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中教练员的指导工作(一)
(2009-08-07 23:32: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论文 |
一场篮球比赛的胜负,主要是决定于两队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战术意识、意志品质的训练水平,同时也要受双方教练员指挥能力的影响。因为在比赛时,双方队员都要根据各自教练员的意图和指挥行事,所以教练员的指挥能力,对一场比赛的胜负,也起到重要作用。有时一个实力较弱的队反而战胜了实力较强的队,这往往是因为策略对头,指挥得当,充分发挥了本队的特长,使对方受到了制约。尤其是当两队的实力相差不多、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教练员的部署和指挥是否正确,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甲队与乙队比赛。开球以后,甲队以5号队员为核心,内外结合,远投近取,频频得分,一路领先。乙队暂停以后,改为紧逼防守,并让 10号队员紧紧盯住甲队核心队员5号,不让他随意运球、传球,竭力掐断他和其他队员之间的联系,使甲队5号队员起不到穿针引线的组织作用,破坏了甲队的进攻配合,迫使甲队由开始时一直处于主动、顺利的形势,转入被动、忙乱的状态,直到全场失利。该场比赛,乙队的教练员全面正确地分析了情况,抓住了主要矛盾,当机立断、指挥有方、反败为胜。这个战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练员在比赛中所起的作用,还远不是教练员指挥工作的全貌。教练员指挥一场比赛时,绝不像人们常见的那样简单:暂停一叫,站在场外,说上几句,就万事大吉了。指挥一场比赛,从赛前准备到比赛完了,由始至终,不仅是双方教练员专业智能的比试,也是运筹能力的较量。实事求是地讲,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应当是一个“多面手”,才能胜任这种看起来简单,实际上相当繁杂细致的工作。
一、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一)专业水平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教练员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精通业务,才能懂得专业的规律,在训练和比赛中,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当对手用一人盯人、四人联防的混合防守战术时,应该怎样进攻?教练员不懂,就不能组织练习。没练习过,在比赛中,猝然相遇,就会不知所措。教练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队的提高。教练员要通过各种学习渠道,积极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懂得多、办法也会多。不应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更不应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二)知人善任
教练员无论在训练时,或在比赛中,能明察秋毫地掌握队员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才能深刻的了解每一个队员,才能对症下药做好工作。在一场比赛中,教练员准备换人。这时,要上场的替补队员没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而是问教练员还有几分钟?当他得知时间不多了时就说“下半时我再打吧”!当时,比赛进行了14分钟,这名替补队员,很可能是觉得这时候上场,不好看,因为主力队员都是先上场的。这种想法,实质上是个人主义作祟,而且对篮球运动的集体性和现代打法,也缺乏全面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先上场的五个人,才是光彩的。教练员当时没有批评这名替补队员。事后,教练员指出他的思想根源并分析了当时的心理状态。告诉他在比赛中,教练员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随意换人,而是根据比赛的需要换人。比赛中服从教练的指挥,是这项运动的规律,如果只从个人角度考虑,就不可能发挥全队的力量。在篮球比赛和训练中,队员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教练员应当明察秋毫,对于消极的因素,一定要立足于防微杜渐,不能任其传染、扩散。
(三)组织能力
先借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一段历史故事,来说明一个指挥员的组织才能的重要作用。公元前350年前后,战国时代,齐威王常和他的兄弟们赛马赌钱,齐威王的弟弟田忌(当时任首相),总输给他。曾遭过别人陷害的孙膑,他看过比赛以后对田忌说“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下次再赌,你多下注,我有办法让你赢)。临比赛时,孙膑对田忌说:“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之上驷(用你的下等马和他的上等马比赛),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赛完了三对),田忌一不胜而再胜(一负两胜)卒得王千金。当然,篮球比赛的因果条件和变化,要比这个故事中的复杂得多,但是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时候,虽然条件相同,但因指挥人员的才能不同,其胜负结局,也因之而异。一个篮球队,队员之间在身体条件、技术、经验各方面,绝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作为教练员,应当深刻的了解每一个队员,了解他们各自的短长,了解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价值。根据不同的情况,酌情调配力量,发扬长处,避开短处,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因素,缩小消极因素,才能取得主动。
有少数教练员,只倚重自己的几名主力队员,不管遇什么对手,一直让五六个人打,打到不能再打时,才算终止。如果队员之间的实力相差并不悬殊,教练员就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的使用自己队员。有句俗话,“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这个道理是说明事物之间,有的是促进转化,有的相互制约。在篮球比赛中也有这种情况,强队败给弱队原因之一,就是弱队的非主力队员防住了强队的主要得分队员,在方法策略和防守能力上,弱队的非主力队员制约了强队主要得分队员的正常发挥。比赛中要取得主动,策略对头,用人得当,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四)善于分析
每个篮球队,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打法,最主要的得分队员,最拿手的防守战术。这就是王牌,是主要矛盾,在比赛中,这张王牌不灵,可能又打出另一张王牌,即变换了打法,变换了队员。作为教练员,在比赛中,必须要及时的抓住主要矛盾,并有加以解决的办法。当矛盾转化时,教练员又必须随机应变。某次男篮邀请赛,甲队上场队员平均高度一米九以上。防守时,是扩大的1—3—1联防,最前面的队员防守时顶到了罚球圈以外两三米左右。身高相对矮一些的乙队预赛时不适应甲队这种扩大的防守,进攻时,非常被动,传球都感到困难,导致全场失利。针对甲队扩大联防和利用身高的优势,封堵传球的打法,第二场,乙队以下三路传球(反弹球)为主,让对方够不到,摸不着,并结合突破分球调动对手,取得了主动,比分领先。甲队为了扭转被动,改扩大联防为全场紧逼,企图挽回劣势。乙队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拉开距离,时突时传,有章法,有节奏,在领先的基础上,又连连添分,终于取得胜局。比赛中,有时主要矛盾并不像上述战例这样明显,但总有征兆可察,有端倪可寻,观察和分析场上情况时,不能因乱而纷,因岐而披。做为指挥员,在艰难、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镇定。以上讲了教练员应当具备的某些条件。为了打好一场比赛,教练员还有下述一系列的细致工作要做。
二、全面细致地了解对手
全面、细致地了解对手,这是打好一场比赛最重要的先决条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你不了解对手的特点,不了解对方的主要打法,不了解对手身体情况,速度快慢,技术好坏,有何特长?有何弱点?就不能合理地组织力量,分配任务,就不可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出对策。某次甲队与乙队友谊赛。乙队6号队员,在过去的比赛中平均每场得21分。甲队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派出防守极强的球员防守去防守他。该场比赛,乙队6号队员投中1球,罚中4球,只得了6分。比赛中,甲队的防守队员紧紧缠住对手,防得很紧,目的是不让他跳投。因为在前一场的比赛中,甲队已了解到此人,只擅跳投而不会过人。
了解对手,最好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能亲眼看到对手和其他队的比赛,这样,对手的特点可以一览无余。教练员并应有记录,借以全面的了解整个队的情况,找出症结,分清主次,作为制定对策的参考依据。不能全队直接了解对手时,可以派一两人去了解情况,并要做好比赛的统计、记录其主要打法、主要得分队员。要在场地图上记清得分地点、配合方法和投篮的技术动作,根据这个详尽的调查材料,研究和制定对付他们的防守配合方法。也要记清对方的主要防守方法,每个防守队员的特点。哪个位置防守力量强,哪个地方防守力量弱,移动是快、是慢,是不是容易急躁、爱犯规,弹跳力好的队员是不是常爱冒失的跳起盖帽,手脚慢的是不是离进攻队员较远,等等。每个队员的防守能力和特点,也要摸清。这是制定全队和个人进攻策略的依据。总之,不管是直接了解,还是间接了解,把对方的情况摸清,才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数,饶有信心的做好赛前的准备。
三、制定对策,开好准备会
这有两步工作,第一步是教练员在准备会前,要拟定初步方案;第二步是开好准备会,明确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一)拟定初步方案
教练员拟定初步方案时,既要进行两队实力的全面对比,又要有队员的逐个对比对于身高、体力、技术、战术、意志品质……各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周全。例如:对方技术较好,善于阵地战,但体力不很强,而且替补力量弱,主要队员有些傲气。这时,可以考虑采用40分钟的全场紧逼。一是心理战,打他骄傲无准备。二是拼意志、拼作风,消耗对方的体力,着眼于最后反败为胜。很多国际大赛上,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实力相对弱一些的球队会采用全场40分钟的紧逼,而且往往在最后以一分之差反败为胜。这些球队正是对比了自己和对手的各种条件,用快速、耐力弥补自己身高的不足,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如果对手在技术和体力上,都比本队强,那就应当考虑稳扎稳打的策略。防守时,要注意彼此协助,互相保护。注重于依靠集体防守力量,有取舍,有重点,不应奢求面面俱到。进攻时,不要急于求成。严禁盲目单干,以最熟练,最擅长的打法,提高进攻的成功率。减少失误,减少对方进攻的机会。某市职工联赛,某大学队队对某工厂队。工厂队实力略强于大学队。按计划,大学队在防守时,重点防紧对方主要得分手,并强调临近的同伴要协防,其余三人缩小,控制篮板球,伺机反击。进攻时,以圆圈8字掩护为主,着重以两名善跳投的队员在配合中进行跳投,并提示其他队员,没把握的地方,不许投篮。看起来这种打法有些消极、死板,但实质上,是充分发挥积极因素,尽量缩减消极因素,成功率高,使对方没有可乘之机,大学队因而取胜。
教练员制定比赛计划时,要有多种准备,至少要有两手准备。譬如,根据对方的特点,准备先用人盯人防守,同时也要有改为联防的准备。因为比赛时,突然的变化,对方一时不能适应,就能趁机多得几分,虽然只是几分,有时却能决定全局。相反,从进攻来说,也要有多种准备,既要准备攻盯人,也要准备对方突然改为联防或紧逼,或混合防守。准备会上要明确最主要的一两种打法。其余的,教练员要心中有数。不要在准备会上提出过多的任务,讲得过多,反而会冲淡了最主要的内容,分散了精力。
(二)要开好准备会
准备会的目的是使全队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明确职责、统一行动。会上首先要详尽的介绍对方的情况:全队和队员的特点,主要进攻、防守战术,最熟练的配合是什么,最有威胁的队员特长是什么,以及身体情况、意志品质……等等,都应一一讲清。然后教练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比赛计划。根据对方的情况,应有实力对比,然后提出怎样进攻,怎样防守,每一个位置上的进攻任务,防守任务,都要具体,明确。例如,对手主要是从进攻左锋供给中锋球得分,左锋不仅能供给中锋球,也能中投,中锋比较高大,能挤投。这时教练就应讲清楚,怎样防对方这种配合,防左锋,是用不让接球的方法,还是可以让他接球,然后利用协防,防中锋,用绕前防守时,由谁来协防,手应当怎样,脚步应当怎样,球到什么地方,应当随球移动到什么地方,都要很具体,很明确。而且要让替换的队员也很清楚。因为一场比赛,不能仅仅依靠五个人。
讲完防守的任务,讲进攻的方法时,也应当这样明确、具体。教练员讲完以后,或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队员发表意见,加以补充或修改。最后,有一个统一的计划,这个统一的计划应当用沙盘或棋子,边讲边摆,这样更直观、更能加深印象。这种直观的方法,有条件可以改为在球场上按实战的情况摆一摆,可以模拟的去体会一下,而且要边做边纠正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地方,准备开会时,教练讲话要精练,免得队员厌烦。即便是很重要的比赛,有领导动员,也应力求简明扼要。有一次某球队为了准备一场比赛,各级领导动员就讲了两个多小时,还没讲到具体怎样打。可想而知,队员还会有多少精力能用于准备会。语言的“疲劳轰炸”,对神经起抑制作用。准备会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晚上比赛,下午开会为宜。
(三)教练员要掌握队员的心理状态,要个别做好工作
在队员中,可能有人骄傲轻敌,有人胆小怯战。骄傲轻敌的队员,多半是以自己的某一长处来代替一切。觉得自己比对方强,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不认真地考虑和研究具体问题。例如弹跳好的队员,不全力防守,总觉得我跳得高对方投篮我盖他帽,篮板球,我全包,没他们的份。投篮准的队员,根本不考虑同伴的机会,以自己为主,只考虑自己得分。腿快善突的队员,也只想过人上篮得分。这样的队员,考虑自己多,注意配合少。比赛时,常不注意同伴的好机会,既贻误战机,也影响同伴的积极性。对这样的队员,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要结合实例,指出他们的不足。告诉他们应当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特别是在个人不顺利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通过配合,创造机会,变被动为主动,打开局面。
有的队员,由于比赛经验不足,胆小怯阵。教练员应当用对比的方法,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对手的弱点,同时还要具体的讲解、示范怎样得分,怎样防住对手,鼓舞斗志,建立信心。对方弹跳好、善盖帽,这样的人,容易上假动作的当。防善投的队员,主要是不让他在善得分的地区接球。对付善突的队员,要了解他的动作习惯,善于哪一侧突破,防守时适当地离远一点。防一个既能投又能突的队员,要根据全队防守战术,个人防守要有所侧重。如果全队防守是联防,个人防守应以防投为主,距离对手可稍近些。全队防守是盯人,个人防守就应以防突为主,要以灵活的步伐并结合假动作,骚扰对手,使其意乱心烦,因而急躁蛮干或一时无所适从。
要解除队员的各种顾虑,不能只说空话,要教给队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这样才会真有效果。比赛之前,队员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教练员应当做到,明察秋毫,仔细分析,认真对待,具体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