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主义永不过时 -- 谈《大学梦寻》

(2009-10-02 09:26:20)
标签:

大学

梦寻

理想

鲁育宗

报告文学

名人

创业

教育

商业

科技

企业家

校园

文化

分类: 影评书评
校友鲁育宗是知名才子。他的新书《大学梦寻》上架后,我等等不来,于是让父亲又去索取。他是退休大学教授,读了后说:“这本书太好看啦,有点蜻蜓点水,但是内容精彩,文笔也好。”

鲁育宗的博客上已经有不少书评。而且他很帅,值得去逛逛:http://blog.sina.com.cn/allenlu2008。在此我无须重复别人的赞词和书中许多雄辩的论点。

《大学梦寻》里有很多名人的创业故事,从5分钟名人到流芳百世的知识精英,作者都做了尽量详尽的解读。乍一看,群英济济一堂。中国还缺人才吗?

理想主义永不过时 <wbr>-- <wbr>谈《大学梦寻》

从人数上来看,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因此他们的就业前景严峻,许多人的生活(包括感情生活)质量在社会里显得寒碜。有些人高不成低不就,成了父母的负担。

当今社会里,我们还需要理想主义吗?

我在中国只上过两年大学。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在中国镀过金。当年那点“金”,好像就是不切实际不害臊的理想主义。所谓白衣飘飘,其实是家常便饭。不入俗的,就成了鲁育宗《变形大学》里抨击的对象。当时我还不太相信:大学真有这么乱?其实许多现象只是物质社会侵蚀后的个人表现。

到了美国,发现西方社会貌似混乱,其实井井有序。比如说:拜金主义并不渗透一切,理想主义依然有她的土壤。许多人上四年大学,就是为了好好读一些社会上毫无用处的课程。小说家 J K 罗琳(《哈利 • 波特》的作者)的大学专业是古典文字。史蒂夫 • 乔布斯(苹果机的创始人)在大学里迷上了书法。他们想过就业困难吗?这些貌似无用的课程选择却是他们日后成功的基石。

一位先烈说过:我们做革命家,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做工程师,让我们孩子们的孩子们做艺术家。

我们这代人,在红旗下长大,都觉得自己是革命家。我们的语言和思维都有革命家的印记。甚至在政治革命不存在的时候,我们还幻想技术是场信息革命,不然就不过瘾,好像白活了似的。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技术更新的时代。可以说,现代工业文明依靠商业和科技。

从古到今,商人走遍世界,也把文明带到了各个角落。商人打破了种族,语言,风俗,信仰的隔阂,带来了资金,商品,和文化的流通(包括种族通婚)。计算机和网络把世界连在了一起。通过传播信息,我们知道了客户的要求。这好像就是政治上有过的“按需分配”的观念。人民代表大会无法规划落实的问题,现代科技可以迅速而准确地解决。有了完善的外包技术和管理系统,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国家,美国最大的债主。

《大学梦寻》里成功的企业家们在社会里是凤毛麟角,可是他们的进取精神却是我们可以共享,无需嫉妒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工程师和艺术家—不是狭义的搞文艺的人,而是充满好奇心,探索精神,百折不饶的自立的人。大学生们可以立志做企业家,也可以从事法律,医药,工程,艺术,和政治。他们必须慎重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完全被社会,家庭,和眼前利益胁迫的,那么他们能够成为见难而上的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的道路会布满荆棘。他们立足未来,远瞻性地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比如说:不砍青山上的树,是为了保护环境,于是我们不必花天文数字的金钱去修补“自然灾害”后的巨大损失。设立社会福利和监督系统,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确保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然后,宽松的舆论环境里才会有文化的繁荣和长足进步。

理想主义永不过时, 因为回头看看,他们热切追求的富有,和平,自由,平等的国邦根本不是痴人说梦,也不见得“不合国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访问学者
后一篇:吃大蒜防感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