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深处的“篮协杯”篮球赛

(2008-07-07 17:19:39)
标签:

杂谈

记忆深处的“篮协杯”篮球赛

   

   昭通篮球协会成立后一共举办过三届运动会,冠名“篮协杯”。那是一九八八年二月的事了,成立大会很隆重,当时的某某专员还兼任了篮协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套话不是很多,没有推广普通话,方音很重,发誓要把昭通的篮球事业推向一个新高潮。成立大会在市中心的清官亭篮球场举行。

乍暖还寒的春天,没有挡住倒春寒的利剑,却张开双臂拥抱了球迷的热情。蜂拥而至的球迷,把清官亭围了个水泄不通,警察的警戒线也拉了一层又一层,鲜花队、锣鼓队、运动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可谓“篮球的盛宴”。会后首届“篮协杯”揭幕战随即打响。烽烟了昭通篮球的球市,快乐了球迷的眼睛。随后的两年中又连续举办了两届运动会。再以后就停办了,到现在,“篮协杯”去向不明。

我有幸参加了三届“篮协杯”。正是这三届“篮协杯”,我的名字才被昭通更多的人知晓。我的技术和战术水平也随这一赛事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光环。当年的裁判有的如今依然活跃在篮球场上,邹兆治、谢世强、鲍勇,有的早就不吹了,徐家盛,魏正华,孙德超。

最值得我荣耀的是结识了昭通的众多篮球好汉,灿若星河般遍及乌蒙群山:赵三炮、穆本和、冯连春、周跃、王徽、梁建国、马晓红、沈成柱、邹兴学、李肝炎、刘勇、廖军、杨士科、陈超、陈彪、曹阜孝、黄杰、陈军、李进、唐鹰、罗孝松等,这些都是参加过三届“篮协杯”的昭通球星的代表。那时的昭通篮坛,人才辈出,民间传诵的“十大球星”就出于此列人中,连我都被牵扯进去。据说,当时昭通各学校有一群我的铁杆粉丝为了看球赛,常常晚自习逃课去,为了买通打考勤的班级女干部,也采用了请客吃饭的招式,让女干部们吃了不少小吃。

我代表教育队出征“篮协杯”,司职后卫,队友有来自教育学院的曹阜孝、体育中学的沈成柱、昭通师专的周跃、王徽、李进,还有绥江一中穆本和。这几位是教育队的元老,三届“篮协杯”都参加了。曹阜孝,乌蒙篮球的游击队员,不喜欢正规作战,嗜好打游击,前锋,外号”歪把子机关枪”,投篮动作十分有趣,腾空投篮时,两腿交叉如剪刀状,匪夷所思。虽一直没有与国际接轨,但符合本人实际,三分篮奇准无比,令对手胆寒,球迷众多。沈成柱,前锋,擅长三分远投,突破一流,三步篮姿势优美,动作舒展,起步远、跨度大,经典的三步上篮完全可以进入教科书的范本。我们三人配合默契,成了教育队的铁三角,球迷封为“三剑客”,令各队战而生畏。王徽、老穆担任内线攻击,年岁虽大,但在当时人送雅号“常青树”,瘦死的骆驼真比马大。周跃、李进作为替补前锋,特色鲜明,各有绝技。周跃盖帽了得,李进百步穿杨。

三届“篮协杯”,教育队越打越好、越打越成熟,感情也愈加深厚,成绩逐年提升,第一届获得第三名,第二届获得第二名,第三届终夺冠军。当裁判的最后一声哨音响过,沸腾的球迷把我们抛在空中,享受了NBA总冠军才有的特殊待遇,足可窥见当时昭通篮球的热情似火。

担任教育队的教练是讲究战术配合且德高望重的曹俊老师。我的篮球技术与战术水平以及驾驭比赛阅读比赛的能力都是在曹俊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提高的。曹俊老师的执教除了严,还是严。虽说曹俊老师执教很是严厉,稍有不慎,怒吼的声音便会回荡在你耳畔。尽管如此,我还是跟随老师南征北战时间跨度二十年、各类球赛十届、比赛场次达90场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很幸运的,也经常引以为豪。

“篮协杯”过去几十年了,但发生的一幕幕青春的场景依然清晰如故。没有篮协杯,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还在篮球的圣地里穿行,会不会还继续着自己的篮球之梦,但有了篮协杯,快乐篮球实实在在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如歌的岁月里飞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哥周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