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多悟少”VS“学少悟多”

(2010-05-17 09:41:57)
标签:

瑞思学科英语

瑞思

美国小学

少儿英语培训

少儿英语

幼升小

小升初

杂谈

分类: 我眼中的美国小学
    说起中美两国的教育,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的教育,“学少悟多”。确实,中美两国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差异之处颇多。但最根本的差异还是体现在教育观、知识观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部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侥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中国的学生往往怕出错,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怕出错而有意识地躲避一些辩论。美国学生常常是在乱七八糟之中把知识学了进去,同时在其知识体系中也有非常多的漏洞,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成才。因为美国的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向最了不起的权威提出怀疑。他们热衷于吸收各门学科的成就,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迅速获得进步。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丘成桐在《忧思中国教育》一文中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的弊端。他说:“在美国,培养年轻人不计成本,从中学开始就引导学生追求科学、追求资讯,学校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不断地有新的天才出现。他们喜欢乱闯乱碰,海阔天空,除非他们认为前人的思路对自己有帮助,否则会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不同,当所有的“答案”被标准化制作,考试则凝固了学生的探索和发现。
    那么,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以及具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显然美国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我们还在沿用过去旧的教育模式,不断培养“高分低能”的人,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人才的培养。谈到当今的美国教育,虽然我们不能断言其教育培养的人才就是理想中的现代人,但他们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们教育所缺乏的。因此,他们的实践,能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