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球合一:NBA控球后卫罗斯杂耍般运球过人,控制球技术世界一流。

人球合一:NBA球星韦德的运球和突破技术神出鬼没。
我想,练过球打过球的人都赞同这个观点。我们花费最多时间的练习,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达到“人球合一”这种状态。抛开每个人不同的身体条件,技术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身体与篮球融合的程度。无论什么花样的动作,杂耍的动作,在你达到了很高的人球融合水平之后,只要是身体条件允许的,都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更多的是一个动作设计问题。战术的东西更是需要执行者具备相当好的人球结合水平,否则,不可能在不同的赛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练指导下分别完成几套、十几套甚至几十套进攻和防守战术。
踢过足球的人,也应该同意这个说法吧。用足球来说明篮球,是因为足球对身材高矮的要求不如篮球那么变态,身体对技术的遮掩作用不如篮球那么严重。马纳多纳不是很高也不是最壮也不是最快吧,他是球王是因为他从出道开始,就显示出了完全高于普通运动员的人球结合水平,他的脚下功夫、盘带技术、传球技术世界一流,没有这个,他即便有上帝那样好的意识,他的动作不听意识的指挥,他的球不听动作的指挥,那又有什么用呢?齐达内是不是也这样呢?
中国篮球的问题,第一个不能回避的就是球员的技术不够细腻基本功不够扎实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从小养成的,有教练训练水平不高的原因,有自己不刻苦训练的因素,有对基本功的重视不够的情况,有训练缺乏科学性的成分等。国手们的传球技术不敢恭维,运球技术更是差强人意,与欧美球员的后卫、前锋包括中锋杂耍般的运球和神出鬼没的传球技术相比,中国球员的运球水平和传球水平简直就是小儿科。本来篮球的运球、传球技术属于技巧类,还不是身体对抗类,如果技巧类的技术都比不过欧美球员,那么到了身体对抗环节时,面对欧美球员如狼似虎的强悍身体素质,你拿什么去与之抗争。这就是人球结合水平差的问题。很多人貌似玩的很溜,很顺,但不能有干扰,一个人影晃动他的球就丢了,即使不丢,他已经无法将球控制好从而将球传到合理位置的球员手中,这样就从人球结合变成了人球分离。
在高对抗条件下,中国球员还没有几个人运球的时候眼睛能离开篮球,从理论上讲是控球能力较差。在对方严密的防守中,没有几个人能头脑冷静地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妙传助攻。这是个什么人球结合水平?球场上5个位置的球员,比起世界强队的相同位置,最明显的差距首先就在这里。这个地方差,你做什么能强?有对抗时控球都控不住,何谈支配球能力,哪来妙传助攻?你还能运用吗?换个教练有用吗?每个人投篮罚篮精准就行吗?离开中锋位置越远的其他位置球员,这个差距导致的整体差距就越明显。只有中锋,还必须是传统中锋,只有这一个精确定义为不需要太多接触篮球的位置,对人球结合水平的要求相对最低,因为能够尽量地使用身体优势去掩盖。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篮球只能向其他联赛输入中锋而无法输入后卫和前锋的根本原因。
姚明是少数能够进入国外联赛的运动员,同时也是用身体优势掩盖人球结合水平做的最彻底、最有成效的运动员。他的人球结合水平之差,在国内也是很突出的,几乎没有球员能够出现如此多坚硬的、刺眼的、完完全全因为人球结合差而导致的简单失误。但即便如此,这也不能抵消他的身高优势带来的好处,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外球队宁可容忍这种差距存在,也要想方设法利用他的身高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只能说这是篮球规则决定的。其他的人,比如布拉德利,也是同样的原因,否则,他根本不可能进得了小牛,还打了几个赛季。篮球规则决定了身材超高的球员有某种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身材超高的人本来就非常稀少,身材超高又打过篮球的人更少,这就决定了有这种特点的人的巨大价值。姚明的价值就体现在他是非常少的身材超高又打过篮球特别是受过正规训练的人之一,而不是姚明的篮球技术本身有多好、达到了多高的水平。
换个角度说吧。就说目前NBA联盟,中锋位置上,技术上不差于姚明的人多了去了吧。加索尔比姚明差吗?奥库、坎比差吗?不行,他们不是传统中锋,传统中锋就是只会站低位进攻的中锋。可是现在传统中锋有几个?就那么三两个。就这三两个传统中锋,哪一个的技术比姚明差了?哪一个技术姚明能做人家不能做或者一做就失误?差距明显的就一项,姚明的投篮手感要好一点,半截篮强一些,有的人又说了,传统中锋与投篮是有天然排斥的,要统治力就少投篮,要投篮就不要统治力。这可能过于绝对了,那么追溯到以前的四大中锋,他们人数够多了,也够传统了,那么姚明的哪个技术能够达到或超过了他们的水平呢?
谈论姚明,一切都离不开2.26米,他的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加上2.26米这个修饰才成立。2.26米是绝对第一位的,是谈论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就算他最优秀的投篮手感,离开了2.26米的修饰,也只是平平常常,连2.15米的王治郅都赶不上。请问,有什么理由让大家能够脱离这个2.26米去奢谈什么姚明的中锋技术!没有2.26米的修饰,谁的中锋技术比姚明差啦?是唐正东还是巴特尔还是王治郅?可能只有一个更高的布拉德利,那是一个比姚明还姚明的人,过分的极端终于走向了反面。
没有人否认姚明取得的成绩,有奖状在哪,说不走。问题是不要生造理论,说姚明取得别人达不到的成绩,是因为姚明有别人达不到的技术。这就是明目张胆的涂脂抹粉,给人上眼药,其实姚明自己不是这么看的,他知道自己的身高起着决定的作用,其次才是技术。很多人现在把姚明视为国内篮球顶级球王的合理合法的代名词,任何事情,只要和姚明有关,就等于成了真理的远亲近邻,根本不容许有任何质疑的声音,走向了一个非常极端非常歪曲的境地。
事实和真理在中国,似乎更多的是取决于与它们相关的人,而不是它们本身。输出姚明是好事,事实上姚明的确给中国人争了光,扬眉吐气了很多回。但我们不能因为输出了姚明,就不冷静地分析是如何输出的,是主要因为技术还是主要因为身高才输出的,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就片面地认为中国篮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联赛十多年的水平就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就看不到中国球员在技术上的致命软肋,这就是一厢情愿的孔雀开屏了。当什么时候中国篮球开始向NBA或其他联赛输出越来越多的后卫和前锋的时候,我们才敢说,中国篮球进步了,或者说,中国球员的技术开始走向人球合一了。




人球合一:纳什匪夷所思的传球技术,妙传助攻是他化腐朽为神奇的杀手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