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146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魂杯”——从太阳魂男篮夺冠看他们的“手不粘球”

(2011-03-15 11:08: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昭通球赛

昭通市直第四届“太阳魂杯“篮球赛结束了,烽烟散尽之后,对本届比赛中球员的技战术问题引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由于本届比赛参赛球队之间强弱分明、参差不齐,因此展现出的战术素养差距较大,其中,太阳魂男篮是一支由球星组成且战术素养极佳的球队,昭阳区男篮技战术素养次之,其他球队因多数为草根球员,技战术素养相对欠缺。

太阳魂男篮夺冠并非偶然,他们除了球星云集外,取胜的一个重要法宝便是技战术素养较高,具体表现为在强调团队配合的基础上展现个人技术,在发挥个人攻击的同时融入整体进攻。比赛中,他们打球合理冷静,处理球耐心,特别是转移球速度快,手不粘球这一技战术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实,手不粘球是一种集体配合的有效载体,球员需要具备将个人融入集体的大局观和团队作战的篮球理念。

在决赛与昭阳区男篮的较量中,表现尤为突出,面对昭阳区男篮的联防,太阳魂男篮的老中青球星们拥有了足够的耐心,阵地进攻中快速传球倒手456次以上的画面随处可见,比比皆是,通过手不粘球的快速倒手,使昭阳区男篮在防守中疲于奔命,很快就撕开昭阳区男篮的防线,创造出很多内外线攻击的机会,特别是给自己的投手群创造了很多三分投篮机会。

反观昭阳区男篮以及其他球队,多数球员的战术素养不高,战术配合意识不强,常常“手会粘球”,大局意识不强,集体配合理念欠缺,不会快速转移球,打一锤子买卖的球多如牛毛,或没有传球意识,或不会传球,或不愿意传球,往往接到球都会停顿下来,即使在他面前出现的不是一个较好的机会也要单打独斗,或是持球在那里左顾右盼就是不传球,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进攻,而不是团队的战术配合,殊不知,球一旦在一个人那里磨磨蹭蹭地停了下来,团队寻找进攻机会的能力就会下降,战术配合自然处于瘫痪状态,进攻也就失去了流畅性、连贯性、观赏性和攻击性。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北京男女篮老队友博客里介绍过的一个手不粘球的经典范例,那是在2009年的NBA赛季,中央电视台转播骑士对小牛比赛画面仍记忆犹新。比赛打到第二节时,骑士在一次半场进攻中曾8次快速倒手转移球,打出一个非常漂亮的配合,令小牛找不着北。对这个配合,当时的电视主持人和嘉宾评论员都异口同声地喊漂亮。骑士在那场比赛中按照战术安排球转移的非常快,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8次快速转移球的那个配合,更是精彩绝伦,堪称“手不黏球”的经典范例。

在骑士打那个战术配合时,球从右侧快速转移到左侧,从内线快速转移到外线,创造出一个跳投机会。在8次转移球过程中,骑士每个球员谁也没有黏球,球在每个队员手上宛如蜻蜓点水一般,快速出手,短短几秒钟,竟然倒手8次,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这个战术配合打得之所以漂亮,根本原因是骑士每个队员都做到了“手不黏球”,如果有一个人黏球,这个配合也就打不成。

     结合这个配合,当时的嘉宾评论员说,骑士的比赛今天打得很具有观赏性。其实篮球比赛的观赏性和战术配合的实用性等都是和“手不黏球”有密切关系的。因为篮球比赛是五个人的团队“游戏”,观众看的也是五个人的整体联动,而不是一个人的表演。骑士这个战术配合以及太阳魂男篮的技战术风格说明,篮球比赛要表现出很强的观赏性和攻击性,必须充分发挥五个人的作用,篮球比赛要打出漂亮的配合,五个人必须首先做到“手不黏球”。

   “手不黏球“四个字高度概括了篮球比赛技战术配合的原则。无论何种形式的进攻战术,如果做到这四个字,战术配合就会打得流畅漂亮,宛如山间急流倾泻而下,具有强大的势能;而一旦脱离这四个字,战术配合将会变得停滞、呆板,有如一潭死水。骑士和太阳魂男篮在半场进攻中的快速转移球,才打出上述漂亮的配合。与骑士和太阳魂男篮手不粘球的风格相比,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中国篮球包括昭通篮球一些后卫一个人“运球狂”的场面,一部分球员一个人老长时间持球的画面,一个人运起球来没完没了,一个人黏起球无休无止,那样的话,怎能打出漂亮的配合,比赛怎能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攻击性。要是跟骑士队球员、美国球员、欧洲球员以及太阳魂男篮说篮球比赛中要坚决做到“手不黏球”,球员们一定会大声说:“night!”、“night!”……。可怎么在中国,在昭通,就……,唉,可惜了“手不粘球”这四个字

   篮球比赛可谓是“运动战”,因此,“手不黏球”是场上五个队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战术素养和集体配合意识。而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到今天中国篮球包括昭通篮球也未能彻底做到。这并非什么复杂的技战术,大概也不用不着外国的什么“先进篮球理念”来指导,更不需要外国教练来“调教”。因为这是作为一名优秀球员最基本的战术素养,只要教练强调,只要球员重视,就能做到。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中国篮球也包括昭通篮球的大多数球员到今天也没真正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