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中教练员的指导工作(二)
(2009-08-08 07:46: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论文 |
四、临场指挥
比赛之前,要让队员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受伤,而且可以在一开始就能适应紧张而激烈的比赛,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不然的话,比赛开始不久,上气不接下气,四肢无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准备活动要有20分钟,内容应包括:体操、柔韧性,跑步和各种传、运、投的练习。不要老一套,十几个人一个球,分为两边跑篮,这样做,队员活动不开。应当使队员的生理负担接近比赛的状态。距比赛“还有3分钟时”,要召集队员重新提示一下主要任务。如有新情况,例如发现对方先上场的阵容有变化,本方的个人和全队的任务,是否需要相应的调整,都应及时讲明,使队员做好准备。
(一)比赛开始以后,教练员应当观察、思考的问题
比赛一开始,教练员要观察对方是什么防守战术,我们的进攻是否攻在对方的弱处,对方的进攻是什么,重点在什么地方,我们的防守是否能顶得住。教练员先要从整体上观察本队原来的比赛计划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或是有些问题,就要尽快地改变或调整。原计划是人盯人防守,但比赛开始后,对方的中锋频频得分,防不胜防。这时,教练员要分析、考虑,是因为防守中锋的队员在防守上的错误,还是水平太差根本招架不住。如果是防守上的错误,譬如:没有及时的随球调整位置,使对方较顺利的接球,或是尚未发觉对手主要得分手段,因而防守时,没有侧重,只是被动的防,而没有抓住要害积极主动的加以干扰、破坏,那么教练员可以通过喊话,提示自己的队员,主要防什么和怎样防。如果是防守队员水平太差可以用换人的方法解决。
也可以根据情况,强调其他队员的协防。要不然就改为联防,用集体的力量控制对方的中锋。我方原计划是打联防,但比赛开始以后,对方外围的中、远投连连得分。这时要找出,是个别人准还是外围队员都准。如果是个别人准,可以强调该地区的队员,要距他稍近一些,要快滑动,全力封盖,干扰,不让他从容、顺利的出手。
对方有一个特别准的队员,防守时也可以改为一个人盯人、四人联防的防守方法。当然,本队必须练习过这种防守,才可以运用。如果对方外围队员,个个都准,就及早的改为盯人防守,免得被动挨打。如果对方只有两三名投得准的队员,防守时可以放掉投不准的队员,而去协防投得准的,这样也可以不必改为盯人防守。
教练员既要观察防守,也要观察进攻。原计划本队是以中锋进攻为主,但中锋根本接不到球进攻不顺利。这就要找出原因,中锋接球次数少,是由于对方二夹一协防造成的,还是由于传不进球造成的。如果是因为协防接不到球,就要迅速的转移球,把球传到无人防守的地区进攻。如果因为不敢传,或传球的位置、方法有问题,就要提醒队员,改变传球的位置、角度或传球方式。譬如:中锋、外围供球队员和篮圈,三者不应在一条直线上,中锋应当错开位置,或横向移动抢位、要球。外围向内传球的队员,也应当用体侧反弹或在移动中传球,使防守队员难以阻截。阵地进攻时,对方身材高大,防守严密。这时可以考虑不和对方在不利的情况下站着打,而应改为全场紧逼防守,逼迫对方和我队比速度,在快速移动中,发挥本队的长处,避开和缩小不利的一面,争取主动。
作为教练员,在指挥一场比赛时,从比赛一开始,直到比赛终了总是处在与对方斗智的状态。要敏锐的观察场上情况,全面的分析问题和迅速而正确的解决问题。观察、分析、解决,这三个环节贯串于整个比赛之中,不管是全局的或是局部的,哪一方的教练能做到观察全面,分析正确,方法得当,解决及时,哪一方就会取得主动,取得优势。
(二)教练员要冷静、镇定、控制自己
作为教练员在比赛时,一定要时时告诚自己不要受外界影响而急躁、发怒。临场指挥时,情绪激动,就无法指挥比赛。
首先、不要受裁判的影响。比赛中,裁判员的错判、漏判,是很难避免的,如果因此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就无法冷静地考虑问题。也不要因为自己的队员打得不好,而着急发火。队员在场上比赛时,他自己也不愿出错误,即使是优秀的职业队员,比赛时也会有失误。如果因为队员的失误,就斥责队员,或是一言不发,这不仅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会影响队员的情绪,更加打不好比赛。比赛中,比分落后,情况不利,教练员要沉着、镇静提出具体的办法,鼓舞士气,并要安抚失误的队员,激发斗志,以利再战。顺利时,尤当谨慎,不要自得,并要告诫队员,再接再厉不要麻痹。总之,教练员应当切记,不要因自己的举止神态,给队员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教练员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指挥一场比赛时,要先找到并解决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前面讲过的很多教练员,都能及时发现并抓住对手的要害,盯死对手的核心队员,破坏了对方的配合,取得了主动权。有时情况稍复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交织在一起,甚至主次有些变化,不辩证地加以分析、考虑,不易做出正确的判断。某市的一次比赛,某县队对某市队,后者实力稍强。因市队有三名技术较好、中投较准的队员,所以县队用半场人盯人防守。比赛开始以后,市队三名队员,又投又突,四五分钟,就领先12分,其中以突破得分较多。因为县队摄于市队的中投准,防守过近,过于紧张,因而为市队提供了突破的机会。这时有人建议县队的防守应当改为联防。县队教练认为改为联防,对方的中投机会不就更多了吗?还是应当盯人。县队教练没有认识到,比分落后,主要是对方突破造成的,矛盾的焦点,不是防中投,而是防突破。如果改为联防,一可堵住对方的突破,二可利用快速滑动重点防两名最准的中投手,而且联防可以提供更好的快攻反击的机会,提高士气。县队暂停以后,仍然强调盯人防守,到前半时终了还有五分钟时,已经落后23分。当时士气不振,不得已再次暂停,改为联防。再赛,市队几投不中,被县队打成长传快攻,前半时结束时,追回12分,尚负11分。后半时,县队继续用联防。市队屡投不中,连遭反击。还有4分钟时,比分只相差3分,市队队员也缩手缩脚。双方相持一段,由于县队求胜心切,四次快攻机会,两次长传出界,一次短传失误,一次运球失误,功败垂成,最后负9分。这个战例,虽然不是著名球队参加的大赛,但也能说明问题。即在指挥一场比赛时,教练员要在诸多矛盾之中,找出主要矛盾。不要面面俱到,结果是只拣了芝麻,反而丢掉了西瓜,因小失大。
(四)要抓住战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出小高潮
教练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不要被波澜起伏的场面束缚自己的思维活动,应当积极的搜寻对方的弱点和破绽,打他措手不及。阶段的优势,有时可以影响全局。作为教练员,应当善于捕捉战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小的优势,也对全局有利。
(五)掌握心理规律,用其一技之长
在任何一个球队中,队员之间都会由于他们各自所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同,因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而且由于队员之间,在技术、身体、经验方面的差异,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比赛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做为教练员应当掌握心理规律,并根据队员的特点和比赛的情况,恰当的用其一技之长。下面举例说明:
1.对技术较差的队员,给以力所能及的重任,能提高他的兴奋性,加强责任感
某次比赛,甲队有一名队员,身高1.86米,身强力壮,弹跳好,能扣篮,而且能投能突,特别善于冲抢篮板二次进攻。一般情况,得分能占全队的一半,但有时爱急躁。乙队教练考虑,防住他是关键问题,如果以强对强,时间长了,会两败俱伤,影响自己的实力。因此,乙队教练选定另一名技术较差,但身体强壮,中投尚准的队员去防他。乙队教练给该防守队员的任务是:在外围防守时,以防突为主,距对手要稍远一些,放他中投,可适当加以干扰。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让他冲抢篮板球。自己可以不抢,始终要面对面地挡住对手的冲抢路线。只要挡住他,自己全场一分不得,也是出色地完成任务。乙队队员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以后,感到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而且是事关全局的重任,他很乐意接受并有决心和信心去完成它。比赛中,他兢兢业业,全力以赴,防守出色。一向骁勇善战的甲队队员,由于不像往日那样顺手随心,施展不开,由急躁而导致犯规,建树不多,终于被罚下场。这个战例,有条经验可做参考,就是根据不同队员的特点,给他一项经过努力即可完成的重任,他会尽力而圆满地完成,从而提高他的积极性,加强责任心。精神力量能引发更大的物质力量。
2.困难时刻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常可反败为胜
中国古代的有识之士,很早就懂得了“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心理规律,而且把它用于军事理论和实践之中。大家都知道,人的情绪可以影响肾上腺素的分泌,肾上腺素分泌的多少,又可以提高或降低人的某些工作能力,而人的语言,有时又能影响人的情绪。基于这个链锁反应的生理规律,在关键时刻用简练而感人的语言,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常可反败为胜。反之,也可以涣散人心,瓦解士气。
在篮球比赛中,对于队员的缺点和错误,不宜面带愠色,更不应训斥,指责,这种措施只能刺激队员的神经,产生抑制,更加不知如何是好,缩手缩脚,错误更多。如果好言安抚,技术上加以具体帮助,并能及时的鼓励一两句,就可能使他信心徒增,士气再振,变不利为有利。例如,某联赛,两队争夺决赛权的一场比赛。后半时,某队落后4分,此时距终场还有3分钟。一名队员平时中投准,但在这场的后半时屡投不中。虽然在场拼搏,但已不敢投篮。暂停时,教练让他投篮,队员说:“我今天不准,再投就输定了。”教练说:“你平时很准,刚才一段时间时弧度偏低,球都撞在篮圈前沿上了,稍高一点就有了。大胆投,投不中输了,算我的。现在不投,什么时候投?”重新开始比赛,该队员连中4球,命中率百分之百。打完比赛,该队员自己也笑了,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愈怕投不进,偏偏不进,不怕了,它倒进了。”
3.对技术好而骄傲自满的队员,不要姑息、迁就
某甲队队员,在前一场比赛中,不尊重裁判,不尊重对方队员,教练员赛后批评了他。下一场比赛之前,他推说有病不想打。教练员明知他时对上一次批评不满,这一场是要事一把。教练佯做不知,准了假。出乎该队员意料,这场他认为没他就要输的比赛,由于全队的协作好,反而比较顺利地赢了。再下一场他准备上场,教练没让他打,又赢了。事实教育了他,没他上场,一样的取胜。此后他变得谦虚一些了,在比赛中作风也好转了,更好的发挥了他独特的作用。
(六)暂停与换人
教练员对场上队员的指挥,一方面是当队员靠近边线时,直接告诉他。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换人,暂停,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场上的队员。常用的主要是后者。
1.暂停
规则规定,每队半时只有两次暂停。只有在解决关键性问题时,如改变战术、在具体问题上队员有分歧或失分过多,场上队员不知如何是好……可以叫暂停,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如果能用换人或喊话、暗号等方式解决问题,就应节约使用暂停,以备急需时使用。
一般规律时在比赛开始以后,经过教练的观察,发现问题,需要重新部署,或重点调整,可叫第一次暂停。第一次暂停通常是在比赛开始四五分钟时。但要根据需要,灵活使用。第二次暂停,应在前半时的后一段时间内使用,用于布置任务,提出要求。领先者,应进一步扩大战果;落后者,应奋起直追,缩小比分差距,并争取领先。
下半时,暂停的使用,要慎重,不可滥用。特别是在两队实力相当时,情况变化很难预料,应尽量把暂停留到决战的关键时刻使用。
教练员在使用暂停时,事先要有准备,先布置主要的,再提次要的。讲话时要口齿清晰,语言要简练、具体。不要激动,要善于鼓舞士气。在暂停时,还应当根据情况,适当的留下一点时间,使队员之间,也能交换意见。
暂停时,决不允许争论。一定要根据教练员的布置,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比赛中,场上可以有灵活机动,但不能和全队的战略、战术背道而驰。
2.换人
比赛中,教练员是通过换人来组织、调配力量。换人是否得当,对于比赛的胜负变化和形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换人时,应当是有目的的主动换人。换人之前,要对将要上场的队员,讲清任务,不能盲目的乱换人。
换人前,教练员应考虑使用队员的长处,不要顾虑重重。每个队员都有各自的特点,要考虑用谁来对付某人最合适,和谁配合最有利,身材高矮、速度快慢、技术强弱、意识如何等各方面的条件,是否能胜任他所要担负的任务,都要加以比较、斟酌,不要草率行事,“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小的不利或一时的局部的不利,有时影响到全局。
换人时,一般是在下述情况:
(1)主要队员犯规过多,把他换下来,留在决战阶段使用。
(2)改变战术时,根据需要换人。例如,改为全场紧逼时,要用进度快、积极、顽强的队员,身高不是主要的。
(3)对个别队员交待任务,可用换人。换下来告诉他,再换上去,也可以用换人,把教练的意图,带到场上去。
(4)为了调整局部地区的进攻或防守力量,可以换上更适当的队员。
(5)对方换人时,我方换上能制约对手的人。
(6)为了保持比赛的高速度,大强度,应当有计划的轮番换人。
应当指出,为了适应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每队至少应有10个人打球,应当改变5名队员一打到底,非到不得已的时候决不换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