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九一波三折战胜俄罗斯晋级四强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快乐篮球 |
89-79,梦九最终还是击败了俄罗斯,结果不出意外,过程有些波折。在上半场尤其是第一节,俄罗斯大汉利用高度优势给美国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不过比赛的最终结果还是得由实力说话,俄罗斯的美籍主帅布拉特猜到了开局,却猜不到最后。
为何俄罗斯会难以为继?依然是那个老问题:体能难以为继。到了第二节的后半段,俄罗斯已经无法贯彻之前的战术打法,球员的跑动速度开始降低,反应开始迟缓。但这恰恰就是梦九最强大的地方:这支球队能够打球的人太多,能够在全场40分钟内保持高强度的压迫,这对于任何一个对手来说,都堪称噩梦。
球员毕竟是人,即使强壮的俄罗斯大汉也会感到体能难以为继。他们当然可以派遣替补,这是替补水平与主力球员相比难免会有差距。这无疑让主帅陷入两难:继续让主力在场上坚持?体能的下降会让球员们的动作变得迟缓,只会给对手机会;派遣替补上场给主力们喘息的时间?这也会给对方可趁之机。这真可谓是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如杨毅感慨的那样:“俄罗斯队累了,突不动了,投三分过多便是耐心程度下降的重要标志,全队上下都顶不住了。这就是美国队最吃人的地方,全场40分钟都这么逼你。”
而这样的比赛,与俄罗斯对阵中国一战,又是何其的相似?在小组赛的较量中,中国队能够在上半场与对手杀的难分难解,但从第三节开始逐渐落入下风;虽然在第四节孙悦依靠个人努力让男篮再度回魂,然而刘炜关键时刻的失误葬送掉整场比赛。但客观来看,刘炜的这次失误固然要命,却也反应了相同的问题:在对手的强压迫下一旦轮换出现问题,主力球员必定会出现体能难以为继,并导致技战术动作变形。即使这一次刘炜没有失误,下一次也多半会出状况,只是刘炜,再一次不幸的成为那只“出头鸟”。
对此苏群也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等同于弹尽粮绝,口干舌燥之余一心盼望着援军,但援军却迟迟不到……”当然话又说回来,并非援军不到,而是真的没有援军可派。
梦九打俄罗斯,依靠的是强大的阵容深度,他们可以一时落入下风,但随着比赛的深入,阵容上的深度便显现无疑;而俄罗斯打中国,依靠的也是相对强大的阵容深度,中国可以一时占据上风,但当核心球员们“弹尽粮绝”时,阵容深度上的不足也会显现无疑。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类似就是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