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350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距离跳投技术——失传的艺术

(2011-01-28 11:18:21)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论文

                      中距离跳投技术——失传的艺术
                             NBA中距离跳投专家卡塞尔的跳投出手入神


    篮球比赛中有一个定律叫“离篮筐越近,命中率越高”,揭示了篮球比赛中投篮命中率的规律。然后,自从出现三分线以后,这一定律遭到了破坏,很多教练和球员的思维模式因此发生了重大转变,丢掉了中距离投篮(半截篮)技术,转而青睐三分远投,中距离跳投这项黄金投篮技术变得越来越无人问津,甚至开始失传。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NBA,也出现在欧洲联赛,还出现在CBA、WCBA、CUBA等专业队以及业余队,昭通篮球也不例外,中距离投篮这项技术也出现了失传的尴尬,青少年对此不感兴趣,要练就练三分,中距离投篮没兴趣,结果几十年来,除了昭通师专的教师李进堪称昭通篮球三十年来中距离投篮高手外,现已基本后继无人。

喜欢攻击篮球的球迷在今天看NBA想必是看到哈欠连连,并且怀念几十年前的掘金、国王队,动辄半场七、八十分如家常便饭的盛世。发生了什么使得比赛得分越来越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队员身高越来越高,运动力越来越好,阻止了场上的通道,使得轻松得分的情况越来越难。同时,球队的侦查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对于对手的情况和战术配合研究越来越透彻,“要赢球靠防守”的防守价值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等。于是这几十年间,每场比赛的得分从110.1分锐减至今天的93.4分。

但是越来越深究下去,我们就会找到得分锐减的罪魁祸首是中距离跳投这门艺术的失传。在三分篮设立之前的日子里,投篮是尽可能的离篮筐越近越好,在上世纪70年代,没有人会在三分线附近冒险投篮,否则,将被换下。球员必须在禁区附近上下、左右处寻找机会跳投。毕竟,中距离跳投的命中率与三分投篮相比,要高得多。

三分线和卫星电视转播改变了这一切,电视画面里呈现的是战术单一,镜头里有多少掩护,有多少配合,看上去多为单打独斗,很少有禁区附近的中距离跳投。我们的目光被动作华丽的扣篮和远距离的三分所吸引,刺激了无数青少年去对三分远投顶礼膜拜。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NBA包括CBA等全明星赛上,只设有扣篮和三分大赛,唯独没有中距离投篮大赛。

除了球员酷爱长程火炮三分外,教练的很多战术安排也都是围绕三分来进行的,对于外线三分的定点投射,做了很多的部署。由于过分渲染三分的威力,导致没有多少球员愿意采用中距离投篮。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的球员接球急停的时候,不是想着投篮,而是低头看一眼自己是否在三分线外,如果没有,他会条件反射地退出到三分线才投篮。

事实上,无论是三分线创立之前还是创立之后,最成功的球员都是中距离投篮的继承者,毕竟远投三分的命中率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中距离投篮高,这是篮球的定律,乔丹、科比、艾弗森、卡塞尔等超级巨星非常熟知这一规律,所以他们等都是中距离投篮的高手和受益者。再从防守来看,谁也不会轻易允许你在外线空位三分出手,都会盯防你的三分,所以伟大的球星一般会智慧地通过运球突破更多地靠近篮筐,并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中距离投篮机会,他们的成功就是这样。

中距离跳篮技术不应该失传,它毕竟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黄金技术,在三分线已经进一步扩大的今天,中距离跳投这门艺术的回归已经有了肥沃的土壤,我们期待着出现越来越多的中距离跳投好手!

 

             中距离跳投技术——失传的艺术
    超级巨星、投篮大师乔丹投篮的时候,都要大喊一声“顶”,出手后手心和小臂呈标准的90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