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阿根廷送行 为“黄金一代”送行

(2010-09-10 09:04:07)
标签:

杂谈

分类: 快乐篮球

为阿根廷送行 <wbr>为“黄金一代”送行

    2010年男篮世锦赛继续进行四分之一决赛的争夺,立陶宛队最后一个跻身四强。斯科拉无法延续之前的神勇表现,他只得到13分,克雷扎得到17分,他带领另外六名队友得分上双,立陶宛队在前三节建立起32分的大比分领先,他们最终以104-85大胜阿根廷队跻身四强,他们将在半决赛中与美国队交锋。立陶宛队得到本届世锦赛球队的单场最高分,104分也是阿根廷队的最多失分。

 

为阿根廷送行 <wbr>为“黄金一代”送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在潘帕斯这篇大草原上,枯和荣的更迭成为了亘古不变的自然定律,就连他们的篮球也难逃如此的宿命:有枯,有荣,在经历了风华正茂的一代之后,总会有英雄迟暮的时候。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阿根廷男篮在小组赛中不敌当时号称“黄金一代”的中国男篮。昔日的世界霸主迎来了一段百草凋敝的惨淡时期,阿根廷篮球痛定思痛,开始励精图治——他们利用欧洲篮坛作为培养球员的沃土,并将球星引到NBA这座篮球的最高殿堂中来。六年后的2002年,阿根廷男篮正如沐春风——

奥博托,稳定而又默默无闻地成为了球队内线的支柱;路易斯·斯科拉,在西班牙顶级豪门练就了一手扎实的技术,手上的进攻技巧和脚上的步伐都无比犀利;诺西奥尼,神准的外线加上极其积极的拼抢,使他成为带有蓝领气质的三分杀手;佩佩-桑切斯,当之无愧的蓝色魔术师,他的神奇之处就是在于借助别人的双手完成得分;吉诺比利,成名于博洛尼亚,功成于圣安东尼奥,素有“妖刀”之称,彷如疾风闪电一般用如破和上篮直捣黄龙;还有卡洛斯·德尔菲诺和普里吉奥尼,当年的阿根廷男篮风华正茂。

 

为阿根廷送行 <wbr>为“黄金一代”送行

    潘帕斯雄鹰的腾飞起步于2002年的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世锦赛上,在复赛中,他们以87-80力克梦五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支战胜梦之队的球队;而在最终的决赛上,他们惜败于当时还盛极一时的前南斯拉夫队,屈居亚军。但披戴着银牌的阿根廷男篮已经向世界宣告,黄金一代正要在世界篮坛卷起一道蓝色的旋风。

2004年,在湛蓝的爱琴海畔,这道蓝色旋风如期而至,卷土重来的梦之队再一次成为了他们传奇的注脚。在半决赛中,他们再一次战胜了美国队,并在决赛中再接再厉力克意大利队。斯科拉和吉诺比利这一内一外的两大核心居功至伟,当他们在雅典顶着橄榄枝带上金牌的时候,黄金一代正式闪耀在世界之巅。

两年之后的东京世锦赛,阿根廷人依旧有着不俗的表现,在半决赛中迎战西班牙,卡尔德隆的两罚一中让阿根廷获得了最后绝杀的机会,只可惜诺西奥尼的三分压哨却未能命中,无缘决赛;再过两年,奥运的舞台换成是北京,而此番阿根廷的“黄金一代”终于感受到了英雄迟暮的悲凉——昔日的蓝色魔术师桑切斯退出国家队的舞台,吉诺比利拖着一条伤腿带着梦之队前进,他们在半决赛中再一次遭遇梦之队,而结局却和四年前的正好颠倒。最终,阿根廷人收获了一块铜牌,那略比金色显得暗哑的铜牌色泽,已经成为了阿根廷的末代余晖。

 

为阿根廷送行 <wbr>为“黄金一代”送行

    如今,在土耳其世锦赛上,年轻的一代正在冲击着世界篮坛,就连连续四届国际大赛均闯入四强,暂居世界排名第一的阿根廷男篮也感受到岁月给他们带来的忧伤。吉诺比利为了自己在NBA的征程而放弃了比赛,而诺西奥尼出征的脚步也被76人所拦住,独独剩下斯科拉、德尔菲诺和普里吉奥尼,在伊斯坦布尔陪伴着黄金一代走向终点。

斯科拉和德尔菲诺的苦苦支撑终究显得无力,立陶宛整场比赛所展现的年轻和全面的蓬勃让阿根廷人艳羡不已。面对如此惨淡的溃败,世锦赛的得分王也只能扼腕兴叹——老了,的确是老了。

“阿根廷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他们自己没有赶上世界的潮流,纵观世锦赛那些被淘汰的球队,有些队已经完成新老更替,或者正在进行新老更替,包括我们中国。唯独阿根廷,全队8个人都在30岁以上!像立陶宛这种球队,82,83年的都算老队员了,而在阿根廷,这样的球员都是小队员。因此本场比赛被屠杀,事实上斩断了这支阿根廷与未来的联系。”

诚如知名解说员苏群在阿根廷溃败于立陶宛赛后所言,平均年龄最大的阿根廷队已经和未来脱节,过分依赖老将,只会引领着球队的未来走进一个死胡同。如今的阿根廷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青黄不接地尴尬断层,他们应当果断地和黄金一代挥手说再见。

2011年的美洲锦标赛,将在阿根廷进行,阿根廷篮协申办该次美锦赛的目的很明显,为了纪念和告别黄金一代。这种悲凉的告别,就仿似潘帕斯的苍鹰在迟暮之时,以一个急速的俯冲归回大地。然而,阿根廷男篮终要前进,终要架起和未来的联系,在告别阿根廷黄金一代的同时,也衷心地希望,有后辈能够拾起他们的衣钵,重塑一片傲人的金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阿根廷送行 <wbr>为“黄金一代”送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