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镜子背后的那个人(转贴)

(2008-11-14 16:37:15)
标签:

杂谈

分类: 快乐面试

镜子背后的那个人

——读《快乐面试》有感

杨云松

 

 其实,读书是在寻找自己,就算是打发时间,也要在字里行间寻找到快乐才算把时间好好的送走了。

《快乐面试》教会你我如何展示自己,如何与社会打交道。在我看来,《快乐面试》更像是一面镜子,我在镜子里欣赏着自己的长处,视作者为知己,相拥共鸣;也在镜子里找寻着自己的短处,视作者为良医,并在字里行间翻弄着治理的良方。李晓波就是那位搬来镜子,站在背后扶住镜框的那个人,或许我们只能看到他露在镜面的几个指头,或者镜框下的脚尖,抑或什么也看不到,但从他严谨细致的布局结构中,细致入微的典范事例上,幽默诙谐的语言行文里,品评了他的人生品格和人格魅力,更能体会到他为人师表的社会责任感和诲人不倦的良苦用心。

《快乐面试》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文学作品。人们常说,语言是文学的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快乐面试》用快乐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愉悦的阅读意境。语言在作者厨师般快乐的翻炒下,发出阵阵香味,引得人垂涎瞪眼,我在其中享受着作者丰富的人生积累,也在玉盘珠响的表述中欣慰感叹,原来普通平常的“洋芋、青菜”也能“做”得这般可口,严肃的理论文章也能表答得这般诚恳朴实、沁心润肺,在摆脱了说教的平等的语境中,在心与心之间传递交融中,把“高高在上”的理论拉下马来。

晓波搬来了一面镜子,站在背后扶着。作为学生,我深知他的辛苦。他在师专的讲台上教了12年的哲学,让学生们在哲理的镜子中找到自己、认识世界,感悟思辨的快乐;在师专的篮球场上,顶着烈日当了12年的义务篮球教练,让队员们在球场竞技的镜子里提高自己,目睹自己的成长,体会到成败的快乐;20年来义务培养了许多铜牙铁齿的辩才和口含烈火的演讲状元,让选手们在辩论场上、在演讲台上,获得荣誉的快乐。这些方面,他都是专家。当今的社会上,一些人把专家神话了,其实在晓波身上已经得到朴实的解释:什么是专家?就是经常做某件事情并长期在当中思考,让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就是专家。比如打篮球、带队员、指导演讲辩论。

我们只看到上菜的服务员手托玉盘向桌子走来,呈上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却看不到,在烟熏火燎中挥汗操刀的厨子;我们只看到晓波在很多领域的出众表现,忘记了他流淌在这些领域的汗水;我们只看到镜子里的那个自己,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然后光鲜的面对世界,却很难看到站在镜子背后扶住镜子的那个人,那个用勤奋造就出来的才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