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战术”训练营进入技战术“组合拳”训练★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画圆战术”训练营 |
1、小队员们的训练内容:
按照训练计划,依旧是练习左右手各种基础运球,单手体前体侧垂直运球、单手体前体侧变向运球、双手体前变向运球、胯下运球、身后运球等。其他方式运球效果明显,就是胯下运球和身后运球还不易掌握。过后便是投篮动作的示范与讲授。
2、中队员们训练的运球为“组合拳”突破技术:
(1)三次体前变向运球突破+三次八字胯下变向运球突破+三次身后运球突破跳投或上篮。(2)三次左侧胯下运球接三次右侧胯下运球突破,连续做三组后上篮或跳投。(3)三次八字胯下运球接三次身后运球突破,连续做三组后突破上篮或跳投。各种组合拳运球突破技术训练成效明显,有点眼花缭乱的味道了,杂耍般的运球技艺很快大功告成。
3、大队员们训练的内容:
(1)正面持球“组合拳突破技术”。急停交叉步或顺步突破上篮+后转身跳投+前转身上篮+前转身上篮+后转身上篮。这是一项由五个环节的技术动作组合而成的“组合拳”突破技术,目的是让球员熟练掌握,当遇到防守变化后适时变化攻击,从而形成“本能”攻击的条件反射系统,因为篮球比赛中的脚步动作极为重要。“组合拳”突破技术,是突破技术中的上乘功夫,主要对付防守能力超强的对手,在突破技术动作中称为“梦幻舞步”。代表人物有乔丹、科比等世界级球星。练习这项突破技术非一日之寒,要在成百上千次训练中才能娴熟掌握,并灵活运用。浅尝辄止的人是练不到家的。
(2)运球变向突破“组合拳”技术。运球三次(胯下运球、体前变向以及两者的结合)虚晃对手突破+后转身跳投+前转身上篮+前转身上篮+后转身上篮。这项技术前段与(1)有所不同,(1)是持球突破开始发动,而(2)是运球虚晃开始发动突破。后半段“组合拳”技术动作完全一致。这一突破技术,虚晃至关重要。突破人在三次虚晃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虚晃幅度大,还要善于观察防守的步伐调动情况,一般只要将防守人的重心(左脚和右脚)向左右两侧调动两次以上即为加速突破的最佳时机。虚晃幅度过小很难调动对方的重心,眼睛要盯住防守的双脚。虚晃时可按照“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原则进行迷惑性攻击。
(3)高位背身持球突破“组合拳”技术。在45度处背身顶住防守人接球,接到球后开始向边角方向前转身作出试探性攻击+前转身突破+后转身跳投+前转身上篮+前转身上篮+后转身上篮。这项突破技术前段部分与(1)、(2)不同,后段的技术动作完全一致。“组合拳”技术的意义在于每一次攻击都想好了后续几次进攻技术动作,就像一个象棋高手,能看到未来几步的走向,而不是只有一招制敌。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一招制敌的除非是遇到了比较弱的对手,遇到强劲的防守,非“组合拳”技术不可。
(4)在以上三种进攻“组合拳”突破技术,主要是让对手“左右为难”中实施攻击。在进攻中还有一种变化攻击就是让对手在前后两难中不知所措。以以上三种突破技术发动防守为例,当第一时间向内压迫性突破后遇到防守人的顽强阻击,而“后转身跳投+前转身上篮+前转身上篮+后转身上篮”的“组合拳”模式对方已经熟悉,进攻一方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而要善于变化。当防守人阻断一方的突破后他以为你一定是要做后转身的,而你已经变化了,变化为运球快速往外(后)拉很快形成一定空间做急停跳投(后撤步跳投),对方如果防守跟不上,你就跳投,当对方发现扑出来后,重心必然失控,此时的你马上变后撤步跳投为假动作采用体前变向、胯下运球变向、身后运球变向等技术动作实施前(内)突破。这样的“组合拳”突破技术属于让对手“前后两难”的上乘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做到往后拉,必须在往前突的压迫性上做到位,突破中把对手最大限度地压迫到限制区更深的地方,让他的重心靠后,然后才能实施好往外(后)的战略。
(5)进攻战术训练:“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变化路线“组合拳”战术配合之一—拆入点进攻“组合拳”战术配合: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交叉策应配合+挡拆配合。“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画一个圆后”即通过基本移动路线双掩护或连续掩护把左右两侧的爆炸钩三个点全部打开后,45度的外线队员接球后没有投篮和突破机会,果断传球给拆入上提罚球线一带开始交叉策应,未果变为挡拆配合。建立在“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上的变化路线“组合拳”战术配合共计30种以上,这只是其中的“组合拳”之一。“画圆战术”训练营将在今年以内将数十种“组合拳”战术配合全部训练完毕。
以上技战术训练目的是让队友们练就一身后天的本能意识。本能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的本能是自发的,不自觉的,缺乏悟性和选择眼光的,比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吃奶,但由于这样的本能缺乏自觉,你拿什么给他吃,他都会放进嘴巴,包括屎。后天的本能是自觉的、悟性的、具有选择眼光的,这些元素需要充满激情的刻苦训练,日积月累,百炼才能成钢,技战术上的本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动力定型,或者成型的技战术风格。技战术“组合拳”由于较为复杂,更需要花时间强化练习,最终成为一种既是基本的组合拳套路,又是能够与时俱进富于变化的篮球上乘功夫。很多球员平时做动作看上去很好,但运用起来却会变形,就是技战术训练功夫不到家,尚未形成真正的本能反应。
我在《建立在“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基础上的变化路线“组合拳”战术配合》一文中指出:大凡篮球高手都必须练就“组合拳”突破技术,即由多种突破技术加上投篮真假动作连贯地组合在一起根据防守的变化而实施变化攻击,让对手左右为难,前后两难,否则,只是篮球江湖中的泛泛之辈。而一支优秀的球队也必然应该具备战术配合上的“组合拳”,即由基础局部战术配合组合成一系列连贯的战术配合组合,让防守接不上趟,防不胜防,否则也不是真正的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