下降的前提下向左迈出左脚,然后再迈出右脚,快慢根据进攻方的快慢而定。当防守人迈出左脚后,重心便从平衡状态移动到了左脚,等右脚滑步后方能出现新的重心平衡,这就是防守滑步的重心态势和变化。“让对手左右为难、前后两难”就是根据对这一重心变化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而得出的科学合理的攻击原则,让进攻方牢牢掌握着突破的主动权,将对方的脚部动作和重心偏移看得一清二楚,最后做出成功率较高的犀利突破。
那么最佳的突破时机在哪里呢?最佳的突破时机不是在对方迈出左脚落地之后,而是在对方刚向左提起左脚迈出尚未落地之前的一刹那。此时对方的重心正在从平衡向左侧的移动之中,尚未产生新的重心平衡,对方的右脚根本动弹不得,正是突破的大好时机。一旦等对方的左脚落地之后进攻方再变向往对方的右侧突破,对方的重心已经调整好,产生了新的重心平衡,左脚可以随时有力的蹬地向右侧移动,突破路线正好在对方的防守范围之中,突破失败。若想一次突破成功就必须按照上述要求去做。
中国有句古话叫“因祸得福”,讲的是祸福之间的转化,即“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把这一思想运用在这里就是当一次突破不成攻时,说明防守一方全力迈出右脚向进攻方实施的往左突破进行阻击,才会导致往左突破正好进入防守的陷阱,表面看进攻方是“祸”,但一旦进攻方观察到对方重心的又一次向自己右侧的大幅度的移动,自己的“福”就来了。因为对方快速用右脚向右滑步时,重心右移明显,左侧重心全无,左脚动弹不得,一旦看到对方迈出右脚尚未落地时突然实施变向往对方的左侧突破,对方必然左右为难,第二次突破大功告成。
攻防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处理矛盾必须按照矛盾关系的转化条件去把握。这便是哲学思想,也是辩证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当第二次突破成功后,必然给防守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对他而言简直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防守人必然会在防守中有意识加大对进攻方向他的左侧突破的防范,而防范的方法依然是他的重心,他会全力迈出左脚去阻击进攻方往左侧的突破,当他迈出左脚尚未落地的瞬间,他的重心肯定移到了他的左侧,而他的右侧重心就已经没有了,进攻一旦变向突破,他的右脚动弹不得,只能望洋兴叹,第三次突破成功。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这是篮球攻防的辩证法。进攻队员完全没有必要每次突破都是左、右、左、右的循环突破。要做到“兵不厌诈”,还可以按照“左中有右,右中有左”来进行突破,让防守人真假难分、左右难全。以第三次突破为例。当第二次突破进行时,对方必然迈出左脚进行强力滑步,在他的左脚滑步尚未落地的瞬间,他的重心偏向他的左侧,进攻一旦虚晃一下准备变向到他的右侧,他会条件反射般扑向他的右侧空虚的重心,作为进攻方要学会“猫捉老鼠的游戏”,用头部和身体向对方右侧虚晃即可,不用运球变向对方就会上当。当虚晃对方右侧之后,对方重心右移,左侧重心失控,进攻方便可以游刃有余地轻松向对方的左侧实施突破,原路进行攻击。
没有辩证法思想来指导技术的运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上突破的精髓,是我几十年热爱篮球、钻研突破理论、实践突破技术、理论指导技术运用的结晶。相对而言,练好技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运用技术。很多人以为,突破紧靠速度就可以了,殊不知这只是突破的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必须做到“让对手“左右为难,进退两难”,让防守队员根本分不清哪个动作是真,哪个动作是假,你认为是真,他变假,你认为假,他变真。防守者的一切动作和重心全都在进攻一方的观察和视线以及意料之中,让对手防不胜防。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左右重心变化是如此,前后重心变化亦如此,就不在赘述!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思想的技术是苍白的技术、没有战术的进攻是乏力的进攻。很多人以为只要练好了技术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技术运用和战术运用一样,也是需要哲学思想和辩证法境界的,没有思想指导的技术,最多可以打打比自己弱的球员,一旦遇到强敌,所有表面上看上去很熟练很令人眼花缭乱的的技术都无从下手,即使运用成功率也不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同时,以上研究也说明,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旦认识了规律,就能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宝和方法,一旦缺少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任何行动都会导致方向性错误问题以及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弗森组合拳晃傻里德尔,在过人这一项上,艾弗森是这十年的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个动作,完全是游戏花丛的蝴蝶,每个动作都随心所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怜防守艾弗森的里德尔,在左右为难中完全没有对策,只能跟随着艾弗森的步点,最后眼睁睁看他离开。
-
分享李晓波画圆战术的博文:让对手“左右为难,进退两难”是突破技术运用的最高谋略(境界) 推荐给@头条博客 http://t.cn/Sxnb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