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篮球比赛中战术的重要性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论文 |
通俗地理解战术,即一场比赛攻防采取什么攻防策略?首发队员都是哪个几个人、谁替补谁?防守中如何协防?如何轮转补防?何时采用盯人防守?何时使用联防?何时采用半场缩小防守?何时采用半场扩大盯人防守?何时采用全场紧逼防守?进攻中如何配合?教练怎么临场指挥?开局怎么打?比分领先或落后时又怎么打?如何分配力量?如何做好赛前准备和赛后总结,等等。篮球比赛与军事作战几乎一模一样。在这些环节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比赛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失败。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重要的是如何理解战术?NBA纳什的传球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特别是由外而内的穿透力极强的渗透性传球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声东击西传球,更是令人叫绝。而我们有些球员也在学纳什的传球,但往往是在自己没办法进攻的时候才被迫传球,不是失误就是被对方抢断,为什么总达不到纳什的传球水平?原因虽然很多,但根本原因是缺少琢磨,缺少战术意识,尚未悟出纳什传球的奥秘。
纳什传球之所以出神入化,是由于他在传球前早就物色好接球对象,视野非常开阔,与其说纳什分球传的妙,不如说他临场的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强和战术素养高。我们有些球员在传球前往往不观察场上形势,不事先物色好接球对象,只是在自己没办法时才被迫传球。从表面看都是在传球,但本质却迥然不同。一个是主动传球,一个是被迫传球,而后者缺的就是琢磨,缺乏的就是战术素养,看上去悟性不高。
还有的球队,自己的特点被对方防死后却仍然照方抓药、一成不变,使自己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对战术变化缺少琢磨,未能在琢磨悟到,一旦对方卡死我的进攻点,我又将如何进攻?
若和欧美球员相比,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都不如人,欧美球员超强的身体素质和娴熟的个人技术,就好比优良的“装备”,如果中国球员硬和他们拚“装备”,显然不占上风,所以就得讲战术。中国球员如果不讲战术、不掌握娴熟的战术、没有整体移动配合战术、不具有很强的战术意识,是很难和欧美强队相抗衡的,这一点恐怕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篮球与欧美强队比赛时的指导思想。
篮球比赛就是如此,光有积极性不行,仅有拼劲不行,如果没有战术只有技术,只讲单打独斗,或者只是简单地孤立地使用局部战术,而没有融孤立的局部战术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移动战术,打的不聪明、打的不“油”,打球不用脑筋,不用智慧,那积极性和所谓拼劲就会演变成无头“苍蝇”,在场上乱撞一气。这种现象我们在比赛中看得多了。五、六十年代一提起河北队、天津队,人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打的油!”,其实就是战术配合打的好,队员战术意识强。原来的国家男篮也是如此,钱澄海、杨伯镛、张锡山、王利发等球员,身体素质虽然不如欧洲球员,但却能战胜当时的欧洲强队,原因也是如此。看他们打球,观众都会说“打的油!”、“打的聪明!”。我身体素质不如你,技术不如你,但我讲战术,在不“不亮剑”或“剑不出鞘”的情况下,球就进了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NBA湖人队打的好?除了拥有科比、加索尔等篮球巨星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湖人队打的“三角进攻配合”。“三角进攻配合”与“普林斯顿打法”以及我所创立的“画圆战术”一样,都是一种强调整体移动配合的进攻战术体系,这种整体移动配合战术体系将掩护、策应、突分、传切等孤立的局部战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追求“先整体后局部,先战术后技术”的风格,而不是简单地孤立地分别使用这些局部战术。湖人队的“三角进攻配合”为什么厉害?因为它与“普林斯顿打法”和“画圆战术”一样,攻击点多、变化多、连贯性强、内外结合好、整体效能高。如果说个人单干靠的是个人能力,那么简单地将“挡拆”(掩护)、突分、策应、传切等局部战术分别地使用则主要是依靠两个人的默契。
个人单干一般来说只有一个攻击点,简单地将挡拆(掩护)、策应、突分、传切等配合分别使用的局部战术也只有两个攻击点,这种简单地孤立地分别地使用局部战术进攻,不仅进攻意图明显,而且由于主要靠个人攻击,往往会形成“一两人打、两三人看”的进攻态势,难以撕开整体防守队形,相对来说,防守一方只要强化协防与轮转补防即可防住。而追求整体移动配合的“三角进攻配合”,还有类似强调整体移动配合进攻的“普林斯顿打法”和“画圆战术”,不仅讲究队员之间的默契,而且更讲究整体战术意识,更讲究依靠团队共同遵守的基本移动路线和展示球员个性张扬(个人能力)的变化路线来进行攻击,不仅不会形成队员之间在场上互相“撞车”现象,也不会造成“一两人打、两三人看”的站位式进攻局面,还对防守队形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使得防守一方难以防守,常常顾此失彼。
在篮球比赛的半场进攻中,如果把个人单干、局部战术(掩护、策应、突分、传切)和类似“三角进攻”、“普林斯顿打法”和“画圆战术”强调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配合三种进攻形式互相对比的话,是否可以说,在防守水平越来越高的当今世界篮坛,或者说在中国篮球这样一个体能和技术不如欧美球员的大背景下,前两种都不是中国篮球的最佳进攻形式,而后一种讲究整体移动进攻配合的战术体系才是中国篮球最佳的进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