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昭盐津队”

(2008-07-08 13:41: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啊篮球

“在昭盐津队”成立于2003年,顾名思义,就是一群盐津藉的篮球爱好者在昭通组建的球队,队名太直白,丝毫没有浪漫色彩,更无诗意。球衣上的字是严三哥亲自书写的,倒也迷人万分。没有队规,更没有庞大的资金做后盾。有的就是对篮球的狂热和执着,还有就是高矮不一的队员。

刘凯身高一米八八,严三哥、罗锋、唐二哥、余青海、袁大健、高翔和我都没有沾一米七零的边。邱鑫,江湖人称邱四哥,“扯把子”最厉害,做梦都想入队,只遗憾他一来应酬太多,二来身子骨太虚,三来习惯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生活,终究被挡在门缝中间,只能干些与篮球有关或无关的解说了,其实,他的篮球功夫不差,据说幼儿园那会儿就开始玩球了。

“在昭盐津队”一看就是一群“散兵游勇”。刘凯鹤立鸡群,实施空中打击,其余都是速度奇快、技术超群的篮球“小子”,负责地面进攻和快速穿插。罗锋打球天分很高,善动脑筋,是智慧型球员,这恰好弥补了身体素质欠缺的不足;唐二哥书名唐继宏,技术全面,善于用中医理论破解篮球,半截篮十分精准,小时候在白水江一起长大,庙坝小学篮球队情同手足的兄弟;余青海篮板球专家,别看他身高不是很迷人,但弹跳惊人的高,年轻的时候可以双手抓圈,现在估计只有“鸡蛋高”的弹跳了;袁大健突破了得,攻防兼备,就是怕打持久战,一打就喘;高翔技术细腻,有拼命三郎之称,有时脾气会燃烧。

这一高七矮的队伍拉出去,连自己都觉得滑稽与可笑,“别动队”一支,游击队的干活。但你可别小看了这支队伍的力量,第一站出征盐津,与盐津的正规军打得烽烟四起。遇到了风格相近的自家人,知根知底,活儿都用不上了,加上我带伤作战,结果以微弱劣势败北。盐津的球迷倒是觉得新奇,全城倾巢出动,欣赏了一场盐津篮球的“德比大战”。满怀豪气荣归故里,没有想到灰溜溜地离开,让人觉得如鲠在喉。好在都是盐津人,谁赢都一样,也说明盐津那几年的篮球水平非一般的进步,可喜可贺。

第二站去了瀑布天堂黄连河,与大关县队切磋了一把,遗憾的是天气不是很明媚,观众来的不多,大家的兴奋度不够。此役,我脚伤已经痊愈,似猛虎下山,直捣黄龙。全队发挥了盐津篮球小、快、灵、准的技术特点,把人高马大的大关队摁落马下,取得了建队以来的首场胜利,严三哥特别兴奋,他的跑投风驰电掣,篮球在空中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深入敌后直往虎穴里钻。

至今为止,六七十年代遗留下来的跑投技术大多已经失传,唯独只有他一个人还珍藏着这项美丽的技法,大关的年轻人从未看见过这么怪异的招式,所以防不胜防就在情理之中了。严三哥因排行老三而得名,真名严康俊,昭通40岁左右的书法家。从小与我在篮球场上摸爬滚打,十足的篮球狂人。由于我俩性格气质风格类似,不少人因此常常把我俩认错,做了些“严冠李戴”或者“李冠严戴”之事。几天以后,带着第一站失败的教训与第二站成功的喜悦开始了将军故里、万里云山如画的小草坝之行。

彝良的篮球水平在昭通享有名气,篮球文化熏陶了这里的青少年,打球的人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这里不仅出将军,出英雄,出美女,出天麻,还出篮球汉子。因此与彝良队的交手显得格外小心,担心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彝良热情好客的传统,在篮球场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人山人海,喝彩声此起彼伏,而且还配备了现场解说,由当地社会名流一中的校长谭乐昭担纲,谭老师口才一流,曾获得昭通某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幽默风趣地解说,把观众弄得前仰后翻,笑声一片,使激烈的比赛充满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彝良首支篮球宝贝,不,昭通首支篮球宝贝从天而降,上演美女也疯狂,把篮球的氛围营造得似NBA的风情万种。此前全市的篮球比赛都没有类似的行动,观众找不到美的享受。有了这样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在昭盐津队”与彝良队打得狼烟滚滚,卖力得很。比方交替上升,球迷神情跌宕,一场友谊赛美丽了彝良的夜空。关键时刻,还是严三哥挺身而出,用独有的跑投绝招制服了一群体壮如牛的彝良汉子。眼看家乡的球队被客队打得心疼,他依然调侃地说:彝良的篮球水平与盐津相比,差距太大了,连“在昭盐津队”都打不过,要是遇到真正的盐津队,恐怕要输几十分了。实在自谦的很,哪有这么大的差距。那一夜,大家快乐地像个孩子;那一夜,结识了很多的篮球兄弟;那一夜,篮球超越了自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